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有三個“畫家村”,它們是Worpswede、Dachau、Allemagne.
其中前二個,我去過。
畫家村到底是怎麽形成的呢?
我們知道法國的印象派,就產生於一個鄉村,風景優美的地方, 叫楓丹白露地區的巴比鬆小村。因為印象派是在室外作畫,在天光下作業,所以,一個風景優美,住家低廉的地方,就很有號召力,聚龍一派畫畫的人,不僅僅是畫家,有時連詩人作家雕塑家也會一起招來。因為追求精神的人,是需要集體交流的,他們喜歡在沙龍裏爭論,在爭論中噴發出智慧的火光。而這沙龍,不一定是在城市俱樂部裏,在鄉村也可以,隻要提供聚集的條件。
Worpswede已經去過,看得很仔細了,那裏最著名最欣賞的是女畫家Paola 蒙德鬆。Dachau也去過,可是參觀的是那裏的集中營,因為這個太著名了,蓋過了藝術村的曆史。所以,無論如何,應該要補上這一課吧!
所以先做一下前期功課,把達濠的曆史搞清楚。
它起源於十九世紀初期,因為在慕尼黑附近,所以就把那邊的藝術家慢慢地聚龍了,又因為它的沼澤地的風光很美,是理想的繪畫之處。最早來這裏的畫家是在1803年,那個時期中的畫家最著名的是Carl Spitzweg,他畫人物也畫風景。
這是他很著名的一幅畫《書蟲》,就在達濠畫的。他在德國是人人皆知的大畫家,喜歡畫人物和小資生活。但是他在達濠的時候,還默默無聞,但是技術已經是相當地好了。
到第一次大戰之前,來的畫家很多,就形成了藝術村。藝術村能夠形成的關鍵是地皮價格便宜,因為藝術家不僅僅要居住,他們還要有自己的畫室。如果在城裏,窮藝術家是負擔不了的。畫家們還在這裏成立藝術學校,學校又帶來了許多學生,所以,藝術村就越來越興旺了。
我們看下麵這幅畫:
到處是畫家在畫畫,對於我來說,這樣的生活太浪漫了。白天畫畫,晚上討論,同一群誌同道合的人一起,靈魂切磋。
其實,在德國南部,那個時代另有一個小村落Murnau,那裏集中了以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為首的一夥人,他們後來成為藝術史上著名的《藍色騎士》派。
第一次世界大戰,走了一大批畫家,因為他們也要去當兵;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幾乎就沒有什麽藝術家在這裏了。
在高峰過去的後期,這些留下來的藝術家,成立了藝術協會。感覺,個人的力量太單薄,要成就一些事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組織。就好像我們熟悉的那些地下交通員,當重新找到“組織”時,那種熱淚盈眶的心情。
為了方便人們旅遊和紀念,如今有一條藝術家道路建立了起來,有十八個點,介紹那些藝術家的故事和成就,真的很想去走走。當然,今天的風景已經破壞了許多,當年的桃花源,消失了。
達豪於1905年建立了達豪博物館,並於1908年在達豪城堡建立了圖片庫。下麵挑幾幅藝術家的畫,畫得真是太好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上麵這幅也是Carl Spitzweg 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