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略當為公,仁厚勤以民【三國演義】評七
(2005-11-11 09:41:29)
下一個
謀略當為公,仁厚勤以民【三國演義】評七
心言
自古至今,中國總有這樣一種文人幕僚,不顧是非正義,無視長遠利益,專門助紂為虐,為那些得逞一時的軍閥政客出謀劃策,隻圖眼前利益,卻對國家的長治久安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害。文化人當中的這種陰暗麵很令人鄙視,卻始終無法去除,這種人無論到了何種地步,貪圖的是名譽,金錢和玩弄於掌中的政治手段;自己沒有扭轉乾坤的勇氣和魄力,卻絲毫不影響其對權力的追逐。這種人心理正常嗎?隻要把“學而優則仕”體會到極致,就沒有衡量任何事情可為不可為的必要了。在孔孟之道打造出的幾千年來官本位的文化傳統烘托之下,你又能指望一些喪失氣節的文人做什麽氣吞山河的壯舉呢。
呂布之剛愎,粗俗和嗜殺成性幾乎讓所有頭腦清醒的人物唯恐避之不及,卻獨有陳宮甘於委身其下。這時呂布轄下的武將如張遼等都是難得的勇猛果敢之才,若陳宮對呂布曉以大義,運籌長久謀略,既使日後不能獨霸一方也會拓展其生存空間。令人惋惜的是,就是這個陳宮,每每在利欲之間擇取下策,結果置呂布於死地。假如如羅貫中把陳宮背叛曹操歸咎於曹濫殺呂伯奢一家,那麽跟隨呂布後的陳宮沒有第二個謀士對其製肘,詭譎多詐絲毫不亞於曹操,與前麵棄曹而去的正義感完全矛盾。令人遺憾的是,一千幾百年來曹操已經在人們心裏成為篡權奪位的奸雄,而認真查對曆史詳實的少數學者卻始終不被主流觀點所接受,原因究竟在哪裏呢?
“三國演義”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開篇便記敘了曹操與呂布交手失敗的一役。這時的曹操不僅謀略欠缺,而且魯莽自負,急功近利,被陳宮誑入濮陽城幾乎喪命,幸虧有夏侯淵和典韋等諸將解救,否則必然要死無葬身之地了。而且落敗的曹操仍然不失其多詐的本性,被呂布撞個正著也能詐騙逃脫。下麵這段,把呂布粗獷和曹操的詭秘展現得淋漓盡致:
“卻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裏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北門,火光裏正撞見呂 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麵,加鞭縱馬竟過。呂布從後拍馬趕來,將戟於操盔上一擊,問 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麵騎黃馬者是他。’呂布聽說,棄了曹操,縱馬向前追 趕。曹操撥轉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典韋。”
曹操逃過呂布恰遇手下第一員猛將典韋,端地是命不該死,卻在生死線上想出誘騙呂布劫寨一個妙計。而整個戰役從始自終,手下幕僚良將如雲的曹操,居然臨戰毫無章法,整體表現遜於呂布和陳宮兩人。看來若不是奸雄,日後成功豈能有望?
曹操躲過呂布追殺一節見於袁暐“獻帝春秋”:“太祖圍濮陽,濮陽大姓田氏為反閑,太祖得入城。燒其東 門,示無反意。及戰,軍敗。布騎得太祖而不知是,問曰:‘曹操何在?’太祖曰: ‘乘黃馬走者是也。’” 袁暐“獻帝春秋”誤差頗多,真實與否很難考證。但曹呂對訣之時蝗蟲災害甚巨,人相食,戰亂暴發之時受到傷害最多的還是黎民百姓。這種情況之下,劉備不顧陶謙病危三讓徐州,就更令人覺得沉重了。
劉備顯然是有意圖王的,否則不會在公孫瓚處見到趙雲之始就蓄意拉攏,那麽天上掉下徐州這種戰略要地來,虛情相讓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特別是在陶謙病危的情況之下,周圍又實在沒有一個能夠擔當重任的人才,隻是顧及名聲謙恭地讓下去,豈不置徐州百姓生死於不顧?當然,縱觀孔孟道德綱常下文人的思路,那時究竟有幾個把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呢?卻空落得仁厚謙卑的美名。三讓徐州一段,也為其以後三讓荊州留下伏筆。遭受苦難的隻有其治下的百姓,將士甚至他自己的妻小了。“三國誌”中所記載的劉備的確是沒有什麽爭議惡行的,但也是成功最為有限,網羅人才最少,最注重父業子傳,結果也是最先滅亡的小國。可惜了蜀地那一片富庶。與曹操留下的惡名相比,究竟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還是儒家正統的漢室嫡傳的綱常呢?
如果陳宮是罔顧大義助紂為虐的奸謔之輩,劉備的麻木混沌又說明了什麽呢?
謀略當為公,仁厚勤以民。
在“四書五經”把君臣倫理禮節,儒家綱常推展到完美無缺的境界之時,究竟是什麽原因引出如此多令人困惑的繁瑣呢?
