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言世

小說,詩歌,散文,文學評論,菜譜,還有雜耍
個人資料
by心言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誰在傷害美國經濟?

(2005-07-13 19:22:31) 下一個
誰在傷害美國經濟?    心言         幾個月前收到電話公司帳單,發現月費突然上漲將近四美元。經查詢知是長途電話服務費,我要求取消。結果直到這個周末才發現,原來連長途電話服務都一同被取消掉了。      上個月使用AMERICAN EXPRESS花費偏高,恰好付帳時對方晚收到一天,被罰。打電話解釋要求免去罰款,AMERICAN EXPRESS顧客服務員爽快答應,但接到本月帳單才發現不僅上月罰款沒有免掉,本月又追加十幾元。再查問恰遇一態度十分蠻橫的女士,大嚷AMERICAN EXPRESS從三月份就已經修改有關條款,付款遲到者可以免去當月罰款,但不能免去後來月份的追加部分。我解釋上月罰款事實上並沒有被免去,這位女士便不耐煩了,根本不聽,一味重複AMERICAN EXPRESS已經修改了條款,若不滿意我可以取消信用卡。我問她是否知道美國多少信用卡公司,人們沒有必要一定要使用AMERICAN EXPRESS。她不耐煩地回答我現在就可以取消,然後就關掉電話。      另外,這裏還有公司總部發過來的通知,要求今後租車務必在還車時把加油收據呈給對方,否則盡管已經加滿油箱也至少要付六美元的汽油費,目前美國大部分租車公司都這樣做。      一段時間這樣過來,隱約覺得美國的商業經營方式變了。幾年前加州幹旱導致蔬菜價格大幅上漲,後來便始終保持在這個價位上。現在類似的隱形盤剝消費者的事情已經遠不止是超市,比如AMERICAN EXPRESS,如果收到付款隻一天就這樣連續罰款幾個月的話,其實際年利率就是百分之幾千!問題是,消費者會同意他們這些做法嗎?      為什麽服務性行業一窩蜂做起侵犯消費者利益的事情了?難道真是經濟不景氣,非這樣做無法保持其利潤上漲幅度?更有製造業一窩蜂移向海外,很快就將造成技術熟練工人無法維生,進而無人從事技術加工。難道這些都是為了達到短期贏利目標嗎?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百分之五的失業率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映的不過是健康經濟而已。真正令人擔心的是整個經濟運行單純以華爾街期待的贏利報告為主,為長遠健康的經濟發展埋下很多危機。2000年的股市是華爾街一手炒熱的,目前製造業外移,服務業暗地侵犯消費者利益也都與華爾街不無幹係。美國經濟在2000年的股市高潮過去就真的萎靡不振嗎?這首先要看具體受到衝擊的是什麽產業,原因在哪裏,整個經濟層以及具體各產業的優勢,生命力究竟是什麽。縱觀經濟總體,目前除石油公司利用油價上漲獲取暴利以外,其它行業均不容樂觀,而罪魁禍首卻是2000年時的電訊業,一個當時閃爍產業前景的誘人火花,而又不能立刻為其它產業創造價值的暫時現象。那麽究竟2000年的股市高峰是否給美國帶來好處呢?2001年“財富”有一篇文章介紹,前蘇聯解體時從東歐流入美國的現金共計六千多億美元,單前蘇聯就流入四千多億,這還不包括後來俄羅斯金融危機時世界銀行援助的兩百多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被侵吞後流回美國。顯然,沒有其它國家大量現金流入,當時股市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被炒到那個升幅。而這些現金究竟是大部分滯留下來還是被適時抽回,答案不言而喻。也就是說,經濟好與壞的標準,都不是作為經濟實體的經營者們自己可以衡量解釋的,操作權在華爾街的財團和政客手裏罷了;而且無論經濟朝哪個方向發展,一般中產階級隻能被這些利益集團剝削。      這裏順便提一下媒介狂炒的美中貿易逆差和人民幣升值。首先,美中貿易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美國公司在中國生產後返銷回來的,這一部分究竟是否應該計算在貿易逆差當中是有爭議的。第二,目前中國黑市美元兌人民幣的比價是一比十。中國才和平發展了幾年?與西方國家相比綜合國力究竟在哪個層次上?這種涉及國家利益的大事人家的政客媒介炒還不夠,海內外中文媒體也盲目追風,中文媒體的記者和各種所謂專家,撰稿人們的知識和洞察力難道都是茅坑裏培養的嗎?      如果一味任憑AMERICAN EXPRESS這樣無理盤剝消費者行為發展下去會怎樣呢?業界由來已久的商業信譽將被完全破壞,所有服務性質的行業都會受到懷疑,進而誘發消費者對所有產業的信任危機。      如果一味任憑石油公司趁火打劫會怎樣呢?不僅人們日常生活費用和其它行業成本驟然巨增,這些石油公司勢必竭力阻礙新型能源技術的開發利用,從而加速石油耗竭速度,進而影響世界和平。      如果一味任憑製造業外移會怎樣呢?不僅這些行業的所在國將會出現技術熟練工人改行消失,其唯利是圖心理必將給移往國造成巨大的環境傷害和資源消耗,最終加劇各國各民族間的懷疑和矛盾。      還有尚未涉及的美國醫療保險行業。如果這個行業也用華爾街的贏利增長幅度來判別業績,那麽其它行業無論再煞費苦心,永遠都不會填滿跟在他們身後的這個欲壑。      而上麵提及的這一切現象,獲利者不過是屈屈幾個人。難道世界的未來格局,就應該操縱在幾個財團,幾個政客手裏嗎?      歸根結底,美國經濟的整體運行遠比華爾街和媒體描繪得要好要健全,危機潛伏在一味迎合這種炒作的商業行為當中。畢竟,和平時代的經濟發展是帶有濃厚的智力遊戲色彩的,如果國家行政當局的決策人涉及到太多利益衝突,長期發展帶來的思維習慣又得不到檢討反思的話,潛伏的危機就有可能暴發出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