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翻譯與賞析:瑪麗·奧利弗《雨滿黑水塘》

(2024-07-01 18:12:48) 下一個

雨滿黑水塘
(或譯:黑水塘邊)

作者:瑪麗·奧利弗
翻譯:忒綠

下了一夜的雨
翻滾的雨水在黑水塘安靜下來。
我掬起一捧。喝了
很久。它嚐起來
像石頭、樹葉、火。帶著清涼
落入我的身體,喚醒骨頭。聽到它們
在我體內深處,竊竊私語
哦,就在剛才發生的
那個美麗的東西是什麽?



At Blackwater Pond
by Mary Oliver

At Blackwater Pond the tossed waters have settled
after a night of rain.
I dip my cupped hands. I drink
a long time. It tastes
like stone, leaves, fire. It falls cold
into my body, waking the bones. I hear them
deep inside me, whispering
oh what is that beautiful thing
that just happened?

 

簡要賞析 (忒綠):

一場雨後,詩人來到黑水塘邊,掬一捧雨水,喝了許久。詩人的身體,好像是忽然間,感受到了雨水、石頭、樹木、灰燼的味道,這些大自然的煙火,人間煙火的本源。這種感受讓她驚喜和美好,喚醒了讓歲月麻木的血肉和骨頭。反過來,這種對大自然的入骨的感受,讓她感受到她自己,觸摸到她自己;在這個瞬間,她才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一個有機的生命,一個自然精靈的一份子。哦,找回了自己,大自然幫自己找回了自己!這就是詩人在最後的發問中提到的,那個剛剛發生的美好的東西。

人生短暫,可在這個城市化的社會裏,生活在鋼筋水泥紡織的繭裏,像一個零件固定在機器上,我們在大部分時間裏對大自然是失憶的。到頭來,迷失了自己,忘記了我們的肉體是有溫度的;冷落了我們的不語的靈魂,不知她去了哪裏。

就讓我們跟著詩人瑪麗·奧利弗,去黑水塘,喝一捧雨水吧,喚回那個鮮活的自我。

 

詩人簡介(摘自共享網絡):

瑪麗·奧利弗(Mary Oliver, 1935-2019年1月17日),當今美國詩人,以書寫自然著稱。 

她出生於俄亥俄楓樹嶺。13歲開始寫詩。1952年楓樹嶺高中畢業。1953年前往紐約。並與詩人諾瑪米利認識並與詩人的姐姐成為好朋友。1955年至1956年瑪麗回到俄亥俄州。就讀於俄亥俄州立大學。畢業後再赴紐約。1962年瑪麗前往倫敦,任職於移動影院有限公司和莎士比亞劇場。後奧利弗回到美國,並搬到馬薩諸塞州居住。瑪麗奧利弗沒有一個正式的本科文憑,但她的詩詞研討會卻在各地舉辦並在各大學盛行。1993年她的新詩選榮獲1993ohioana圖書獎。瑪麗奧利弗的詩歌贏得不少獎項,其中包括國家圖書獎,並在1984年獲普利策獎。

奧利弗與自然有著與生俱來的親近感,正是這種親近感成就了她的詩歌。按她自己的說法,孩提時接觸世界的方式建立了一個人成長之後的意義模式。在少女時代,奧利弗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然後,一生的時光,她都在做這件事:寫詩。她始終按照自己的方式感受,寫。對她而言,寫詩不是一種事業,更不是一種職業,它就是生活,是幸福本身。她最喜歡的是散步,行走,體驗。她總是隨身攜帶著筆和本子,當一些零碎的句子出現時,她就記錄下來,用她自己的話說,“我隻是削尖了鉛筆等待著。”

為了使自己專心沉浸在詩歌世界中,她小心翼翼地回避了任何一種有趣的職業,將物質需求降到最低。因為“如果你願意保持好奇心,那麽,你最好不要追求過多的物質享受。這是一種擔當,但也是朝著理想生活的無限提升。”她唯一需要的是“獨處的時光,一個能夠散步、觀察的場所,以及將世界再現於文字的機會。”普林斯頓為她提供了她所需要的隱秘生活,使她得以在一種不受幹擾的情形下寫作。在將近25年的時光中,她隱士一樣地生活,不為人知地寫,很少將作品示人,也很少發表。但是對她而言,她的孤獨並非一種折磨,而是一種全身心的沉浸,是一種快樂。當她贏得1984年的普利策詩歌獎,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之後,她也沒有因此改變自己的孤獨狀態,這使奧利弗成功保持了自己的風格和品性。她沒有受到時尚的幹擾,也拒絕加入任何詩歌圈子。她認為詩歌圈子由眾人組成,加入其中往往意味著要去迎合眾人的口味,尤其要迎合組織者的口味,這必然會損壞一個詩人獨特的個性。同時,她也願意隱身在她自己的作品之中,不僅她的詩歌極少涉及個人生活,即便在新書出版、獲獎之後,接受必要的采訪時,她也避免談及自己的私生活。她認為,作品說明了一切,“當你更多了解作者時,就是對作品的一種傷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