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pika

旅居美國的所見所聞所感
個人資料
laopika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美私人投資環境比較

(2021-01-19 15:43:08) 下一個

      前幾天寫了中美消費環境之比較,今天再補充一點私人投資方麵的比較。

     中國人勤儉節約、注重儲蓄以防不測是世界聞名的。2018年中國居民儲蓄率為36.8%,世界平均儲蓄率21.5%,美國經濟分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底,美國居民儲蓄率為7.6%。也就是說,2018年中國居民儲蓄率竟然是美國居民儲蓄率的5倍左右,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近幾年來,國內物價漲幅居高不下,請看下圖:

 

      而國內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才百分之二左右,由此坊間有句名言: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一定要跑過CPI。要克服通貨膨脹,保證省吃儉用積累下來的財富保值增值,百姓開始存款搬家,去投資以求更高的回報。國內私人投資渠道除了辦企業外,通常隻有以下三個:一個是房子;一個是股票;還有一個就是能夠剛性兌付的金融產品。

  1. 中國的房價在過去十幾年已經漲了N倍,如果在多年前傾其所有購買房產,如今都賺的盆滿缽滿了。但是近幾年國家設置了路障,房住不炒,五花八門的限購政策使人不得不止步。但最近一段時間,上海和杭州等大城市樓市突然又出現了暴漲局麵,我覺得這與美國的貨幣寬鬆政策導致房價上漲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兩國的房價對比高低懸殊。從曆史上房地產泡沫的破滅看,若未來金融大環境收緊,勢必改變房價的走勢,顛覆永遠上漲的邏輯,對整個房地產業的發展也將是致命的。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百姓大部分財富都在房子身上,一旦泡沫破裂,將不是簡單的灰犀牛問題,而是會引發一場真正的金融海嘯和最慘烈的財富屠殺。    

     由此就資金安全性而言,除了自住即剛性需求外,國內大部分投資者應該和房地產投資(炒房)說再見了。

2、中國A股市場在2007年10月16日達到6124點後,經曆了多次股災,目前仍然在3500點半山腰上,而同期道瓊斯指數已經從14279上漲到目前的3萬1千點。

     在國內證券市場發生的曆次股災中,散戶被一次次割韭菜,以至於哀歎:股市隻是一個一人嬴兩人平七人輸的賭場,連吳敬璉老先生都出來說中國股市連賭場都不如,賭場還不能看你的底牌,而A股裏麵散戶由於信息不對稱,焉能不輸錢。所以十幾年來許多散戶折戟沉沙,無奈退出股票市場。直到2020年,由於市場貨幣大量增加(M2出現兩位數增長),中國股市迎來一波強有力的上漲行情,散戶才大規模進場獲利(A股投資者人均盈利10.5萬元),但仍然有48.1%的股民年內是虧錢的,其中31.4%的股民虧損在20%以上。  

      除了房、股以外,國內百姓投資尋求保值增值的另外一個途徑就是五花八門的基金、理財產品和P2P產品。而正是這些良莠不齊的產品使得百姓防不勝防。許多投融資公司打著為百姓謀求高回報的幌子,大肆竊取不義之財。尤其是前幾年風靡一時的P2P公司,通過互聯網金融吸引了一大批敢於吃螃蟹的投資者,他們承諾回報率遠高於銀行存款,開始也能夠履約兌現,但後續資金鏈斷裂就讓投資者血本無歸,這些老板有的是被迫破產,而有的則屬於惡意欺詐,此類案件屢見不鮮,四處暴雷。而投資者一旦中招則隻能一哭二鬧三上吊,到處上訪,請求政府出麵解決,以至於出現“金融難民”之稱。而警方破案後通常隻能根據封存和追回的資金按比例歸還給投資者。這絕不是個別現象,因為我周圍就有好幾個被騙上當的,有的朋友在投資前來向我谘詢可不可以投錢進去,每年10%以上的收益啊!我說你看中了人家的高收益,可人家看中的是你本錢哦。接受我意見沒買的朋友事後都慶幸,而自以為沒問題的人事後隻能欲哭無淚了。直到銀保監會郭樹清主席向投資者喊話:承諾6%以上保底收入的金融產品,都是金融詐騙,老百姓才恍然大悟,已經來不及了。

