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默哀裏靜思
(2008-05-24 23:05:30)
下一個
在默哀裏靜思
心言
誰能預測一下,中國經過這場地震是不是能夠吸取教訓,以後政風民風都會變得踏實一些?
大家一般都隻注意到石油這幾年一直在漲價,最近糧食又漲價,還有人即刻把糧價與大國戰略,西方國家搞替代能源連在一起。其實實事求是地看,石油漲價這麽多年了,糧價才開始漲應該說是商家經營有方,如果早開始漲的話,逼石油輸出國早日談判,也許現在的情況會好些。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西方國家都是工業國,為什麽還有餘糧? 這是值得中國好好學習的。就是那個替代能源其實不過隻是玉米,還是特殊培育的根本與現在的糧價無關。說實話,與西方工業國家相比,是他們的大城市人吃玉米的時候多還是中國的大城市吃得多,誰浪費糧食和其它物品更多?
我是製造業的,每天處在這種環境裏,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近年原材料價格的漲幅。這四五年來,黃銅,鋅和鎳等日常消費比較多的有色金屬,每年都比上一年漲一倍的價格,鋼材,鋁材等漲幅比較小,但幾年下來起碼也是前四五年一倍多了。石油和金屬漲幅這麽大,其它原材料,民用和工業用品價格會壓得住嗎? 話說回來,假如中國現在做什麽事情多務實一些,少炒作造勢的話會不會好一些? 開支少了不說,精力也不會被分散吧。
這場地震讓我心裏很痛。要大家付出愛心,愛心就是捐款,而且捐款還要按多少排榜。但是,我們國家至今還沒有一個規範捐款使用的法律,就是現在這場這麽大的地震收上來這麽多捐款,至今還沒有公布一個捐款使用的暫行辦法。這場震災不是一時就能重建修複的。如果有個暫時實行辦法,保證捐款能夠用得妥善,公平透明,後續捐款才能得以維持,今後大家捐款也更積極,這是現實問題。
假如這場地震不發生,人們會繼續做什麽? 山東鐵路出事已經顯示出來,現在負責任,做實在事情的人太少了。那個祭黃帝陵的規模和豪華,恐怕不是一天就籌備得來的。單是那些戲服就要花多少錢? 又要準備多長時間? 也就是說,南方雪災那種災害在省部級官員們看來國家還承受得起,所以祭祖還要繼續搞。他們在陝西住了幾天? 花費是多少? 都做什麽了? 為什麽不去延安看看,前輩們靠奢侈打得下江山嗎?! 北京的"太廟"又是怎麽一回事? "太廟"本身的涵義到底是什麽? 執政者本人可能沒多想,但他周圍那些智囊有沒有為五年六年以後布局考慮? 這個"太廟"是不是為那時準備的? 假如是這樣的話,那麽中國以後的政治靠什麽來維持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