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言世

小說,詩歌,散文,文學評論,菜譜,還有雜耍
個人資料
by心言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綱常如重銬,君權似虎皮 【三國演義】評八

(2005-11-27 11:13:15) 下一個

綱常如重銬,君權似虎皮 【三國演義】評八
    
    
    心言
    
    
    孔孟之道在中國封建社會傳習下來的倫理綱常的框架裏,君臣關係是怎樣的呢?是天子在上,君教臣死臣不能不死。封建王朝是家天下的世襲,一人得道,子孫蒙蔭。一旦哪個皇帝能夠勤於朝政,天下太平,黎民百姓就可以安於耕作,修養生息,後來的儒家士子們就可以得意忘形,妄讚盛世。如果把那些盛世當中發生的曆史事件認真解析,就令人痛苦悲歎,中華民族的曆史上何嚐有過什麽盛世!而如果天子懶於朝政,奸臣弄權呢?那就是天下大亂,黎民蒼生不得安寧,從此朝綱一蹶不振,走向滅亡。以人所熟知的大唐盛世為例,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維係了才幾年,就是武則天的專權幹政,濫殺朝臣。接下來李隆基撥亂反正,本來可以維係更長久的昌盛,後半生卻貪圖安逸,疏於朝政,以至安史之亂將其置於衰敗,再無複興的機會。從武則天幹政到李隆基平定天下,這期間的生生死死打打殺殺大小有多少?哪裏算得上什麽盛世?既使幫助李隆基鞏固政權的太平公主,最終也因為演化為其政敵被賜死。而那些荒淫無度無所作為的君主們究竟何德何能,得以自稱天子?今天提倡孔孟之道的文人學者不妨認真重讀“四書五經”,其中“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基礎究竟是什麽?君權的地位又究竟被絕對化到什麽程度?而除此之外的法治吏製也好,經濟科技也罷,又究竟被擺在哪裏?平民百姓的生命價值又究竟在哪裏?


    
    東漢末年劉氏天下日落西山,獻帝大位朝不保夕,危危可及。亡命回洛陽,麵對“宮室燒盡,街市荒蕪,滿目皆是蒿草,宮院中隻有頹牆壞壁。百官朝賀,皆立於荊棘之中。”更有,“是歲又大荒。洛陽居民,僅有數百家,無可為食,盡出城去剝樹皮、掘草根食之。尚書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於頹牆壞壁之間者。”真正是回天乏力了。這時的獻帝能夠有什麽作為呢?除了徒有其名以外,朝官盡是些寄生在其體製上的碌碌無為之輩,既使有董昭那種出類拔萃的謀臣,也毫無選用之道;麵對李傕、郭汜的犯上作亂,隻能沿用前朝幾個弱勢皇帝的做法,詔武將以求苟安。


    
    麵對獻帝宣召,曹操的選擇有幾個呢?第一,接詔救駕,明正言順,挾天子以令諸侯,無疑是平定戰亂最便捷,損失最小的辦法。但是,隻要他走了這條路,日後就必須要攬權專斷,苦心經營。他可以在獻帝和自己之間再設一層轄製,或者允許多個朝臣分享權力嗎?如果這樣勢必受其製約,不僅事事無成,甚至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況且,這時獻帝並無治國的能力。第二,拒不赴任,另立朝廷。這時曹操才剛有雛形,顯然沒有這種實力。如果貿然稱帝,其它任何實力派人物都可以正義凜然對其征討,如果其中一些人聯手圍剿,無疑敗數太大。第三,遠離朝廷,獨自苦心經營,坐觀虎鬥,蓄勢而發。這是一種選擇,但如果其它諸侯得以操控獻帝,後麵變數同樣難測。如果是袁術袁紹兄弟就會禍起蕭牆,中原不知會憑空降下多少戰亂,如果是劉備孫策等人則可能令其終身遺憾,永失良機。而以孔孟之道來衡量,忠良的選擇應該是什麽呢?如果楊奉董承這些庸俗之輩都可以救駕,曹操當時的正當選擇應該是什麽呢?


    
    “三國演義”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一開始就記敘了獻帝回洛陽後的落魄狀。他除了降詔求實力人物保護以外別無它法,沒有選召袁氏兄弟前來應該是做對了,附近除此二兄弟以外奈何隻有曹操。曹操不能拒不救駕,這絕不是像帳下謀士荀彧所說:“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圖,人將先我而為之矣。”形勢使然,曹操於公於私都隻有這個選擇。相反,倒是其先派夏侯敦帶許褚、典韋等打前站,後派曹洪率李典和樂進等將接應的布署,顯示出其救駕的誠心。麵對洛陽的廢墟,移駕許都似乎是無奈之策了。


    
    這時曹操收入的謀士傑出者應該是董昭,武將是徐晃。既然臨君側當然要行臣事。他要為天下太平著想了,安天下的首要危脅會是呂布和劉備嗎?


    
    且按羅貫中的敘述讀下來。曹操要首先除去劉備和呂布,荀彧便先有了“二虎競食之計”,不成再出“驅虎吞狼之計”。這時呂布和劉備的謀略高下呢?按羅貫中的描繪應該是呂布的智謀略在劉備之上。劉備受封徐州牧收暗詔誅殺呂布,呂不知就理前來恭賀,見密書馬上哭泣:“此乃曹賊欲令我二人不和耳!”劉備若不是憨厚到了低智的程度,這時就應該乘機更進一步激將呂布,收其於帳下。要知道曹操此計不成必有它策,下一步就可能深受其害了,卻無所事是聽天由命。這才招來“驅虎吞狼”這一陰毒之計。


    
    劉備再次領命,糜竺提醒道:“此又是曹操之計。”卻回答:“雖是計,王命不可違也。”好個忠厚劉皇叔!可是前往征討袁術,以少搏多,起碼應該帶上關羽張飛兩員武將才對。有呂布駐守小沛,留下個文官守徐州,隻要不生是非就可以了。卻偏偏留下張飛這個魯莽,又不容呂布的是非之人。


    
    張飛醉酒打曹豹,引呂布劫城一案,按誰的法律都是其罪可殺的失職。但是在羅貫中筆下,劉備手下這二位弟兄,就是在賞罰分明的諸葛亮那裏都網開一麵,遇到過失隻用兄弟義氣就可以閃爍其辭,一概不究的;這點優待趙雲都不曾享過,應該是作者愛屋及烏了。況且,如果劉備稍有機謀,利用曹操對呂布的殺心,這時借征伐袁術的機會向呂布借將,拉攏陳宮張遼高順等一幫文武入夥,既使呂布有心獨霸徐州,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曹操善機謀,使君太愚鈍。在羅貫中這個儒學之士的筆下,讀來心裏何其沉重。真是,綱常如重銬,君權似虎皮。但得自由身,莫為虛名累。


    
    這一回裏許褚斬李暹殺李別一節以及徐晃義氣投曹,還是很有說書人擅於構造動感情節之長的。董昭見曹也別具一格,把一個胸懷韜略的謀劃之士描述得活靈活現,為其日後為曹操所用安置好下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