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於1962年的10月20日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前後持續一個月的時間,在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後勤補給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中國邊防部隊將蓄謀已久的印軍打得落花流水。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隊不但收複了印度侵占的領土,還擊斃俘虜了印軍超過8700人,取得了極為輝煌的勝利。也正是這一場戰爭,打出了中印邊境50年的和平。
這場戰爭收獲如下遺產:
1.遏製住了印度的擴張
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之後,麵對英國對於印度的200多年殖民,印度政府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開始以英屬殖民地繼承者自居。印度開始對中印邊界地區指手畫腳,試圖如同英國殖民者一樣侵占中國領土。
印度將自己占便宜視作天經地義,並對自己的軍隊有著莫名其妙的信心和優越感。所以,自我感覺良好的印度開始頻頻挑釁中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用事實徹底打掉印度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和自信心,中國的邊疆地區根本不可能和平。
雖然印度這個國家實力不強,但擴張主義卻深入到骨子裏麵。如果印度有一天變強,變成超級大國,絕對會四處侵略。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取勝,徹底遏製住了印度對中國領土的野心,使得印度折服到現在都不敢跟中國再起戰端。縱然印度很想報仇,但至今沒有信心打贏中國。印度的怕,為中國邊境和平,國家發展提供了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
2.打斷了印度現代化的進程
當時印度的尼赫魯想憑借個人威望來改革,比如說廢除種姓製度的枷鎖,逐步工業化。但是中印一戰,使得尼赫魯的幻想破滅,這些改革因為尼赫魯的下台停止了,從這以後印度缺乏那種威望的領導人來領導現代化改革了。
3. 提高了中國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威望
印度自從開國以來,一直想做第三世界的領袖。他們在五六十年代同時受到美蘇兩國的拉攏,相對應的是中國同時被美蘇兩國打壓,這時候印度正是如日中天之時,在第三世界國家中能量巨大。後來中國恢複聯合國的席位,也是因為這場戰爭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獲得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廣泛支持。
4.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隊敢戰能戰
1962年,中國經濟困難,再加上中蘇關係破裂,美國圍堵中國,是新中國非常艱困的一年。而印度又在美蘇的支持下挑釁中國,測試中國軍隊能不能戰。不過結果證明,中國邊防軍大勝,打破了世界兩個超級強國的陰謀,保護了新中國。
5.保護了國家領土主權完整
1962年如果不與印度一戰,印度的勢力已經深入到西藏境內,這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形成極大的挑戰。也正因為1962年中國取得勝利,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
中國和印度的邊境不但地處環境嚴酷的高原山地地區,而且由於距離中原地區遙遠,中國邊防部隊的補給也極端困難。而相反,邊境線一側的印度不但地勢平坦,而且人煙稠密,最短的直線距離距印度首都新德裏隻有300餘公裏。所以,如果印度鐵了心的在邊境地區找麻煩,中國邊防部隊不但疲於奔命,被牽扯巨大精力,而由於後勤補給的問題還要耗費巨資。
在1962年中印戰爭中,我軍收複了中印邊界西段的3.3萬平方公裏的阿克賽欽地區,以及東段9萬平方公裏的藏南地區,可惜的是由於補給跟不上,最終退回了戰前的實質控製線。而在此後盡管中印邊界的小摩擦不斷,但是也憑借此役保持了50多年的和平狀態,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穩定的國際環境。
這場戰爭我們帶來的遺憾如下:
1.50年代以來,中印保持的友好關係,以及雙方會談時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沒有很好的落實,1955年周總理提出的“求同存異”的方針也沒有被印方所遵循,他們挑起的戰爭使得長期和平局麵被打破了。
2.因為中印邊界交通不便,極大限製了我軍的戰鬥能力,物資補給人員補充都很困難,這是我們很大的遺憾,如果交通問題可以解決,比如像今天這樣,青藏鐵路修成,各條連接內地與西藏的公路修成,我們的後勤實力會有極大提升。
3.戰爭後期,我軍先頭部隊推進到了距離印度首都新德裏不足300公裏附近,致使新德裏居民開始逃跑,印度政府被迫遷都至孟買。很遺憾此時,我方宣布停火,表達出極大的善意,印度政府對這個善意舉動不予理睬,並拒絕談判。如果邊打邊談、談談打打,談判能進行,將是雙方明確雙方邊界,更有利於中方的好機會。
以下這個視頻介紹中印開戰後,印方從盲目自信,到徹底崩潰及停戰的演變過程。就會知道為何印度60年仍不能從這一戰爭陰影中走出的原因所在,這也對目前的中印關係有著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