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言世

小說,詩歌,散文,文學評論,菜譜,還有雜耍
個人資料
by心言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武夫恃強勇,謀士相機宜【三國演義】評五

(2005-10-20 23:08:30) 下一個
武夫恃強勇,謀士相機宜【三國演義】評五


心言

  
  
  曆史上每個封建朝代的末年,都有既得利益者形成的勢力集團,既對不堪壓迫的農民義軍瘋狂鎮壓以維護其利益,又互相傾壓從而形成對亂局的推波助瀾。越往前看,這些利益集團的頭目越有明顯的世襲特征,其中具備文韜武略者聊聊無幾,卻足以擾亂局勢,而最終被脫穎而出的新興力量擊潰時,就隨同他們賴以寄生的朝廷煙消雲散了。西漢建立前的項羽是這樣,東漢末年時的袁紹也是這樣。他們何德何能得以成大事呢?假如袁紹能夠打敗董卓,以其行事規律也不過是另外一個董卓式的暴戾權臣,哪有半點挽社稷於將傾的本領?既使經過的辛亥革命直到現在,海內外官員子弟們又有多少張張搖搖欺世盜名,對普通人沒有半點尊重。曾幾何時,“三代才出一個貴族”這句已經被革了命的俗語,又在時下最為流行。而與幾千年的曆史恰好巧合,總結得出這句俗語的是文人,現在炒作這句俗語的也是文人,那些寄生在權勢上助紂為虐的文人們!
  
  袁紹身為十八路諸侯之首,沒來得及打董卓就推動了一場內部的殘殺。為得到玉璽先趕走孫堅,在劉表與孫堅間埋下怨恨以後即強行霸占了冀州,接著引發與公孫瓚的冀州爭奪戰。而謀劃出這一係列無信無義之舉的,當然是其身邊的文人謀士。好個“四世三公”的世家弟子,居然輕易枉負了眾人期望,率先幹起了爭權奪利的勾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失去眾人心,何以成大業。公孫瓚比袁紹毫無二致。二家戰事正酣,倒是董卓乘機冊封,一場征討董卓的戰役,就這樣以對董伏首稱臣而化解於無形。多麽大的諷刺!這才是舊勢力那些“三代貴族們”的本性。
  
  “三國演義”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對袁紹的這種轉變刻畫得既透徹又自然:
  
  “且說袁紹屯兵河內,缺少糧草。冀州牧韓馥,遣人送糧以資軍用。謀士逢紀說紹曰: ‘大丈夫縱橫天下,何待人送糧為食!冀州乃錢糧廣盛之地,將軍何不取之?’紹曰:‘未有良策。’紀曰:‘可暗使人馳書與公孫瓚,令進兵取冀州,約以夾攻,瓚必興兵。韓馥無謀之輩,必請將軍領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似曾相識! 今天的文人謀士行此類無義之計者可見於政壇,也可見於商場。如果決策者是非混淆,隻要一念之差,多少事情不會被攪亂?
  
  於是袁紹和公孫瓚就這樣交上手了,再看二人戰法毫無謀略,亂象叢生。各自賠兵折將,一向講究血統的袁紹又毫無知覺地丟了常山趙子龍。
  
  說書人對趙子龍的出場做了精心安排:
  
  公孫瓚手下四員戰將折了一個,其它三個成鼠竄,危機時刻“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醜,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 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麵重頤,威風凜凜,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再有:“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 心,故特棄彼而投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
  
  可惜對這樣的虎將公孫瓚並不能人盡其才,懷疑不定時放於後軍,才有再戰失嚴綱,而趙子龍在毫無章法的戰場上枉有其勇,這時便要劉關張三兄弟前來救難了。
  
  羅貫中這時寫劉備頗為微妙,著筆多了就顯得劉皇叔也是隨時準備舉事稱王的,不著筆又實在不合情理,便隻一語顯出劉趙的日後君臣緣分:“玄德甚相敬愛,便有不舍之心。”哈哈,這劉皇叔既無意稱王,為何要愛惜公孫瓚帳下一個剛剛投誠的猛將呢?這時日後三國鼎立時的兩位君主都顯露出一個共同處:惜才如命。曹操在關公斬華雄時對劉關張三兄弟嗬護倍致;劉備見到一員猛將也立即欲為己有。可憐見狼子野心畢露的諸侯們,爭鬥起來惡狠無比,豈知有心人已經謀劃籌措了。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玄德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 不忍相離。雲歎曰:‘某曩日誤認公孫瓚為英雄;今觀所為,亦袁紹等輩耳!’玄德曰: ‘公且屈身事之,相見有日。’灑淚而別。
  
