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1966年,她27歲,他76歲,新婚之夜她淚如雨下,後來為他終生不嫁

(2023-01-12 04:03:16) 下一個

有人問她,一個女人,嫁給一個能當她爺爺的男人,你圖的是什麽。

有人問她,一個女人,嫁給一個比你年長四十七歲的男人,你能有幾分真心實意。

有人問她,一個女人,嫁給一個已是耄耋之年的男人,你與他都是瘋狂又自私的賭徒各取所需,怎麽能好得了長久。

胡友鬆承認,在她漫長再也沒有第二段婚姻的人生裏,聽了一輩子的不解和質問。

在史料館旁的小別墅的房間裏,她常伴青燈,研習書畫,而光陰就這麽緩緩流轉了半個世紀。

是的,我與他的開始,始於各取所需,但我卻是愛他的,或許別人不能相信和理解吧。

胡友鬆曾這麽承認過。

1939年,在一代著名影後胡蝶嫁給潘有聲四年後,生下一女,然而這個女兒卻不是潘有聲的血脈,孩子隨胡蝶本姓,取名若梅。

國民影後生下了私生女還帶在身邊,居然也沒有影響她與丈夫潘有聲的感情,這個女兒的生父到底是個什麽來頭,甚至有人懷疑是戴笠。

但隻有胡友鬆知道,她從小就不知道生父是何許人也,到死都沒見過自己生父。

因為胡蝶一直否認也沒有公開,對年幼的胡友鬆說,對外隻能說有媽媽,不能提爸爸。

因為母親的關係,胡友鬆也極力撇清她並不是戴笠的私生女,還說自己已經八歲了,母親才與戴笠認識,第二年才同居。

但有時候真相或許就是離奇曲折,合乎情理的反而不是答案。

胡友鬆與戴笠晚年的留影,那五官眉宇都極其神似,但既然沒有沒有真正的標準答案,胡友鬆的身世謎團隨著時間,便漸漸湮沒了。

胡蝶

畢竟比起母親的生而不養,生父是誰似乎也顯得並不是那麽重要了。

胡友鬆的童年,除了容貌盡得母親饋贈遺傳,她並沒有得到再多的東西了。

從小她便住在酒店房間裏,因為母親是演員明星的關係,母親經常各種拍戲通告應酬,她除了比別的童年孩子更多能穿上一般人都沒有的華服,坐上接送母親的小汽車以外,她根本得不到母親的愛與照顧。

胡友鬆哪怕到了晚年也依舊高傲地展示著她作為大明星的女兒身穿華服,經常坐著小轎車出入,見過許多大人物大場麵,卻始終不肯承認的是,母親並沒有給她一個完整的家,她也從來沒有得到過應有的疼愛與照顧。

她從小便是個缺愛的人,複雜的原生家庭讓她極度渴望被愛,這也種下了她後來轟動一時的婚姻埋下了種子。

她的童年看似綺麗絢爛,實質紙醉金迷,空白孤寂。

在六歲的時候,因為染上了濕疹,醫生建議胡蝶帶女兒去氣候相對幹燥的北平定居,可胡蝶不願意放棄她的演藝事業,無暇照顧胡友鬆。

若梅,以後沈阿姨就是你的媽媽,媽媽工作很忙沒有時間照顧你,你跟沈阿姨去北平住吧。

那是胡友鬆最後一次見到她的母親,她的人生此後隻剩下一個更不愛她的養母。

就這樣,胡蝶將胡友鬆托給軍閥張宗昌的姨太太沈文芝,帶去北京。

胡友鬆曾不止一次想,如果當年她不是患上濕疹,母親能將她一起帶去香港,她會不會就能夠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平平穩穩地念書,然後找一個相知相愛的普通人相戀結婚,過完美好平靜的一生?

可惜,這個世間沒有如果。

中學的時候,她改名友鬆,美麗且品學兼優,但時代的不容顯然將這株花兒磨礪成了一棵沉默生根的鬆樹,因為過往的出身,她被學校撤下入團的名單,兩次自由追求的戀愛最後都無果而終,分手結束。

