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童年時光看“小戲”

(2022-03-06 09:23:59) 下一個

童年時光看“小戲”

我喜歡看京劇, 聽京劇, 一段西皮, 一出二黃唱腔會讓我十分陶醉。 這種愛好的由來, 還得從我父親和家鄉的“小戲”說起。

父親私塾讀到十九歲, 算是懂之乎者也的鄉村文化人, 周圍人盡皆知。  我上小學不久家鄉就合作化, 社員們出工休息的檔兒, 就會圍到父親身邊, 要父親道三國, 說水滸, 要不來一段京戲, 捉放曹, 借東風,。。。還有什麽“薛平貴與王寶釧”, 一句“一馬離了西涼界。。。”,唱腔高亢, 喜悅, 至今難忘。

家鄉有個傳統,在傳統節日中,如春節、元宵節等,以及大村一年一度的廟會都會請來戲班熱鬧一下。家中有條件的,每逢大事,如生子,進宅,祝壽等,還有為生病痊愈或是為其他事酬神還願的也都要請來戲班祝賀,另外喪事出殯也有請戲班子的,以酬謝賓客。全村莊的男女老少,以及外村莊的都可以前去觀看。

家鄉的戲班眾多, 幾乎千人大莊都會有, 或者說十裏之內都會請到戲班, 唱的是京劇。 這些戲班又分為大戲班, 小戲班。 所謂大戲班是真人演出, 小戲班演是京劇木偶戲, 鄉村的戲班多數是小戲班。戲班不少是祖傳的, 也有帶徒培養的, 或者兼而有之。戲班正式開演時,民眾常常會要求加演“跳財神”等喜慶折子戲,隨後便由“主家”點戲。有時,觀眾的興致很高,戲班能一出接著一出地演,從傍晚一直演到深夜。這是當時家鄉農村不多的娛樂方式之一。

母親去世後, 弟弟寄養到外婆家, 父親和我相依為命。父親會唱一些折子戲, 更愛看戲。 家周圍幾裏路範圍內, 隻要有搭台唱戲, 父親必定要帶上我前往觀看。小戲班的戲台上半部與傳統京劇舞台無異, 下方一人多高用幕布圍助,擋住演出人員,  我們看到的是幕布以上由木偶裝扮的帝王將相, 才子佳人, 小醜跟班。 木偶的服飾,臉譜, 道具是京劇演員所扮所用的縮小版, 隻是沒有演員的眼神, 表情, 情感的表達全靠看不見的戲班人員拉,唱, 念, 和牽引的木偶動作。  父親為了讓我在人堆裏看到演出, 常讓我騎在他的肩上。 很小時, 我對那些由二胡伴奏的二黃西皮之類的清唱沒有興趣, 而對武將出場時手舞長矛, 板斧, 背插彩旗, 策馬揚鞭,配以急促的鑼鼓聲,我興奮雀躍, 會在父親肩上手舞足蹈, 有點象孫子現在打遊戲一樣。 漸漸長大了, 特別是上學以後, 父親會給我講故事情節, 我感受到了京胡聲的悠揚動聽, 對戲曲故事產生了濃烈興趣,什麽長阪坡, 劉關張, 曹操, 周瑜, 郭子儀, 楊家將。。。, 這可算是我的曆史, 藝術的啟蒙課。

據說這些戲班是一百八十多年前從安徽傳來,唱的是徽腔,逐步演化為京腔, 成為地方一大文化特色。 後來有影響的幾個戲班聯合起來, 成立了縣木偶劇團。 小戲班演出的通常是京劇折子戲,劇目豐富,一場演出多出戲。 組成木偶劇團後開啟了演出大型京劇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掛帥》《楊六郎建兵》《劉備招親》《郭子儀上壽》等。引以為豪的是, 1971年西哈努克訪華時, 縣木偶劇團曾為他舉行了專場演出。 再後來, 縣木偶劇團被地級市收編, 但小戲班仍然活躍於故鄉的城鄉。

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故鄉的木偶戲為曆史傳承地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