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要去看羅馬啦!我們六個人早早起床,去餐廳用了早餐。郵輪的早餐品種很多,我告訴夥伴們,多吃點,今天要走的路不可計數,絕對胖不了。走出船艙,天氣灰蒙蒙的,雨絲飄著天空但不是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在冬季都是這個樣子。典型的地中海式氣候是冬季溫和多雨多霧,夏季永遠陽光燦爛。我們坐上大型旅行車,跟著導遊,進軍羅馬城。
如果誰喜歡大帝國曆史這類的東西,一定不要錯過好好研究研究羅馬帝國,在我眼裏隻有三個帝國值得研究,學習和欣賞,這就是羅馬帝國,大英帝國和如今的超級大國美國,不想說美國是帝國,因為這個國家沒有皇帝。不過,大家等著看,川普總統會不會變成像皇帝一樣,永不離開白宮? 看重這三大帝國是因為他們對現代文明和文化產生的巨大貢獻,隻有沿襲了他們的傳統,人類得到了人所應該獲得的自由和尊嚴。其他帝國的餘威還在,但我看不到其國芸芸眾生真正獲得了自由和尊嚴。當曆史是一種循環時,就失去仔細研究他們的意義。
羅馬帝國為什麽衰落,這個疑問直到今天還是人們追問的話題。羅馬人在公元100年就能夠將新鮮的飲用水帶到數百英裏的城市,他們通過創新的軍事技術實現了征服三大洲的土地,羅馬軍團具有專業水準,而且士兵在和平時期獲得薪水,這可是羅馬的發明。羅馬人是第一個搞懂了太陽圍著地球轉需要365天,西方人的民主製度參考了雅典的民主概念,但偉大的美國國父們更好地繼承了羅馬共和國的遺產,三權製衡。 不過,人是貪婪權利的物種,一有機會就會大權獨攬,招致腐敗,羅馬也沒有逃過這一劫,千年羅馬,終至毀滅。
第一站,羅馬鬥獸場。古代建築的典範,曆經千年屹立不倒,不僅值得稱讚而且令人驚歎????,你看見了就知道羅馬人是多麽領先於時代。公元72年,羅馬的一個好國王要送給所有公民一個娛樂場所,公元80年出具規模時已經是他的繼任者當政,舉辦了100天的角鬥士廝殺。公元422年經曆了一場地震,但隻是部分損壞,1349年的地震才導致了今天的樣子,當時的羅馬已經敗陣下來,大家用這些石材建造了宮殿,醫院,直到19世紀,羅馬教會和城市開始了許多修複工作。
2000年拍攝的的大片,《角鬥士》是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羅素·克勞、傑昆·菲尼克斯、康妮·尼爾森等主演的動作片,該片講述了康茂德在篡位成功後下令殺死了馬克西姆斯的妻兒,之後馬克西姆斯為了複仇,於是和康茂德在角鬥場上展開了一場生死決鬥的故事。2001年,該片獲得第73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獎。決鬥場麵拍攝的壯觀、逼真,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畫麵使得這部電影成為再現羅馬鬥獸場的經典影片。極力推薦!一生必看影片。
鬥獸場能容納6萬人,就是在當下也算是巨型建築了,中央為橢圓形競技場,下方建有隧道,用於養動物和奴隸。地麵有80個入口,以便盡快進出,皇帝使用北入口,有三個入口為精英階層保留,平民使用其他76個入口。大哥哥就站在皇帝和精英入口的中間,他感冒發燒,暈且糊塗,不過還記得照張像,難得一見。
下麵這兩張圖片是我在維基上找來的,一張是1776年的雕刻作品,再現了當年還有地麵。2021年的照片地麵被挖掘。16世紀有個教皇想使用這個建築為妓女們提供就業改造成一家羊毛場,他體味人間卻英年早逝。還好,要是改建了工廠,如今我們還會蜂擁而至嗎?我還想教皇都拯救不了妓女,看來這行久遠的商業需求真的旺盛。
大哥哥走不動了,我也不想讓他自己停留在鬥獸場。文就和他們三個人一起去爬 The Palatine Hill。其實我特別遺憾沒有去,要想沉浸羅馬傳奇中,走遍帕拉蒂尼山丘是必不可少的,這裏的每一塊土地和石頭,都能提供古羅馬無與倫比的視覺敘事,因為這兒才是威武皇帝和眾神的領地。
看看照片吧!至少我也呼吸了羅馬,眼見了羅馬。
這是維克利亞諾,用以紀念統一意大利的第一位國王,他的名字好長啊!不容易記住,你就知道那個騎馬的男人就是他。建築設計宏偉,雕塑全由意大利人集體創作,兩尊雙輪戰車上的女神維多利亞,也是威風凜凜。
我們重新集合,坐上旅行車前往梵蒂岡。一路隔窗望羅馬,感覺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不自然,如此古老的文明和曆史被現代人搞的毫無詩意,如果不是雨霧蒙蒙,遠處還有柏樹蒼蒼,那就更加沒有雰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