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專門講古而不論今,從新的角度發掘曆史的盲點
個人資料
咲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四世三公家族的亂世螻蟻:袁紹袁術的堂兄弟們的下場

(2025-02-20 12:02:11) 下一個

袁紹袁術所在的袁氏家族,是東漢末年的第一家族。

袁氏號稱“門生故吏遍天下”,成為官吏集團中的首腦人物。有大批故吏、弟子、賓客、門生出於其門。

而這麽大一個家族,裏麵成才的,也不隻有袁紹袁術二人。

他們還有很多堂兄弟,這些人,在曆史書中也留下了蛛絲馬跡。

1. 時代的炮灰:被袁紹袁術拖累誅三族的嫡長子袁基

在袁紹袁術的堂兄弟裏麵,按照尊貴程度排名第一的,是家族的嫡長子袁基。

袁基是下一代的族長,所以一直都留在首都。年紀輕輕就做了高官太仆。

漢時的太仆是由兩職合並而成,為九卿之一,秩祿二千石。

再往上,就是三公了。

袁基的職位,相當於現代的副總理,政治局委員。

也就是說,如果是太平時代,袁基做到三公(相當於政治局常委),順利接掌家族,是沒有疑問的。

但是可惜,這是亂世。當家族的兄弟袁術袁紹組織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董卓就按照反賊誅殺三族的慣例,把袁紹袁術在首都的家族全部正法。

其中就包括袁基這個國家高級領導人。

2. 曹操都佩服的天縱英才,可惜打仗不行的族兄袁遺

袁家的另外一個著名人物,就是袁紹袁術的堂兄,袁遺。字伯業。

袁遺的名聲很響:“有冠世之懿,幹時之量,其忠允亮直,固天所縱;若乃包羅載籍,管綜百氏,登高能賦,睹物知名。”

也就是說,是個德智體全麵發展,博學多才的人物。

曹操也稱讚他:“長大而能勤學者,惟吾與袁伯業耳。”很像“唯使君與操爾”的學術版本。

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他是山陽太守,十八路諸侯之一。

結果他在兩個堂弟,袁術和袁紹爭鬥的時候,選了袁紹的邊。被袁紹任命為揚州刺史,袁術大怒,帶兵來攻打,最後他敗於袁術,逃往沛國投靠族兄袁忠的時候,被部下背叛殺害。

袁遺這個族兄,成為袁紹袁術兩兄弟爭權的最大炮灰。

3. 以高潔清廉立身做官,但不識權謀的族兄袁忠

袁忠是反宦官的士人集團成員。因黨錮入獄,獄吏準備拷打犯人,袁忠範滂因同囚的犯人大多都生病,於是請求先拷打自己。

袁忠與範滂兩人爭受毒打。成為天下人敬重的對象。

宦官被滅之後,袁忠重新當官,擔任徐州的沛國的最高長官,沛相,他乘坐簡陋的柴車上任,以高潔清廉著稱。在當時貪腐橫行的時代,是個奇葩。

當時的徐州刺史陶謙,想把徐州的郡都控製在自己手裏麵,對於不是自己人的袁忠當然不滿意,於是迫使袁忠棄官到會稽上虞避難。

從此袁忠就離開了曆史舞台,後來是被人殺了,還是病死了不得而知。

成為陶謙奪取徐州實際控製權的炮灰。

4. 害怕家族連累,避禍土屋的隱士袁閎

袁紹的族兄袁閎見國家形勢險惡,而袁氏宗族興盛,常對兄弟說:我們先祖的福分,後世不用德守護,反而爭相驕奢,與亂世爭權,必定會有災禍。

於是袁閎披頭散髮與世隔絕隱居。搭建了一間土屋,庭院四周都沒有門,每天就生活在土屋裡,從窗戶接取食物。早上在土屋內往東方向母親行禮。母親思念袁閎,經常探望他,母親離開後袁閎就閉門不出,兄弟妻子都見不到他。

黃巾之亂的時候,黃巾賊攻陷郡縣,百姓受驚逃亡,袁閎朗讀經書無動於衷。黃巾賊們相互約定不攻打袁閎所居住的地方,鄉親們都跑到袁閎住的地方避難,以此保全了性命。

最後袁閎在土屋善終。

他們雖然都是四世三公的豪門家族成員,卻在曆史的車輛下,都是亂世螻蟻,

而因為個人的選擇不同,也得到不同的人生結果。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