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電視敬拜轉到柏林Schöneberg,這是一個基督教自由教會。所謂的自由教會,不拘泥於教會傳統,牧師不穿牧師袍,敬拜時使用現代音樂和樂隊,形式活潑,禱告祝福時也使用現代語言,接近生活。他們不拿教會稅,而是通過信徒的捐贈牧養教會。
說安慰話暖人心,可是安慰話,不是那麽容易說的。你認為是在安慰,別人也許不這麽認為,甚至對你很反感。
我認識一個姐妹,她是台灣來的。她的老公比她大很多,年老去世,她很傷心。然後,許多基督徒去看她,安慰她。有人說:你老公去了天堂,去了主耶穌那裏,他在那裏很好。她聽了這話很憤怒。我當時也沒覺得那人說了有什麽錯。
今天的女牧師說,一年前,她的父親去世了。許多人也來他們家安慰親人,有人說,你父親89歲,也算高齡了。言外之意,就是不怎麽可惜,是壽終正寢。女牧師說,這算安慰嗎?親人去世的傷心,和年齡無關。無論什麽年紀去世,都是件傷心的事情,因為失去了最親愛的人。聽了這話比不聽到還要難受,更不用說是安慰了。想想,也對。不能這麽說話。
那麽,怎麽能說安慰人心的話呢?
也許有人天生很會說話,巧舌如簧,和內心怎麽想的,沒有什麽關係。
這裏要講的是,作為一名基督徒,應當如何去安慰人。
女牧師也說,她常常看到周圍有傷心的人,她很想去幫他們。她想說一些安慰的話,結果人家感覺,反倒是像被打了一記耳光那樣憤怒。
我們常常聽到的所謂安慰話是什麽呢?
”小男孩是不許哭的“
”明天一切都會過去“
”你是不是就想引人注目啊?“
”不要這種樣子“
”你知道,我是怎麽挺過來的嗎?“
”你要相信上帝“
這都是些無用的廢話。說了等於沒說,一點安慰的作用都沒有。
說安慰的話很難,因為痛苦將我們的喉嚨堵住。有時候,痛苦太大了,實在是沒有一句可適用的話,也許人家也不需要什麽話,就想一個人安靜一點,或者有個人在邊上陪著,或者默默地為她做一件事,比如倒一杯茶什麽的。
說句老實話,如果我很傷心的時候,我真不知道什麽東西可以使我得到安慰。想起母親去世的時候,我一直都在傷心,感覺世界是虛空的,我一想起她就心疼,真想隨著我母親一起去了。我把她的像掛在牆上,天天注視。那是母親搬遷後,在新居裏炒菜,我正好回國去探望她,就給她照了下來。對於我來說,這是母親最接近她生活的原狀。可是,有一天,我又去看這張照片,正要開始悲傷的時候,突然腦中聽到一句話,”她現在已經在天堂了,一切都好得很“,我的心裏馬上得到了安慰。從那天起,我釋懷了,好過了許多。
下麵這段故事是否給我們一點啟發:
戰爭年代,炸彈爆炸時刻,孩子們都躲進防空洞。大孩子的任務是要安慰小孩子。戰後,科學家進行調查,發現:大孩子在炸彈爆炸時,並沒有變得十分地驚慌失措,因為他們身負重任;而小孩子卻因為無知無助,而嚇得瑟瑟發抖。安慰者安慰人的同時,自己也被安慰。
如果我們不會說安慰人的話,我們就學學那些大孩子,陪著他人在黑暗中守著。聖經裏說過: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羅12:15)最好的安慰是將自己放在對方的環境,設身處地思想;而不是站在對立麵,居高臨下地發表”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