曹操再平黃巾擴展實力後,打敗呂布奪取山東就成了定局。可惜陳宮空懷韜略,呂布的剛愎驕狂注定其必無發揮之處,接下來就是慌惜惜奔命了。
曆史人物的宿命往往有出人預料的轉機。就在呂布陳宮等做鼠竄狀慌慌不可終日時,就偏偏出了劉備的菩薩心腸。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沒有直敘劉備收留呂布的動機,開頭隻以他同張飛和糜竺的對話,來描繪出劉皇叔的好心腸:“前者非布襲兗州,怎解此郡之禍。今彼窮而投我,豈有 他心!”要知道,劉備若是日後稱王,帳下猛將還是多多益善的:“布乃當今英勇之士,可出迎之。”隻是這時劉備的馭將之才似乎乏善可陳而已。
“玄德領眾出城三十裏,接著呂布,並馬入城。都到州衙廳上,講禮畢,坐下。布曰: ‘某自與王司徒計殺董卓之後,又遭傕、汜之變,飄零關東,諸侯多不能相容。近因曹賊不 仁,侵犯徐州,蒙使君力救陶謙,布因襲兗州以分其勢;不料反墮奸計,敗兵折將。今投使 君,共圖大事,未審尊意如何?’玄德曰:‘陶使君新逝,無人管領徐州,因令備權攝州 事。今幸將軍至此,合當相讓。’遂將牌印送與呂布。呂布卻待要接,隻見玄德背後關、張二 公各有怒色。布乃佯笑曰:‘量呂布一勇夫,何能作州牧乎?’玄德又讓。陳宮曰:‘強賓 不壓主,請便君勿疑。’玄德方止。
這一節劉備,呂布和陳宮三個角色的行為特征描寫得尤其到位。劉備少謀,不懂得呂布和陳宮等人既來之則要安之,必須要恩威並施才能收服其心,令其今後甘願賣命,便隻好以仁厚來感化。哪知呂布的欲望恰似董卓,從來都沒有極限,雖然是亡命而來,卻是要和劉皇叔平起平坐的;倒是陳宮心計頗深,知道要首先打破劉備的戒心。
如果劉備果然可以把呂布一行人等收到帳下賣力會是什麽景像呢?呂布之下有張遼等八員猛將,日後豈會無可用之處。陳宮雖然心術不正,其機謀卻遠在糜竺等人之上。劉備這時真可謂是無為而治,絲毫不懂得將呂布和陳宮張遼等人分開,去其羽翼後見機行事,反而由呂布一夥去了小沛,種下以後隨時可能丟掉徐州的禍根。倒是張飛,橫言相向,處處與呂布為難,哪怕呂布起初有心歸入也已經心寒了。張飛可以這樣待友軍和潛在的同僚嗎。他唯一的資格就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而已,會不會是因為這一層關係排擠賢良呢?在“三國演義”裏,羅貫中不僅把劉備的每次失敗都一筆帶過;就是張飛和關羽屢屢犯錯也以三兄弟之情來輕描淡寫,這方麵甚至趙雲也相比之下稍遜一籌。趕情中國人的裙帶關係,在儒生正統思維裏早就有了一席之地的。
而“三從四德”倫理重鎖下女性的命運呢?!
讀到這一回最令現代人內心感到沉重的不是這些未來割據一方的王公臣子們,而是一個著墨無幾,曾經舍身除奸的小女子的命運!當呂布炫耀地把妻妾引見給劉備時,有幾個讀者心裏不會頓生疑竇:呂布心愛的貂嬋這時究竟是妻還是妾?可惜這一回裏根本就沒有提及。
以呂布的個性,如果貂嬋確有其人的話一定會被他納為正室。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什麽人?不是也可以當得皇後嗎。貂嬋是虛構的人物,經不住人們考證。這應該是羅貫中隻能把她寫成是妾的一個原因。會不會有其它原因呢?這畢竟是冒死除掉董卓的一代女傑呀。可惜的是,她的使命完成了,命運也就變得不重要了。孔孟之道“三從四德”的束縛之下,舊女子在儒生的眼裏是什麽呢,況且是失身於董卓這種暴戾之輩的女子?所以呂布可以炫耀他的美妻美妾,而羅貫中則刻意要隱去這些女子的姓名。公平嗎?這種事情出現在元末就尤其令人心痛。
元朝時期,漢人十戶一把菜刀,用時要跪在蒙古兵腳下討;漢人婚娶要請管他們的蒙古兵享受洞房第一夜。多少漢人女子受過非人的蹂躪?而“三從四德”這塊遮羞布,卻始終無法讓儒生們睜眼麵對現實。既使如“三國演義”這種描述漢末三國鼎立的曆史小說,也要套上儒家正統的倫理道德,對曹操一統中原的功業始終不能正確平價。那麽政治經濟都遠為發達的宋朝究竟又為什麽陷於他人之手呢?
曹操的成功有他恰逢漢獻帝召喚的巧合,也與他個人立誌結束戰亂,統一華夏的苦心經營密不可分。今天正確客觀地評價曹操的政治行為和“三國演義”全書的創作,仍然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