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香園

人生,信仰,寵物
我以寫作教學為生,感謝支持:paypal.me/loveconquers777
正文

聖經中的對敵鬥爭 1 – 從常見心態到絕不縱敵

(2024-02-13 08:24:15) 下一個

王上20,與亞蘭人爭戰。

列王紀上20章中亞蘭王便哈達攻擊以色列的事提供了一個有關對敵鬥爭的絕佳案例。便哈達首先是居高臨下,不可一世地派人向以色列王亞哈要金銀,以及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亞哈王竟然有話好說地同意了,還主動示好,稱對方為“我主我王”。在這第一輪的羞辱和壓迫中,亞哈毫無骨氣地不戰而降了。除了金銀以外,他大約將妻子兒女也都視為財物,可以爽快地拱手相讓。別說在當時的以色列,如果此事放在了今天,估計大多數人也會想到一句話,“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一國之君亞哈真是毫無障礙地就做到了。當時他的心態大概是,我舉手聽命就可破財消災,何必生事。

而這中間敵人的心態則明顯是,先看看對方是否乖乖就範。如果對方聽話的話,那麽就進入得寸進尺的第二步。如果不聽話,則以此為理由發起戰爭。果不其然,亞哈在聽話稱臣後,便哈達馬上進入第二輪的逼迫,原本要的是對方妻子兒女中最美的,現在是全都要。原本是隻要金銀,現在是要到對方境內直接抄家,奪去對方“眼中一切所喜愛的” (王上20:6)。

亞哈這時進入了他作為“受害者”的第二心態,向國中長老說“這人是怎樣謀害我”,他回顧了敵人第一次的逼迫,結論是,“我並沒有推辭他”。然而說不通的是,如果亞哈在第一輪就沒有認為對方的言行是謀害,那現在也不能說是謀害,對方索要的程度隻是加深了一些而已。如果第一輪的性質是謀害,那他當時根本就不應該答應。亞哈王的邏輯大約是,對方第一次的要求我都老老實實答應了,對方竟然還變本加厲。事實是,如果亞哈在第一次遭受羞辱和逼迫時,就聽其長老和百姓的意見,事情則完全可能出現另一種局麵。他當時的同意,多半屬於與敵人的私下交易,未經國事商議。

然而如果真如他所說,便哈達是他的主和王,那麽上次的事情不能算是壞事,這次也根本不成問題,可以繼續給,甚至把整個國家都拱手奉上,才算對主和王的盡心盡力。亞哈在這裏的心態誤區是,第一次沒有認識或不願意承認敵人的勒索在本質上就是惡行和奴役,他竊以為可以通過有話好說而換來和平。其實惡行和奴役等事往往發起於細微,讓人在一開始往往覺得無傷大雅,無需計較。而便哈達則真是膽大包天,從一開始就獅子大開口,不僅要金銀,還要對方最美的妻子兒女。他之所以沒直接要對方全部的妻子兒女,很有可能是連自己都覺得有些難以啟齒。然而當他看到亞哈的“與世無爭”,就徹底放下了無恥的心態,肆無忌憚。因此,惡的蔓延與向其提供溫床的“有話好說”實質是有著相輔相成的密切關聯。

此時值得留意的是,不僅長老們不同意亞哈如此答應敵人的無恥要求,百姓們也不答應(王上20:8)。著名的電影“至暗時刻”中有一幕,在二戰時,英國的首相丘吉爾為了聽取民意,搭乘地鐵。在地鐵上,他親耳聽到老幼婦孺一致說,絕不向納粹妥協,要決一死戰。如此這般,民意在曆史上往往起到一個穩陣的扭轉性作用,在決策者可能存在迷惘的時候,用自己承載的清醒,扭轉乾坤。

在長老們以及這種民意的基礎上,亞哈這時回絕了敵人的第二輪勒索,不過並沒有表示要主動出擊。然而,敵人便哈達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趾高氣揚地放話出來恐嚇對方,並抓住對方的言語把柄,預備開戰。這時的亞哈大概是有心為自己和敵人都存留後路,目的是盡量避免戰事,保持“和平”。遺憾的是,便哈達並不領情。在已經糾集了32個王同行來圍城的情況下,如果不拿出點成績,空手而回,他多半跟同僚們也不好交代。於是隻能做強者狀,下令備戰。

