今天的敬拜來到了Quedelinburg, 這是一個人類文化遺產城市,非常美麗,都是古典民居,我們去過二次。
今天的女牧師Franziska Junge,看上去精神美麗。
今天的基督教堂--聖尼古拉。
我覺得每個牧師都很會寫文章,都是文學高手,也許他們受過專業訓練,因為他們必須要寫講章。今天,這位女牧師講了她在春天的早晨,打開窗戶,看見園子裏一棵高大的椴樹,枝葉茂繁,鳥兒在上麵歌唱,講了她的感受,對上帝的信心。很感人,一篇好散文。聽她的講道非常享受,我好像聞到了椴樹葉子發出的清香。特別是早春三月,眼睛放開望去,都是明媚的陽光,一片清綠,好暢快的心情。
今天的經文:《馬太福音》十五章21-28
耶穌離開那裡,退到推羅、西頓的境內去。有一個迦南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著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耶穌卻一言不答。門徒進前來,求他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他走吧。耶穌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那婦人來拜他,說:主啊,幫助我!他回答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婦人說:主啊,不錯;但是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兒。耶穌說:婦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給你成全了吧。從那時候,他女兒就好了。
從前讀這段經文,不是很懂,今天突然就懂了。耶穌來到這個村莊的目標是以色列人,但是這位婦女很聰明,很會說話;她的話同時也表達了她的信心。也許是救女心切,她不顧一切,拚了。耶穌有憐憫心,就幫了她,主要是認為這個女人有信心。耶穌開始沒有幫她,但也沒有趕走她。他說的話很有趣,門徒讓耶穌趕走這個女人,但是耶穌說,他來這裏,沒有這個任務。他的目標很清楚,一就是一,二三四五都同他無關。嗬嗬。
經文裏麵的兒女指以色列人,他們是上帝選中的民族;狗就不能算做兒女,因為迦南人是外邦人,不是上帝的選民,在比喻中就好比是狗。給兒女的食物,怎麽能給狗吃呢?這是很普通的常識,也是淺顯易懂的道理。上帝的救恩是給以色列人的,不給外邦人的。這裏其實不是說,上帝不通情達理。而是耶穌認為,這不是他來這裏的目的,而且他的時候還沒有到。當然,如今,上帝的救恩對全世界人都一樣。而以色列人已經撇棄了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