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中國應在中印邊界建造築壘要塞
作者:多倫多地產老黃
近年來中印邊界衝突不斷,因為自具有強烈民粹傾向的莫迪政府上台後采取與中國對抗的戰略,叫嚷中國“威脅”,加上印度經濟出現發展衰減和嚴重疫情,需要轉移國內矛盾注意力,就不斷在中印邊界挑起事端。
印度並非中國國防戰略主要主要方向。青藏高原地廣人稀,天氣寒冷,交通不便,經濟不發達,內地漢人不易生活,近期內還不是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在國防上中國絕對采取的是守勢,不想在這樣環境下與印度對抗,反而希望印度能夠加入中國“一帶一路”規劃,與印度共同發展。
這就使中國在中印邊界方向有些為難。如果聽任印度不斷挑釁蠶食中國邊界,中國人民肯定不會答應,呼叫“打印”之聲政治壓力山大。但是如果與13.5億人口和近200萬軍隊的印度激烈衝突,明顯需要動用中國大量國力資源,必然削弱中國應對美國威脅和處理台灣問題的能力,中國在國際上將處於不利地位。在軍事上這裏也不宜部署大量軍隊,地理環境造成不能展開重兵集團。戰爭印軍也無法造成快速殲滅印軍主力迫使其講和的效應,隻能是類似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樣曠日持久的邊界戰爭。如果形成這種局麵,不僅會大大削耗中國國力,還會給美國等其他對手壓製中國的機會,更可能鼓勵台獨趁機分裂建國的野心,在台海這邊製造緊張局勢。因此中國隻能在中印邊界方向采取守勢。可是麵對印度方麵惱人的不斷蠶食,中國又不能不有采取有效部署和行動給予打擊。
東寧日軍築壘要塞
對此局麵,老黃建議可以參考中國古代在北邊和西域屯墾戍邊,二戰時築壘要塞的經驗(包括日軍在中國東北地區築壘要塞經驗),在中印方向沿著交通幹線建造若幹築壘要塞,要塞規模可以分成大小兩種,大型築壘要塞要能夠至少駐紮旅一級部隊,要通鐵路或高等級公路,要有機場,有軍事區和和生活區(有平民居住),水電暖等設施具備。大型築壘要塞能夠抵抗敵人軍一級進攻,物資儲備要堅持長達半年(西藏高原半年冰封)。軍事工事應該能夠抗擊核打擊(印度是擁核國家),主要工事應建造在山中或地下,各個工事設施之間應廣布地下通道相連,防空也要重點部署。如果有可能,可以挖掘要塞對外地下秘密通道,要塞位置在可以及時支援前方小型築壘要塞之地,要考慮交通條件。此外,要動員民間(或軍人家屬)在要塞周圍從事農業牧業商業,軍方可以給予一定支持,互利互惠。總之要有長期守備的各種準備。
小型築壘要塞可以建造距離邊界或數公裏之處,主要目的是建立能夠給予守邊部隊有力支撐點。要塞規模可以是營一級,各種軍事和生活設施具備,能夠抗擊敵軍團旅級別進攻,軍事和生活物資儲備也應以獨立堅持半年為標準。要塞能夠通戰備公路,通信暢通(無線、有線、衛星等),路麵都要硬化。軍事工事和設施盡量在山中坑道或地下、半地下,也要用地下通道相連。有條件也要挖掘秘密地下通道與外部聯係,防止敵軍包圍。特別要注重炮兵部署,防空主要靠地麵防空火力。
小型築壘要塞可以多建,這樣在冰天雪地冬季道路封堵也可以保持對高寒地區中印邊界的守衛,遏製印軍用蠶食方式對中印邊界的侵襲騷擾。解放軍依托築壘要塞就可以長期堅守,而且不必部署大量軍隊。
在兵力配置上要以遠程投擲兵器為主,就是大量部署炮兵、導彈以及無人機,一個小型要塞控製範圍要達到數十公裏半徑,用遠程火力控製之,盡量減少步兵數量。適量部署裝甲部隊也非常必要。主力裝甲力量應該在大型要塞駐紮,一來裝甲部隊機動性強,可以提供遠距離進攻和支援;二來補給容易;三是西藏高原多山,靠近中印邊界地區裝甲部隊運動受限,使用大量裝甲力量機會不多,屯兵大型要塞備戰出擊即可。
西藏高原地廣人稀,氣候惡劣,山巒起伏,溝壑縱橫,要塞把守交通要道,印軍如果企圖繞開必將困難重重。即便強硬繞路,一旦解放軍截斷退路或大雪封堵,印軍恐怕會有去無回。印軍不攻克要塞就不得前進。
這樣軍事部署首先使解放軍獲得堅固據點,用較少兵力既可以長期堅守,主要軍事力量就可以部署在中國戰略主要方向。其次,等於告訴印度和世界中國並不想進攻印度,因為築壘要塞明確就是守勢之意。再次,堅固築壘要塞也會讓印度知難而退,因為印度要在青藏高原進攻這些堅固要塞將非常困難。通過築壘要塞也可以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用。如果印軍依然進攻,解放軍就可以依托築壘要塞抵抗和消滅印軍。
以上是老黃一管之見,妥否可以商榷。
2021年1月9日,加拿大多倫多
長按下麵二維碼加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