這裏很是出乎意料和不請自來的一幕是,一位先知來通知亞哈王,說耶和華神要將這“一大群人”交在你手裏。這是神的恩典,在祂的兒女悖逆,沒有求問祂時,主動給予的恩典和指南。好在亞哈照做了並主動向敵人出擊。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便哈達在之前叫囂狂妄,然而也隻是呼聲大,雨點小。他隻說了擺隊,並沒有計劃真正出擊,反而在亞哈王的人忽然到來之時,還在和人痛飲。不過,他的確是有著事先預備好的策略,那就是無論來的人是求和還是要打仗,都要活捉。

這個心態是敵方常見的普遍心態,與他在亞哈已經答應了要給金銀並最美的妻子兒女之後還得寸進尺是一脈相承的,絕不會因為對方的隱忍屈服而見好就收。其實對方無論怎樣做,他都已經預備好了網羅。好在這時有著神所指示的少年人和軍兵在英勇殺敵,沒費多少氣力就使得便哈達大軍匆忙逃跑。從中可見,便哈達的心態,其實在決定來之前,基本上就是預備好了以虛張聲勢和訛詐勒索來達到目的,根本沒有真正準備戰鬥。

神在這時再次派先知來囑咐亞哈,“你當自強,留心怎樣防備,因為到明年這時候,亞蘭王必上來攻擊你”(王上20:22)。不知亞哈是否有照做,反正神給予了及時的提醒,核心詞是“當自強”。這正是針對亞哈在之前沒有自強,甚至願意交出妻子兒女的不堪狀態。這樣的事還真是無獨有偶,唐代的唐玄宗為了政局和江山,交出了所愛的妃子楊玉環。而反過來,也不是隻有亞哈受此羞辱。大衛王曾經被敵人搶去妻子兒女,而他的反應則是奮力追回。這裏麵的道理實在是事在人為,個人決定。

亞蘭人逃跑後,他們進入了一個常見又好笑的假想心態,就是認為自己的失敗乃是因為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而自己不擅長山地戰,如果改換成平原戰,則大有把握。這種假想心態也常出現於兩方對壘的過程中,其中一方找不到真相,或者不願意麵對真相,於是給自己找一個假想的理由,先讓自己信以為真,然後基於此假象,開始“義正言辭”的行動。不明真相的對方此時如果不加識別,隻看對方外表的聲勢浩大和先聲奪人,草率地信以為真,那就和對方一起掉入了謊言的陷阱,進入了假象的誤區。

好在此時的以色列人在備戰上已經遠遠好於上次。上次敵人來犯時,他們在布陣方麵似乎根本毫無頭緒,在聽從了先知的建議後才臨陣預備。這一次,他們更快速地直接派兵出擊。上帝的恩典也再度臨到,再次派“神人”前來指點,明說必將“這一大群人”交在他們手中。非常真實的是,在實際生活中,在兩方對壘的之前或過程中,也其實常常會有奇妙的話語或啟示來告訴其中的一方一定會得勝。丹麥的國旗就是一個例子。丹麥的官方網站denmark.dk首頁記載了在1219年,一麵有十字架圖案的旗幟從天而降,時值丹麥國王正率軍在現今的愛沙尼亞地區征戰。這麵旗的降臨給到了丹軍極大鼓舞,最後大獲全勝。此類來自上帝通過某事或某人預先給予鼓舞的信息往往是存在的,隻要不被忽視,一定會起到決定性作用。

再回到亞哈王當時的處境。上帝已經兩次將以色列敵人的軍隊形容為“這一大群人”。雖然他們人數眾多,然而在上帝眼裏,多半隻是肉臂,不足為懼。這也像極了敵方常常表現出的聲勢浩大,財大氣粗。然而,聖經說,“有人靠車,有人靠馬。我們卻靠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詩篇20:7)。所以,這裏需要留意的是,被圍攻一方,隻要掌握正義和真理,不應該懼怕對方的表麵強勢。

