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家都聽說過陳丹青吧!他的畫,他的書,他的訪談節目,我幾乎都認真看過。他的《紐約瑣記》,依然是我經常翻看的書,記著他說中國那個重要的人死了以後,他還在當知青,文革後上海第一項大型外國美展“法國鄉村繪畫”,當時沒有賣票這一說,他是混進去的,最後還是因為沒有工作證被轟了出來,但他還是平生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一下,隨後他就有樣學樣,畫出了他叫響的畫作《西藏組畫》。我特別記住他的這一段敘述。我們在記憶力最好的年代,中國的文化生活真是荒蕪人煙。
做為巴黎人,好幸運哦!尤其是藝術生,他們活在藝術天堂裏。巴黎市內的136座博物館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曆史,科學和考古文物,涵蓋了幾戶所有領域的主題,廣藏世界珍品,可謂浩瀚。人家文化第一城可不是吹牛吹出來,是人家祖祖輩輩都有鑒賞力,有力氣搶,人家就搶,搶不來的時候,人家就買。巴黎永遠熙熙攘攘,人氣旺盛,和它的這些珍藏有著極大的關係。
盧浮宮,這座建築在塞納河右岸屹立了幾個世紀,最初是12世紀的一座軍事城堡,後來成為宮殿,現在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宏偉,參觀人數最多的公共藝術寶庫。人人都說,想要腿酸腳疼,加上沒有看夠的遺憾,去盧浮宮吧!
記住,一定要網上訂票,要不光是買票你就得站累! 我們之所以選擇一月底二月初旅行,就是要避開旺季的人群。我們票上的時間是11:30。大哥哥安排我們先去了一個最佳的位置看埃菲爾鐵塔,作業沒有白做,這個角度果然雄偉,天氣陰陰的,有霧,塔尖不見啦!照相,擺姿勢。然後乘公交車沿塞納河右岸一直到了盧浮宮。時間還早,我們開始逛位於盧浮宮和協和廣場之間的杜樂麗花園,冬季的花園當然比不了春秋兩季,但這皇家手筆的闊達,讓人心情愉悅。坐在池邊歇一歇,想一想花錢大王路易十四1662年為慶祝第一個孩子出世在這裏大擺宴席的場景。
協和廣場是新名字,原來以路易十五命名,法國大革命期間改為革命廣場,立起了斷頭台。國王路易十六就是在這裏被處決,接著是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一長串的著名人物,發起革命的羅伯斯皮爾也被砍了頭。現在廣場周圍由雕塑和噴泉環繞,一派和諧。廣場的中心擺放著巨大的埃及方尖碑,是埃及人送給法國的禮物,高23米,重250公噸,有3300年的曆史,埃及人也真是夠哥們兒,1829年開始送,1833年才到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