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20 (7)
2021 (315)
2022 (277)
2023 (137)
2024 (239)
2025 (43)
回複 'LinMu' 的評論 : 謝謝木木來讀,讀詩寫詩愉快,...
欣賞綠綠好詩,很獨特的分行
回複 'LinMu' 的評論 : 謝謝木木,跟你同題很榮幸:)...
讚綠綠好和,有畫麵感,很好的攝影師
回複 '寒芯' 的評論 : 謝謝寒芯老師精彩用心的賞評:)...
哈哈,俺哪有這水平?這是詠菊名句"...何曾吹落北風中...
回複 '寒芯' 的評論 : 寧可枝頭抱香死。 哇,金句!有...
寧可枝頭抱香死?有深意!
Just a second thought: If this poem was written fo...
小西好,謝謝來讀,周末愉快:)
懸崖 / 峭 而絕 深 而邃 懸 而又懸 跳 下 去
把身體和馬留在崖上
1. 形式上的層次感與動態感
詩行的排布仿佛視覺化的“懸崖”:
? 逐層下沉的短句,製造了文字上的“高度”和“深度”,仿佛引導讀者一步步走向崖邊,感受到峭壁的陡峭與不安。
? “跳 / 下 / 去”用單字斷句,極具動作感和衝擊力,讓讀者的視覺與心理體驗同步進入詩中的動作。
2. 語言簡練,意象強烈
? 詞語如“峭”、“絕”、“深”、“邃”接連出現,營造出一個深不可測的懸崖意象,同時語言節奏冷峻而有力量,給人一種逼近極限的緊張感。
? “懸 / 而又懸”將動靜結合,既有地理的描述,也有心理的象征,似乎暗示一種內心的猶疑與反複。
3. 哲學隱喻與內在張力
懸崖在這首詩中不僅是地理意象,也似乎是人生、思維或情感中的某種極限或困境。最後一行“把身體和馬留在崖上”令人遐想:
? 身體象征物質層麵,而馬可能象征行動或意誌。在懸崖之下留下它們,似乎是一種超越肉體與現實限製的精神追求。
? 這動作傳遞的情感或許是放下自我的束縛,或者是一種極端的決絕,但其背後暗含的自由意誌令人震撼。
4. 整體風格評價
這首詩有現代詩的典型特質,簡潔卻富有力量,呈現了極大的開放性,允許讀者從多個角度解讀。從主題上看,詩中的懸崖或許象征極限、邊緣或未知,而“跳下去”的動作則是麵對這些的勇氣與突破。詩的結尾留白很大,耐人尋味。
總結來看,這是一首充滿內在衝突與哲思的短詩,語言與形式的契合度很高,達到了高度凝練與藝術表達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