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當地的報紙上又認識了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Heinrich Boell(1972年),德國的得主可真多啊,單是我了解的就已經有五位了。按國籍算,德國得主是9位,按用德語寫作來算,得主有15位,真是厲害了。
其中托瑪斯曼、蓋哈德和君特格拉斯的故居都去參觀過,我覺得自己蠻厲害的。嗬嗬。不想這次又新認識了一位得主,而且同我居住的地區也有關聯。
我們這裏稱為萊茵河穀Rheinland的Bergischland, 望文生義是山區,其實,這裏從前的一個大莊主的家族,名字叫Berg山地,當然,這裏的山也不少。
我們這裏離科隆也不遠,座火車也就半小時而已,這位德國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就出生在科隆。他的後半生同愛爾蘭也有很大的聯係,但是在戰爭年代,他的記憶往往同我們這裏緊密相連。他稱這片土地為他的”奧德賽“Odyssee。
經常聽人講起奧德賽,但是這個詞到底是什麽意思呢?
實際上,奧德賽一詞出自希臘文Odyssey,直譯過來的意思就是長途冒險。 希臘長篇詩歌集【荷馬史詩】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伊利亞講述戰爭的由來、下卷奧德賽則描述了戰爭結束英雄凱旋的故事、所以奧德賽也有凱旋、勝利、回歸的意思。
1942年3月6日,Boell和他的太太,在科隆的市政廳前拍的結婚照。
1944年,他還很年輕,他出生於1917年,當時科隆被炸得一塌糊塗,他和他的太太Anemarie,為躲避轟炸而逃到Marienfeld, 在那裏的Pfarrsaal, 也就是教會的會議廳裏住了下來。Marienfeld今天屬於Much,這麽說吧,它處在北威下麵的Rhein-Sieg-Kreis地區,Much隻是這個地區的一小塊教區,而Mariefeld大約隻能算這個小教區的一個小村落。我很想去那裏看看,畢竟偉大的作家,在那裏經曆了不尋常的時代,但那個地方實在是鳥不拉屎之地,也隻好放棄了。
看看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吧!
這是當年牧師住的地方,不知他們避難的那個大廳,是不是在這所房子裏?
總之,1944年至1945年的冬天,他們在這裏度過。Boell在這裏找到了一個醫生,這個醫生幫助他開了一張證明,使得他在軍隊裏的休假期得以延長。1945年的3月,他才離開這裏回到部隊。不久,1945年7月,Annemarie在這附近的醫院生下了他們的大兒子,可惜這個孩子沒過幾周就死了,就埋在這裏的墓地裏。而Boell本人在部隊裏成了美國俘虜。
為了紀念他們在這裏度過的日子,當地人建了一條小道,按上了告示牌,大約有十二個小站,向人們展示Boell心中的Odyssee。在一些小站,遊人甚至可以聽到Boell發聲的錄音。
對於這位作家剛剛才認識,當然就不可能了解他的作品。但是,奇怪的是,有一個短篇,卻是人所共知的,我也很熟悉,那就是《漁夫和商人的故事》。
1963年,Boell伯爾在五朔節的時候給德國的Norddeutscher Rundfunk廣播電台寫了一個故事,名叫“Anekdote zur Senkung der Arbeitsmoral”,意思是“一個關於降低勞動生產率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企業家旅行者給一個漁民生活建議的故事。
旅行者告訴漁夫,如果他每天出海打漁好幾次,一年內他就能買一台摩托艇,第二年就能再賣一條。這樣幾年積累下來,他就能建一座冷庫,一個魚加工廠,坐直升飛機飛來飛去,建一座魚餐廳,並把龍蝦直接出口到巴黎去。
漁夫並不感冒地問:“接下來呢?”
旅行者說:接下來你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坐在海邊打瞌睡、欣賞海景了。
“但我不是已經這樣做了嗎。”漁夫說。
旅行者沉思著走了,他一點也不對漁夫感到遺憾,反而有些嫉妒。”
這個故事及其的變體在網絡上相當流行,也被一些書和論文引用。在有的變體中,故事的人物改成了哈佛MBA和一個墨西哥人。這個故事經常被拿來討論金錢與幸福的關係。被一些大學列入閱讀書目,也被選入一些德語教材。
然後,我仿效這些人,也編寫了一個華人業餘作家去南法旅行的故事,即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