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約來到位於南車站路的上海某律師事務所,簽署了股東索賠,集體訴訟委托合同。
這是咋回事呢?那還得從三個月前說起。
今年夏天,一次偶然機會,我在微信瀏覽中,看到一條信息,有個代理集體訴訟的廣告說,鑒於在上海A股上市的公司東方集團(600811)於 2024 年 6 月 22 日披露,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所有符合條件的股東(在一定時間段買入,然後拋出或持有遭受的虧損),可以依法通過法院起訴,向該公司索賠,因此這個律所公開征集,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以委托他們發起集體訴訟。
其實這個股票是我投資 A 股中為數不多的虧損股,也許是作為曾經幹過律師這個行當的我,盡管身在海外,仍對訴訟有點興趣,於是我與該律所取得了聯係。
一位劉律師在仔細審核了我的股票買賣記錄後(需要證券公司提供原始交易流水證明),認為我符合索賠條件,並且約定,等我回國後就去他們所,辦理委托合同。
後來我又從他們那獲悉,另一個上市公司上實發展(600748),也因為多年年報涉嫌造假,被證監會立案處罰,符合條件的股東,同樣可以參與集體訴訟索賠,也是巧了,我也持有該股,同樣因為虧損可以索賠。
順水推舟,我就幹脆兩案一起辦了。
下午來到律師事務所,熟悉的環境,隻是角色倒了過來,今天我成了當事人:),我與劉律師交談一番,就搞清了訴訟程序的來龍去脈。
她給我出示了好幾個投資者訴訟成功,獲得上市公司賠償的案例,我非常認可他們的工作。
她說:考慮到投資者的顧慮和訴訟成本,他們律所采取的是風險代理(即當事人無需預先支付律師費),我說:具體不用詳細介紹了,俺也曾經是同行:),最後,圖窮匕首見,律師費是按照法院判決的賠付金額三七開(30%付律師費,70%歸當事人)。
我笑著全盤接受,接下來簽字畫押,複印證件,兩個委托合同就完成了。
回到家,太太嘲笑我說:儂胃口蠻好的,嘎忙還去搞迭種事體:),是啊,相較於我投資國內股市的盈利而言,這兩個股票的虧損額,幾乎微不足道,但是,正如電視劇《無所畏懼2》中,律師羅英子對被騙的宋阿姨說的,如果每個受騙上當的人,都不去通過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那騙子就可以繼續逍遙法外,禍害他人。
中國股市之所以一直在三千多點兜圈子,原因之一,就是上市公司違規造假的成本太低,大批股民被割了韭菜,卻忍氣吞聲。如今法律明確了上市公司必須為他們的違法行為,承擔賠償責任,我們就應該積極參加到維權的法律訴訟中去,權當是為中國證券市場的規範化,做點貢獻吧!
一轉眼,四個多月過去了,目前兩個案子法院已立案,正在審理中,根據這兩個公司的公告,其各項經營活動和業務也還在正常開展(這就為將來執行法院判決,創造了條件,如果真倒閉了,也許我們原告就會陷入贏了官司,法院無法執行的窘境)。
送麻油那篇想起2016年我帶回兩大桶橄欖油還不受待見。現在我們這邊物價高,我不會再送國內人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