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本主兒
範美忠變成範跑跑,是為了 " 救人 "。
14 年前一跑成名後,範美忠執教的光亞學校校長卿光亞,將範美忠比喻為社會的病人。校長還說,這個社會就喜歡戲弄弱者,就像魯鎮裏的人戲弄孔乙己一樣。
卿光亞當時的這番話,範美忠也能看出來,是出於對自己的保護,不想讓他被外部的輿論繼續吞噬。
但是範美忠自始至終卻 " 並不領情 "。無論是當時還是其後,抑或是在地震逃跑之前,範美忠一直做的是他自己。
範美忠出生在四川的隆昌縣。
瓜子岩村,一個閉塞的西南山鄉。
他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四個哥哥和一個姐姐的童年,看起來他不缺玩伴和關愛。
隻不過漸漸懂事後,範美忠每天看到的場景,是一個搖搖晃晃的男人從外麵走進家裏。
自從範美忠明白母親每天勞作的辛苦後,他似乎就沒有看到過父親下地。
家裏這個唯一的成年男人,每天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喝酒。除此之外,還喜歡整夜整夜地耍錢。
母親沒有和父親爭吵過,抑或是範美忠沒有看到過。
父親對家裏不管不顧,母親又整天忙碌著,
看不到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讓範美忠變得極度沒有安全感。
所以,多年後逃跑事件發生後,外界紛紛揣測,
範美忠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或許正是童年的這種陰影導致的。
範美忠沒有否認這一點,他也一再表示,自己缺乏安全感。
但是範美忠從不承認,小時候的經曆給他帶來了心理上的扭曲和晦暗。
他曾經說過,自己一輩子最學不會的,就是分裂和扭曲自己。
換言之,從小到大,他都不是一個主動改變自己去迎合社會的人。
這一點,在範美忠的人生境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父親,但是範美忠在求學道路上非常順暢。
相比於幾個哥哥和姐姐,範美忠或許一心想走出大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考上了北京大學曆史係。
能夠走進北大讀書,這對於範美忠的人生而言就像 " 開了光 " 一般。
但是,範美忠並沒有改變自我。
他像是一個 " 又臭又硬 " 的人,總是在不適宜的場合裏給自己惹麻煩事。
作為北大的高材生,大學畢業後可謂工作能夠隨便挑的。
但出人意料的是,範美忠沒有留在北京,也沒有選擇去其他大城市。
他回到了自貢,在一所中學裏當老師。
單單是這樣的選擇,就讓很多人看不懂了。
不過在範美忠自己看來,他有自己的堅持。
他當年的一名北大同學,後來在四川大學當教授。
那時候的範美忠,不知道是在中學裏當老師還是在媒體當編輯。
同學覺得範美忠這麽做是大材小用,他說範美忠可以去當一名大學教師。
不過範美忠卻告訴同學,不要評職稱、不要寫論文、待遇還要好。
" 別說學校領導不答應,我都不會答應!" 同學如此回複。
範美忠倒是無所謂,他一直堅持著自己,所以到頭來教學十幾年,一直沒有拿到教師資格證。
以至於當年發生逃跑事件後,有媒體報道說範美忠的教師資格證被取締了。
範美忠聽後都是啞然失笑的狀態。
當初,因為在課堂上講述很多不合時宜的曆史,學校知道後差點把校長嚇死,趕緊恭恭敬敬地將這尊神給請(趕)出去了。
一個學校不收,那就到另外的學校。早年的範美忠,換過很多家學校。
最終都是因為在教學理念上的本質分歧,讓他的工作難以穩定且持續。
從自貢的蜀文中學,到廣州華美外國語學校,再到杭州外國語學校,他走過的學校確實不少,但幹的時間都非常短。
最短的就是在廣州的學校,前後隻幹了三個星期。
於是,他也曾轉戰媒體,無論是新聞媒體還是教育領域的雜誌期刊,都曾留下過範美忠不羈的身影。