果不其然,便哈達再次在一日之內(第七日)損兵折將十萬,而逃跑的人雖然進入了亞弗城,城牆卻出乎意外地倒了,於是他們又喪失了2萬7千人。真是遺憾,天沒助他。

之前似乎毫無意義的“仁慈”這個詞此時竟然出現在了便哈達臣仆的口中,他們建議便哈達低頭認輸,以保性命。而亞哈王此時毫不奇怪地進入了另外一個不可思議而卻尋常的誤區。他的心一軟,估計神誌恍惚,竟然主動認了便哈達是兄弟。究其實質,這隻能說是實乃愚昧的單相思。如果對方也認他是兄弟,根本就不會在當初提那樣無理的要求,“朋友妻,不可欺”,何況是兄弟之間。聽到這樣的語氣,便哈達果然順勢而上,提出了歸還城邑,讓亞哈王到亞蘭設立街市。雙方一拍即合,達成協議,看似進入了美好的和平與互惠互利局麵。如果放在了今天,這一定被廣泛認為是皆大歡喜的共贏。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耶和華神在此時竟然派了一個先知的門徒上演了一出“行為藝術”。這位門徒本是邀請一個同伴打他,對方不肯。門徒於是發出了咒詛式的預言,結果對方真的很快被獅子咬死。可見話語的力量之大,或好或壞,都在一念的言語之間。這位門徒於是另找他人打他,對方照辦,於是門徒在受傷後喬裝改扮,在亞哈王的必經之路上等候。這裏,他之所以要先被打傷才喬裝見王,多半是為了引起王的注意,加深印象,也為了讓王理解在自己受了攻擊後竟然還放掉敵人的荒唐。果然,王沒有認出他,直接說了門徒在遇襲後明知故犯而縱敵所應受的處罰。這時,門徒才顯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傳達上帝的話,“耶和華如此說,‘因你將我定要滅掉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就必代替他的民’”(王上20:42)。

讀到此,上帝的話彷佛蕩氣回腸,一連串地回響在空中。亞哈王大約已經認為自己平息了進犯,還取得了到敵國開市的權利,又獲得了父輩喪失的城池,算是贏得體麵了。可他萬萬沒想到,上帝的要求並不僅僅於此。既然已將“這一大群人”交在他手裏,就不是要僅僅達成協議,而是要他去徹底地征服和處置,替天行道,執掌公義。這裏麵容不得他去和敵人稱兄道弟,容不得“私了”。也就是說,事情需要辦到上帝指示的程度,不可減損,不可打折。

還有一個很實際的細節,門徒在首先對亞哈王打比喻時,所說的是,“…… 你的性命必代替他的性命,不然,你必交出一他連得銀子來”(王上20:39),也就是說,如果自己沒有做到原本被要求的,要麽就得償命,要麽就付上經濟代價。這是兩方對壘中的其中一方常會提出的要求, 或是另外一方主動通過賠錢來息事寧人的做法,兩者都是希望通過經濟賠償來到達目的。這也正是亞哈王在處理敵人第一輪勒索時的思路,想通過奉獻金銀,甚至妻子兒女來平息戰爭。不過道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此路能通,當時就不至於有敵人第二輪的得寸進尺。反過來,既然當時就此路不通,現在也不應該再重蹈覆轍。

以上就是兩方對壘中常見的幾乎所有心態。總結起來,一方的做法往往是虛張聲勢,敲詐勒索,得寸進尺,不可一世。而等對方真正進入防備或戰事狀態時,自己則是不堪一擊。然而接著又是賊心不死,另找理由,卷土重來。一旦再次失敗後,則以對方的道德立場為誘餌,試圖獲得轉機,有時甚至是反攻。

而另一方的心態則往往是,先試圖以忍痛割愛來綏靖求合,實在求合不成,就勉強迎敵,真正的目標是見好就收,並沒有想著要辦事徹底。這一方的弱點經常是最看不得對方求合。一旦對方求和,自己會馬上心軟,心猿意馬,落入對方的圈套。其結果是要麽以表麵的講和收場,要麽被倒打一耙,喪失原本的既得利益。從亞哈王的例子看,綏靖政策恐怕從來都不是一個出路,除了會帶來經濟方麵的損失,更多的還會埋下在尊嚴與長遠上必定要解決的問題,而且對方到時會更加猖獗。

從人的層麵看,這些常見的心態都無可厚非甚至具有各種合理性。隻是,人所承載的是靈,要麽更多地是聖靈,要麽更多地是惡靈。這兩者的存在都久遠過人類本身,而其運轉規律,也都早以是定局。人所不知的一切過往和緣由,上帝都知。上帝認定要對付的,人不可通過自行達成交易而放過。應該這樣做的原因,無關事情應該或可以怎樣解決,而單單是出於對神的敬畏與遵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