           綜上所述,在國內若想做些私人投資,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去獲得適當的收益。

          相較而言,盡管以前也聽說過美國發生過龐氏騙局,但總體而言,由於法律相對健全和成熟,百姓的私人投資似乎安全性略高點。  

         就房子來說,雖然今年普遍上漲,但由於房產持有環節成本較高,需要每年繳納地產稅,所以靠專業炒房獲利的人士並不多,大部分地區的房地產泡沫也許不大。

        至於股市和各類基金投資方麵,盡管三大指數迭創新高,但由於政府紓困投入天量資金,貨幣無限量化寬鬆政策推波助瀾,各路資金持續蜂擁而入,後市恐怕還會孕育著獲利機會。

        我來美時間不長,但經過自己在美國嚐試投資股票和基金市場的實踐,小有獲利,摸索出了一些小規律,同時也有一些小困惑。

       例如國內證券公司交易的傭金過去是千分之一,後來降到萬分之三,目前甚至降到萬分之一點五。可是美國的證券公司買賣股票是零傭金(SCHWAB),實在不清楚,他們不收傭金如何盈利呢?同樣購買基金方麵,國內購買新成立的基金一般要收取1.5%的手續費,而美國通過證券公司購買基金也似乎沒有傭金,確實無法理解。有人告訴我說,證券公司不靠傭金而是靠出售客戶的信息賺錢,我還是將信將疑。

        如果有來訪的內行能夠為我解疑答惑則感謝不盡了。

       祝各位周末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4)
評論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迷霧' 的評論 : 你是行家,我一直沒注意,剛才去查了一下,還真是在7月賣股票時收的傭金,但是僅僅收微乎其微的萬分之一都不到。謝謝指點,現在徹底搞清楚了。
迷霧 回複 悄悄話 Schwab買的時候不收傭金,賣的時候就收了,看樣子你還沒賣過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有道理,許多掉坑裏的就是太貪心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1. 隻要別貪心。 Schwab 主要是資金管理公司, 弱化了“掮客”功能, 把交易費“隱藏”了。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uyg719' 的評論 : 這個TD固定的也是個好辦法,這樣透明度更高。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是的,但高低差很多,比如我去年買的有最高回報達到了10%,但也有的才1%,不同銀行都不一樣,但還沒有出現虧損的:),所以謹慎地選擇銀行和產品很重要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中之城' 的評論 : 是的,必須慎之又慎
wuyg719 回複 悄悄話 這邊也收手續費, 隻是它是固定的, 比如我在TD交易股票, 每次十加元, 感覺比百分比更合理, 因為不管你交易多少,成本都是固定的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國內有些理財產品賺錢的。
心中之城 回複 悄悄話 國內有太多的理財產品,沒有金融知識的真的不能輕易去冒險嚐試。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同意競爭是一個因素,國內傭金不斷下降完全就是靠競爭,因為政府股民同時在幾個證券公司開戶買賣股票,所以如果你不降客戶就跑光光了。你說的第二個因素那就是靠高科技了,相當於薄利多銷吧,我們客戶感受不到。謝謝指點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威伯' 的評論 : 我買了基金,比如MGGPX,化了五千刀,當天交割下來的份額乘以淨值還是五千刀,所以我以為他們沒有傭金,也許菲兒說得對,到年底一起收管理費吧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oBucks!' 的評論 : 曾經當過韭菜不等於一直當韭菜,散戶也在進步的。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證券交易現在剛剛開始零費用,原因有兩個,第一個肯定是競爭,第二個是,都是通過MARKETING MAKER盈利,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不到一秒的時間差,通過私人賬戶和交易的極小的時間價,賺取差價。
威伯 回複 悄悄話 “明白了,謝謝指點,一年收一次管理費也是合理的,否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你可能誤解了。買基金可能收管理費,有時還有load,但你的股票帳戶不用付管理費。所以,如果你隻買股票,比如蘋果AAPL,你不用付傭金,也不用付管理費。這些股票公司(eBay,Schwab)可以從股票交易價格中,賺取你我看不到的細微差價,靠量大而取勝。話題太複雜,隻能點到為止 :-)股票公司不會吃虧的,隻是比20年前少賺不少傭金。happy trading!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aopika' 的評論 :

那為什麽還繼續購買國內的股票?讓人割韭菜?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僅供參考哦,我身邊有血的教訓,隻是涉及人家個人隱私,所以博文就不談具體例子了。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ssci' 的評論 : 是的,而且法製不健全,容易被騙子鑽空子。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oBucks!' 的評論 : 現在大陸人已經可以自由買賣美國股票了,隻是通過QDII基金間接買賣,而且隻能以人民幣結算,就是即使賺了也隻能拿人民幣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明白了,謝謝指點,一年收一次管理費也是合理的,否則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了:)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理財指導,給我家人考過去看看,謝謝你!
pssci 回複 悄悄話 國內的騙子太多了,都想不勞而獲
GoBucks! 回複 悄悄話 能否想到大陸人能夠自由購買美國股票的時候?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係列中美對比分析好文,我原來也寫過P2P 。Schwab 不收股票交易費,但57 % 的的收入是從“net interest margin“來的,也就是說schwab通過用戶存入的現金得到的與給予客戶的利息差值來的。 股票基金通常不收手續費(sales loads),但每年都收管理費用(management fees)。 你所說的中國金融公司的收費製度與美國多年前的情況是一樣的,但現在美國公司做得巧妙了一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