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在哪裏安度後半生?是每一位50-60歲人的思考。10多年前,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國內,那年我55歲。經過10多年的打拚,終於可以閑居啦!開始享受起了人生的最後一站。到世界各地去旅遊,旅遊餘間,每天忙著學唱歌,跳廣場舞,學彈鋼琴,吹葫蘆絲,攝影采風,同學朋友聚會,學做微電影,寫回憶錄…. 忙的不亦樂乎, 每天的活動基本不重樣,以為此餘生就會這樣繼續下去了。
直到2020年的2月份,這種模板被徹底推翻了!因為來美國探親,趕上新冠疫情爆發,無法按期返回。因為不想長期與孩子們一起居住,況且,在朋友家逗留也不是長久之計。怎麽辦?眼看著房價有可能會陸續升高 (當時也有可能降低,但是第六感告訴我,會升高)。現在看來,是押對了!
因為在佛羅裏達工作過,因為當時就在佛羅裏達的朋友家做客,因為曾經與朋友來過這個小區,因為不知道疫情何時能結束?因為兒子的鼎力相助,眾多的因為,又計算了一下自已的口袋,就買下了這個當時還沒有漲價的小condo。
算起來,居住在這個小房子裏也有7個多月了,“感覺怎麽樣”?親朋好友常常這樣問我。除了搬進來的頭2-3個月,每天忙著各種各樣的安頓之事,還真顧不上感覺。現在已經按部就班的生活了,也開始有感覺了。這裏四季如春,每天生活在花草樹木之中。這裏的鄰居很友善,見麵總是微笑問候。這裏的氣候宜人,關節痛不再是困擾。這裏很安全,晚上9-10點鍾,獨自在小區的club遊泳也沒問題。但是,每天重複著昨天的故事,總感到美中不足。那就是,每天獨處的時間太多,基本看不到中國人,更不用說國人朋友啦!如果不是主動在微信上與親朋好友聊聊天,估計一天也說不了一句國文。這樣的情況一天,兩天可以!但是每天都這樣,最後會不會抑鬱?!
雖然在這裏又建立了一個新的根據地,買了所有必備的家電,家具,電腦,自行車…. 但是,當有人問起“你是否準備在美國度過餘生”時? 我茫然….
感謝觀看!
咱倆年齡差不多,十多年前,到加拿大做房東,
每年從地下室維修到房頂,
和租客打官司,
幹完了武行幹文行,
根本閑不下來。
十年前國內時遊歐洲、澳洲、美洲,
這十年隻坐了遊輪一次。
現在是不幹活就難受,嗬嗬
就是在美國的手機上下載並安裝一個叫做‘無憂行’的手機應用。這是中國移動的應用,其它運營商比如聯通可能有類似的,我不了解。
‘無憂行’裏有一個應用,叫做‘號碼托管’,這個應用會利用WIFI,接收國內打來的電話,或是短信,接收都是免費的。你隻要設置好,國內打來的電話或是短信,這個應用就會接收。這其實就是IP 電話應用。類似於GOOGLE VOICE的。 我印象中第一次設置‘號碼托管’你還是需要把中國移動的手機卡插到手機裏,但是完成了驗證之後,就可以取出中國移動的手機卡,把美國的手機卡插回去。
這樣一來,手機裏用美國的手機卡所以在美國還是像平常一樣用的。中國來電或是短信那個應用會接收,免費的呦。我實際使用感覺效果不錯的,但是我沒用它接過電話,都是短信。
第二就是主觀因素,affection是任何人都需要的,但程度可以不同。如果你有強大的朋友來往關係,尤其是同一年齡段的,當然不希望離開。回國的優勢是國內家族成員本身就是不少,也距離近,同學朋友也是每年幾次聚會,平時來往應該容易,這事情取決於曆史上的關係。
孩子也是同樣因素,美國這種所謂的nuclear family的模式是不正常的,老中需要打破,否則成年孩子心理壓力太大,自己也失去affection最重要的要素。
從社會整體趨勢來看,美國這一代華裔的社會環境並不樂觀,中美低烈度衝突會是今後二十年持續的事情,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導致的社會矛盾也會加劇,保守政客主導的排華會成為社會趨勢,這是西方文化導致的。我們是試圖保住加州,尤其是北加州(畢竟與南加州區別還是很大的)。
畢竟在曆史上美國華裔遇到這種問題也是沒有選擇的無奈,但如今有了回國這個選項,也因此有了取舍問題。
疏散令早已經在五天前的4月6日下午4點就取消了
還用多說多想嗎?:)
總之:你的孩子在這裏,那麽獨自回去,就不是一個最佳選擇!
另外說一句題外話:國內有個知名企業家,若是論財富、、、對吧!他現在後悔的都想自己抽自己倆個大嘴巴!在習包子治下的“鹽堿地“有那麽可留戀嗎?
而且,兩邊跑也有一些具體的問題:maintain 兩邊的房子,車子,水電..... 很累!
恭喜開博,好漂亮的環境。頭像也可愛!:)
住在美國的很多華人沒有融入美國,初期是語言問題,後期是興趣問題。要和美國人玩在一起,睡在一起,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