和當老師比起來,範美忠也發現,即便是媒體這種本該說真話的地方,同樣也充斥著太多與他自己理念相悖的事情。
事實上,範美忠經曆和看到的很多事情,其他人也都能看到。所不同的是,很多人會妥協,或者幹脆選擇無視。換言之,很多人會試著去改變自己,讓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像石頭順流而下,經過千百次的衝刷和漂流,眾多河床中央和河沿岸的石頭都變成了圓滑的鵝卵石。
然而範美忠畢業之後多年,身上依舊是棱角分明。
這種棱角分明,讓他在逃跑事件發生前就得罪了不少人。
那一次,他來到《教師之友》,負責雜誌的編輯工作。
然而短短的時間裏,他就得罪了圈子裏的一大幫人,很多人恨不得把他除之而後快。
有一次,一位中學老師給雜誌投稿。這位中學老師是特級教師,算是教育界的大拿。以往對於他投來的稿件,雜誌都會刊發的。這一次,中學老師的稿件到了範美忠編輯的手裏。
那是一篇給中學生推薦文學書目的文章。
這位中學老師推薦的,清一色都是 20 世紀中外的現實主義題材名著。
範美忠看過之後,就隨口 " 大放厥詞 "。他認為,就衝這位老師推薦的文章,當老師根本不合格。沒有半點的審美能力,推薦的作品都是老掉牙的東西。
不睜眼看世界,現代文學領域的流派早就異彩紛呈了。很顯然,範美忠的這番議論,把這位特級教師給得罪了。雜誌社的領導後來找他談話,不過範美忠 " 死不悔改 "。
他認為自己做得沒錯,不把那個人的錯誤說出來,他還會繼續在教育界丟人現眼。
據說,有一次,他曾經當著雜誌主編的麵,罵一位教育專家,主編讓他道歉。哪知道過歉他又說道,雖然我已經道歉了,不過依舊覺得你很 S。
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不過,範美忠並沒有承認自己當麵罵過誰,畢竟最基本的教養還是有的。
話雖如此,但是在一次演講活動的時候,
麵對台下很多文科老師,範美忠公開說在他看來,中國絕大多數的文科老師都是白 C。類似於這種得罪人的事情,範美忠經常幹。所以在教育和媒體之間輾轉多年,他一直沒有穩定下來。
最終,他還是回到了課堂教書。
逃跑事件發生之前,範美忠做的時間最長的工作,就是都江堰光亞學校的老師。在這期間,範美忠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女兒。
人們或許會認為,做了父親的範美忠,會收起身上的鋒芒畢露。然而他還是原來的自己。
女兒讀小學的時候,當他得知學校組織學生佩戴少先隊標誌參加升旗儀式後,
範美忠惱火地給學校打了一通電話。
在他看來,學校組織學生參與什麽活動,應該事先征求家長的意見。孩子沒有選擇和分辨的能力,就應該讓家長來決定。
而學校代替家長做決定,本身就是越界了。
那一次,範美忠要求學校道歉,不過學校自然不會有任何的表示。這也讓範美忠對這所學校產生了反感。
不過,其他學生的家長,都沒有任何的異議。
隻有他自己提出這樣的質疑,一度讓他的親友覺得,女兒在學校會受到孤立的。
不過,範美忠還是不改自己的初衷。他認為,要想追求真實而自由的人生態度,就一定要學會承擔這種選擇的後果。
即便是女兒,也得學會自己去承擔。
這樣的態度,堅持充斥在範美忠生活的方方麵麵。
有一次上街,他坐了一輛三蹦子。三蹦子跑起來,在鬧市上闖紅燈可謂旁若無人。於是,他就提醒開車的師傅不要闖紅燈。誰知師傅覺得他態度不好,兩個人就吵了起來。
吵到最後,範美忠差點跟對方打起來。
就這樣一個看起來毫無變通的人,在地震發生的時候,選擇了自己先跑。
他這一輩子,肯定都忘不了 2008 年 5 月 12 日那天。
那時他正在教室裏給學生上課,當大地震來臨,範美忠丟下學生,自己先跑到了操場上。原本隨著地震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會被巨大的混亂遮蓋。
