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漢語的瑰寶,帶著濃濃的鄉土風情,保存了古音,讓曆史以聲波的形式傳承,與古典詩詞融合時更顯韻味。很早以前聽過四川話、上海話、甘肅話、陝西話、福州話、山東話版的古文,醉心於那些別樣的音韻,可惜當時沒想著錄下來,如今幾位尊長的臉龐仍在腦海裏,聲音卻已飄忽不定了,也不知仍否在世、能否再見。夢想著聽遍用各地方言讀的經典,並把它們製作成音頻,在發音標準化的大勢所趨中讓方言與經典共存。
前段時間小謝介紹張孝祥的《念奴嬌 過洞庭》,說到了一直令我雲裏霧裏的入聲韻,就請清溢做示範,細心周全的他不但錄了精彩的朗誦,還特意把每個入聲都標出來,仔細講解。這下終於能分出入聲了,真是喜出望外、收獲滿滿。感謝!
小謝評價這首詞“境界剛健澄澈,了無渣滓,不言壯而自壯”,恰當極了。清溢的朗誦也澄澈、剛健,抑揚頓挫恰如其氛,絕配:
聽得我心感神念八百裏洞庭,忍不住瞎評一通:
起句“洞庭青草......”:一開篇就感情飽滿,鄉音鄉情自在其中。
下句“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停頓處理得當,放中有收,似能在三萬頃田野上、空曠的水麵上聽到回聲,令人一同屏住呼吸,隨著鏡頭的拉近聚焦於湖光中的那一葉扁舟。感覺這樣處理比單純的放更抓住耳朵、更有感染力。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對素月明河弱化輕讀,不搶鏡頭卻保有畫麵,為強調“表裏俱澄澈”作好了鋪墊。高手!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在月光下、水麵上細品此情此景的感悟,忘情於山水之間,促膝推心置腹地跟老友訴說當時難以言傳的妙悟,令聽眾如身臨其境、心神俱往。
"應念嶺表經年"也輕讀弱化地帶過,符合詞人豁達的性格,不在個人得失上過多糾纏,而且也為下麵“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的張揚作準備。
“短鬢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一句,有感懷,但又何妨,沉穩的調子中現出一個沉穩的身影泛舟滄溟。
“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句也是有張有弛,將心中的定力渲染得高昂豪邁。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這句的處理太有水準了!很像“在星輝斑斕裏放歌”,明明在嘯,卻弱化內斂,從豪放中收回,暗示孤寂,空明中傳來的回響牽動心弦,帶出最動情的結尾“不知今夕何夕”,感歎肝膽正氣卻遭貶,人生幾何,黯然心酸。也罷,既已邀來萬象作伴,就暫且忘了吧,我自冰心玉壺,任它冷冷清清。落寞、忘懷、迷茫、澄清、悠然、剛健、失意、通達,複雜的心境在低沉又帶些蕭索的表達中展現了出來。
整首詞演繹的非常成功,鼓掌、獻花!清溢強調是用湘北方言,那麽湘南、湘西、湘東又是怎樣的呢?甚至湘以北、湘以南、湘以西、湘以東?真想給所有的方言版本來個排排坐,比較一下異同,隻比不拚。
關於入聲韻,小謝還推薦了一首粵語版的《滿江紅》,朗誦者是李潤輝先生,也很出彩,隻是我不認識,不敢冒昧亂評,鬥膽下載配上背景樂。謝謝李先生,我得以有了廣東話版的經典。
會說各地方言的友友們,能不能也不吝賜聲?從心裏用家鄉話發出的聲音最動聽!讓方言隨經典永流傳,誠征音頻。普通話版也歡迎,我老人家就能省些力氣:)有配樂更好,要是再帶詩文的賞析、英文翻譯就全乎了。發到論壇裏大家共賞,或在我的博客跟貼也行,之後我會存放在這裏:華文經典 – 雪滿天山 Snow Covered Tianshan Mountains (west-and-east.com)。說明一下,我的網站不是論壇,不搶流量。
2022年12月20日
附(也讓繁體字隨經典永流傳):
張孝祥《念奴嬌 - 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半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鬢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嶽飛《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潚潚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兩首詞的背景音樂分別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bioodSaHQ&t=306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RuXq38xNU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