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7)
2021 (129)
2022 (120)
今天太太原本打算約她三姐出來玩的,沒想到電話打過去,三姐說,姐夫前幾天出車禍了,她正忙著照顧呢。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我太太的姐夫年過七十,平時身體還不錯,每天騎助動車去健身房鍛煉。那天在回來路上,在十字路口,遇到黃燈即將變紅燈,他為了安全起見,立刻刹車,可沒想到,後麵一輛轎車卻因車速過快,沒刹住車,司機估計是想搶個黃燈,衝過去的,沒想到碰到了前麵急刹車的助動車,他人直接從助動車上飛了出去,頭著地,還好是戴了頭盔,但也摔了個鼻青臉腫。
後麵那位司機倒也十分爽氣,趕緊上來扶他起來,說對不起,我負全責,我有保險,送你去醫院檢查一下吧,看看有沒有傷著。雙方沒有吵架、沒有爭執,充分提現出如今上海人的良好素質。
但姐夫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打110報了警,交警來了,認定了事故責任(當然是後麵司機全責),讓姐夫去醫院檢查,所有費用支出由保險公司買單(包括摔壞的眼鏡)。
姐夫自己走到附近的華東醫院急診室,經過拍片檢查,雖無大礙,但鼻梁骨卻有三處骨折了,鑒於他的年紀,醫生不建議去做整容手術(因為畢竟70多歲了).隻是破了相,幾天來,也是吃足了疼痛的苦頭,隻能自認倒黴。
我太太馬上去三姐家,慰問了姐夫,祝他早日康複。
所以,在國內,出門騎車上街,得隨時注意各種風險,哪怕是不騎車,隻是在上街沿(人行道)上行走,同樣也會潛伏著風險,到處是煙味不說(馬路上,流動吸煙者比比皆是),光是那些永遠都是來去匆匆的快遞小哥,在人行道上橫衝直撞,就足以讓老年人膽戰心驚。
===========
+1, 說得太對了。流動吸煙者毫無顧忌,到處是煙味,我下飛機在機場就聞到,到處都是煙味,在大商場裏電影院外廣播裏播報這兒是無香煙環境,而空氣中卻有明顯的煙味。
我對朋友說,上海最讓我失望的是到處是煙味,實在吃不消,在美國各州按規定都規定離開建築多少距離才可以吸煙,大家都自覺遵守。
===============
70歲就不要騎助動車了,人的應急反應都不行了。這次是不幸中萬幸,叫警察是對的,否則沒有記錄,以後要打官司就說不清了。
我這次回上海,本來也想去健身房運動,讓我姐姐打聽,2周要299元,太貴了,就算了。
15年前在上海親眼見到:人行道上正常行走的女士因後麵飛奔的電動車擦身而過自轉180度,驚訝的是撞人者和被撞者均若無其事,仿佛我是個好事者。。。
也是自今再未踏入強國半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