得知女兒悲慘的境遇後的胡蝶曾想要接回女兒,可無奈養母獅子大開口,胡蝶無力支付巨額撫養費,隻能給了一箱首飾給沈文芝,讓她確保給胡友鬆能上大學。

可這一箱首飾很快就給曾是姨太太大手大腳慣了的養母揮霍殆盡。

沉浸在學業與愛情,事業也似乎一眼看不到未來希望的痛苦之中的胡友鬆,沒想過她的人生有一天還會有神奇的轉折。

1965年,那時候的胡友鬆被下放到通縣醫療隊勞動,第一次在廣播裏聽到了一個當時幾乎所有男女老少,國家重要的領導都去了接待的一個人,李宗仁。

而更想不到的是,她會後來成為這個人的第三任太太。

當年在周恩來總理的主持下,將軍李宗仁從美國回歸到中國,然而回國沒多久,李宗仁的夫人郭德潔就因為乳腺癌病逝了。

年邁孤寂的李宗仁想要有個人陪伴餘生,於是他的秘書程思遠開始給他物色。

程思遠心知,已近暮年的李宗仁不過是需要個人陪伴照顧罷了,所以當他一提起此事,程思遠的朋友,曾給胡蝶劇本翻譯改編的翻譯家張成仁便想到了影後胡蝶的女兒。

她剛好又是在醫院醫療隊工作。當醫院的領導說給她調一個沒那麽苦累的工作時,當她坐上已經多年沒坐過久違的去往李宅的私家小轎車時,她如同做夢一般,她甚至都沒有聽清程思遠與張成仁想要她來的目的。

胡友鬆還以為看上她的是張成仁,直到走過一道又一道門,穿過庭院的長廊,見到那位已經白發蒼蒼的男人時,她才回過神來,這位便是她曾經聽過的大人物李宗仁。

完全繼承了影後胡蝶的美貌的胡友鬆,在午後的陽光下笑起來,容貌絕美,若穿上美麗的婚紗,絕對是像仙女下凡一樣動人心魄,曾叱吒風雲的暮年將軍第一次見到傳說中影後胡蝶的女兒,便覺驚為天人。

那位年近八十的男人問她,是否願意與他結婚。

那一刻,胡友鬆心情複雜,她心知這樁婚姻意味著什麽。

他已經那麽大歲數,還說什麽愛情不愛情,我要是嫁過去了,我便是聲名赫赫,地位顯貴的夫人,昭君文成不過也如此,我沒想過以後,我不過是重複她們的影子罷了。

胡友鬆對這門婚事毫不掩飾地承認過,家不成家,工作待遇很低,嫁入將軍府就是為了改善自己的命運和際遇的。

隻是沒想過,日後的相處,有了愛情的結果。

1966年,已經七十六歲的李宗仁在李宗仁公館迎娶了隻有二十七歲的胡友鬆。

新婚之夜,胡友鬆不可抑製地失控,將自己關在樓上臥房,眼淚止不住地落下。

一個能當她爺爺的男人成為她的丈夫,他們之間還能有多長久。

這注定是一樁連自己都騙不過去的婚姻,更別說世人的目光和指指點點。

不到三十歲的胡友鬆變得敏感顧忌,經常靠吃藥才能入睡。

但幸運的是,李宗仁對胡友鬆卻十分寵愛。

不同於年輕男女純純的幹柴烈火,李宗仁對胡友鬆的寵溺,有著似乎對青春年少的追憶縱容,有著男人對女人的愛護憐惜,他像丈夫,卻更像父親一般細膩著照顧著她。

敏感衰弱的胡友鬆吃多了藥,一次肚子不適,需要吃四兩南瓜子,這麽多的量還得一顆顆剝開,賭氣之下,胡友鬆直接躺了回去睡覺。

疼得迷迷糊糊醒來時的胡友鬆才發現,那個男人已經細心地一顆顆瓜子仁剝好了,還替她蓋好了被子,放了一杯熱水給她。

那一刻,胡友鬆卸下了所有的敏感和顧忌,她第一次感覺到在家被人這麽細心照顧著的感覺真好。

她下定決心要與他好好過。

然而這樣溫馨的時光並沒有持續多久。

1969年,七十八歲的李宗仁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那個在她前半生的孤苦悲涼裏,唯一願意真心愛她護她的男人離開了,獨留她還在這個複雜的世道裏殘喘。

沒有了李宗仁的庇護,胡友鬆的境遇變得困苦。

她被趕出了李宗仁公館,將他的遺產上繳國庫。

雖然時光短暫,但這個曾真心給過她愛和溫暖的男人,胡友鬆用餘生的時間來懷念他。

她把李宗仁遺留的物品後續捐贈給了台兒莊史料館、中國曆史檔案館,住進了史料館旁的小別墅,國家邀請她擔任李宗仁史料館的名譽館長。

2008年,胡友鬆病逝,享年六十九歲。

胡友鬆終其一生,沒有留下子女,她的一生都在尋找她從小就缺失的愛。

母親胡蝶死後幾年,胡友鬆才知道消息。

我們不知道那位母親是否還想起過她那身處遠方,孤苦無依的女兒。

對於胡友鬆婚姻的選擇,或許很多人有很多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她是一個並不甘於自己命運的女子,隻是改變命運的方式不同的人各有不同而已。

你問她後悔嗎,想必她是有後悔的。

後悔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與李宗仁在一起的前期沒有好好珍惜。

後悔她思念母親,卻沒想過去尋求母親。

或許,她就不需要如此極端地選擇這門婚姻,改變命運吧。

但胡友鬆也是幸運的,她尋尋覓覓的愛,她始終得到過,雖短暫,但卻美好值得一生去懷念珍藏。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