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48)
2024 (171)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麵無私,辨忠奸。。”
這個歌,很多人都會唱。
大家都知道包青天,就是北宋的龍圖閣大學士,開封府尹包拯。
不懼權貴,專門為小民伸冤。
但是,很可惜,這都是虛構的。
曆史上真正的包拯,隻當過一年的開封府尹,也就是說,根本不可能大量辦案。
什麽審烏盆,什麽龍頭閘,都是假的。
可是,既然老包並沒有辦多少案子,為啥會有包青天的傳說?
這是因為,朝廷需要一個“包青天”的形象。
這樣屁民在受到冤屈的事情,才能對體製產生不切實際的盼望。
總有包青天的,相信黨相信政府隻要往上麵告狀,總能伸冤。
這樣就避免了絕望的苦主,把公平的唯一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出現荊軻,楊佳和張獻忠。
這就解釋了為啥一邊要開信訪局,一邊要抓訪民。不開信訪局不就完事了嗎?為啥要費這麽大的力氣維穩抓訪民?
信訪局是必須開的。因為這是一個屁民的精神寄托。就好像包青天這個盼望必須存在。
讓你們去找包青天,才不會當荊軻,楊佳和張獻忠。
屁民上訪,也是必須抓的。因為這是壟斷控製的必須。
利益集團的利益是必須要保證的。
這才是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