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在即的久別重逢詩(一)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些詩詞可以看做一個微型小說,作者用簡潔美好的語言,講一段人生故事並且抒發各種感情。這是幾篇關於久別重逢而又離別在即的詩篇的欣賞,久別重逢是一件喜事,如果離別在即,那就會喜憂交織。
文章起因於前些天看到陶琴的一篇文章題目為"參商",便興起念頭重讀杜甫詩-贈衛八處士。
贈衛八處士 唐 杜甫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複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 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 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麵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
這首詩寫於杜甫從洛陽返回任職地華州途中,杜甫在旅途中見到二十年未見的老友衛八處士,並且在老友家留宿一晚。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己爆發3年了,世事局勢動蕩,人生巨變蒼桑,但在這亂世之中的一晚,與舊友相聚,友誼溫情感人肺腑。
開篇四句感概人生有時候象參星與商星一樣此升彼落不能相會,今天又是何夕呀,和老友終於在這燭光裏相聚了。參與商是中國古代的星宿名,參星是現在的獵戶座,商星是天蠍座。參星位於西方商星位於東方,當一個上升,另一個下沉,不會同時出現於空中。這四句感慨人生的動蕩,相聚的悲喜交織。
五至八句描述敘舊的場景與感概,老友重逢,鬢發都己蒼白了,談起昔日舊友,有一半的舊友己不在人世了,交談中不時發出驚呼心中難過。這一年杜甫大約48歲,在安史之亂的背景下,故交半亡,愈發襯托這次相聚的不易。
九至十六句寫久別重逢的溫暖家敘。二十年未見,離別時朋友還未婚,現在己經兒女成行啦。兒女們恭謹有禮地與杜甫噓寒問暖地寒暄,老友卻忙不迭地催促準備酒菜。這八句詩裏既有人生匆匆的喟歎也有驟見友人後輩的歡喜,更有老友急不可耐地招待杜甫的心情。
最後八句描寫主人款侍杜甫的場景,以及賓主對歡聚的留戀與感傷。主人準備的是簡單家常菜(以現代的視角是有機新鮮健康),冒著夜雨新剪的韭菜,新煮的二種米的飯,主人說見一麵這麽不容易,來來來,一次要飲十大杯。這樣的描述給人一種真摯淳樸的感覺。"夜雨剪春韭"是廣受喜愛的名句。主人要一飲十大杯,杜甫也十杯不醉,感謝老友的情誼。隻是在這歡會之後,明天杜甫又要起程離開,從此便隔著萬水千山,世事動蕩前程未知。這次久別重逢歡飲敘舊在安史之亂的背景之下是那麽溫暖而又背景蒼涼。
這首詩語言平白易懂,描述的是我們人類久別重逢共同的情緒和習俗,觀察容貌的變化,交流舊友的消息,細敘婚姻兒女狀況,操辦酒菜,暢飲敘舊。杜甫寫得平易流暢,感情真摯又有亦悲亦喜的起伏,結尾沉鬱蒼涼。
在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杜甫被貶出長安,到華州任職,其間因事前往洛陽。公元759年春天,杜甫從洛陽返回華州,途中寫了這首詩。華州是現在的陝西華縣,按唐時製,華州轄境約相當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華陰,潼關等縣市,西嶽華山在華陰縣境內,唐時應該在華州轄區內。在這次從洛陽返回華州途中,除了這首贈衛八處士,杜甫還寫了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別: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據清代仇兆鼇杜詩詳注:"此六詩多言相州師潰事,乃乾元二年,自東都回華州時作。"清人趙翼曾說"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杜甫曆經安史之亂,目睹國家動蕩不安,民生凋敝,訴諸筆端而成就了這些流傳至今的著名詩篇。
參考資料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中華百科全書,網絡資訊,1983年版
維基百科,華州,參星商星
12/2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