  
  古人寫英雄惜英雄一拍既合,現今寫男女一見鍾情幹柴烈火,皆是時代文化使然,鮮有讀者置疑。但是若要深想一步,劉皇叔如此愛惜英雄,想必日後必有所圖。
  
  第七回後半部分孫堅伐劉表就是諸侯全麵開戰了。孫堅空有其勇,卻心地狹小急於報複,忘記審時度勢從長計議,被袁術利用尚無察覺,白白送了性命。
  
  可惜一個剿董十八路諸侯的先鋒,竟然命喪於他人暗算,難怪董卓聞訊大喜:“吾除卻一心腹之患也!”從此有恃無恐,更加暴虐驕橫。對朝內大臣稍有懷疑便濫殺無辜,這才引出王允相機而動,在董卓和呂布間巧施計謀,除去這一凶殘惡毒的權臣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武夫恃強勇,謀士相機宜。沒有謀略的武夫丟掉性命不過是時間問題,狹隘短見的謀士也隻能敗事有餘;而謀士如果隻有一時聰明卻缺少政治方略,既使得到成功的機會也難得把握。隻有謀略在胸,明辨是非,目光長遠,才能有成功的可能。正如曹操日後遇郭嘉,聽其講出“仁義智勇嚴”的馭將之道而倍感知音,劉備遇諸葛亮,聽其論述“鼎足分立”的謀略而深信不疑。這時東漢末代的舊勢力集團絕對沒有這樣的雄才武略,若是有便早不堪圈於其內任受嵌製了。
  
  王允可以抓住呂布與董卓不和的時機除去董卓,卻不諳擒賊擒王的道理對董卓的部下及時安撫避免隱患,以至後來被李傕所殺。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又是羅貫中在三國誌呂董不睦,王允乘虛而入記載的基礎上虛構的,卻寫得活靈活現,也就從此打造出一個留傳至今,家譽戶曉的俠義女子貂嬋。
  
  這貂嬋何等聰明伶俐,把董呂二人玩弄於掌股之上,矛盾愈演愈烈:
  
  “卻說董卓在殿上,回頭不見呂布,心中懷疑,連忙辭了獻帝,登車回府;見布馬係於府 前;問門吏,吏答曰:‘溫侯入後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徑入後堂中,尋覓不見;喚貂 蟬,蟬亦不見。急問侍妾,侍妾曰:‘貂蟬在後園看花。’卓尋入後園,正見呂布和貂蟬在 鳳儀亭下共語,畫戟倚在一邊。卓怒,大喝一聲。布見卓至,大驚,回身便走。卓搶了畫 戟,挺著趕來。呂布走得快,卓肥胖趕不上,擲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趕,布已走 遠。卓趕出園門,一人飛奔前來,與卓胸膛相撞,卓倒於地。
  
  本來一個好色呂布染指董卓奴婢,惟恐事發戰戰兢兢的曆史故事,卻經羅貫中之手寫出個活脫脫的貂嬋。可信嗎?看看今天太平世界裏的商賈權貴們吧,以玩弄女性為來榮炫耀身價的有多少,丟了性命的又何嚐沒有?可惜的是中國女性的命運,幾千來才有了男女平等一個轉機,稍縱就又重新輪回到從前。而今天中國俗不可耐的文人們,又讒媚地適時叫出“三代才出一個貴族”。新中國的人民大眾啊,什麽樣的家庭才能三代都是貴族呀?!這銅臭和女色的後麵,潛伏的究竟是殺機還是輝煌?
  
  
  武夫恃強勇,謀士相機宜。為了我們民族幾千年的文明,也為了今後的生存,同胞啊,你們睜大眼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our site is realy very interesting.
http://www.888.com/new888/home.htm?SR=373968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