外界,也不會知道範美忠究竟是何方神聖。但是範美忠很快發現,另一個教師朋友拋下同事先跑了出去。事後這名同事開始內疚和自責,甚至於還絕食。範美忠思前想後,想開導這名朋友。
他想告訴朋友,在危險降臨時,產生本能反應的人不止你一個,我也一樣。
於是十天後,範美忠在網上發表了文章《那一刻地動山搖》。他還是像過去那樣實話實說,有什麽說什麽。
範美忠表示,自己現在除了女兒,包括母親在內的其他人都不會管。這番言論一表態,範美忠變成了範跑跑。
不過那期間他沒有上網,並不知道外界的情況。直到文章發出來十天之後,有媒體第一次聯係了範美忠,試圖采訪他。範美忠這才知道自己變成了範跑跑。
他開始密集接受采訪,並且拋出了自己的觀點。不過,他的逃跑並沒有帶來什麽惡劣的影響。因為他所在的學校,並沒有在地震中垮塌,也沒有一個學生傷亡。
與這所學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很多學校都發生了倒塌,並且很快被媒體報道出了其中存在豆腐渣工程的問題。
於是,當很多網友在網上聲討範美忠,甚至表示應該追究他責任的時候,範美忠認為這種所謂的慈悲是假的。如果真的要追究,就應該去追究那些製造豆腐渣工程的人。
他甚至公開地表示,不需要付出代價的慈悲無用,因為這種落幾滴眼淚的慈悲太廉價,對於很多事情於事無補。
而全社會需要的真正慈悲,則是能讓大眾真正獲益。
很顯然,範美忠當時一竿子打翻所有人的言論惹來了更大爭議。很多人恨不得將他殺了。
不過總是如此,範美忠依舊我行我素。
彼時,外界普遍認為他會被所在的光亞學校除名。
而直到 2013 年,範美忠才從光亞學校辭職。他的一舉一動,還是時不時會受到外界的關注。辭職之後的範美忠,找新的工作顯然很難。
在逃跑事件發生之前,他就像一隻渾身長滿刺的刺蝟。那段時間,他就呆在家裏看孩子、做飯和看書。
他的妻子也從事教育工作,在丈夫辭職後,妻子的收入成了全家主要來源。
而範美忠也表示,他時不時會在外麵進行一些關於《紅樓夢》和《莊子》的講座。這些收入雖然不多,但是也夠養活他自己。
那段時間,範美忠曾想寫關於《紅樓夢》的解讀。
作為 " 全民公敵 ",範美忠時不時還會接到媒體采訪的請求。
雖然他知道有些媒體為了獲取流量,公然會在采訪中設置對立和撕裂的議題,
甚至還存在錯亂剪輯的情況,但是對於這一切,範美忠統統不在乎。
在輿論最為暴熱的階段,他曾經說過自己就是當代的魯迅。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範美忠發現自己的追求和心中所想,跟莊子更為契合。
據範美忠自己所說,曾經也想過接受基督教的思想,但進了教堂之後,他卻在裏麵打瞌睡。
而慢慢進入莊子通透的心靈和世界之後,他發現內心的困惑釋然了許多。
範美忠曾經說過,自己在國內是最好的文科老師。
但是表態之後,他又認為自己並不適合當下常規的技術型教學,他認為那是在浪費時間和才華。所以,範美忠一直沒變,一直還在保持著自己的追求。他將自己比喻為一種邊緣人。
不會去適應什麽,願意繼續去過那種經濟上不寬裕,而且看起來還沒安全感的生活。
14 年過去了,外界每當提起範美忠,依然把他跟當年的逃跑勾連起來。
但如果從範美忠的整個人生經曆來看,當年他選擇主動逃跑,是一種生理本能。至於後來把這件事公之於眾,外界看來是他在進行一種無道德感的 " 挑釁 ",而在範美忠自己看來,他站出來說出此事,
恰恰是不想社會用類似的態度去綁架更多的人。
外界也有評價,認為他當初的那番表態,是為了緩解因為逃跑而產生的強烈負罪感。
這種說法既正確但又不正確。
負罪感是他另外先逃走的同事產生的,他寫那篇文章,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在 " 救人 "。
至於範美忠自己,幾十年過去了,他自始至終都是那個敢於在大眾麵前 L 奔的人。
文 |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