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梨泰院慘劇,凶手找到了

(2022-11-05 05:30:21) 下一個

近期全球焦點,無疑是韓國梨泰院踩踏事故。

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156人。

事發後遇難者遺體遍地,場麵慘烈。

繁華街區,上百條人命頃刻隕落。

上百個家庭,陷入我們難以想象的悲痛之中。

麵對如此悲劇,人們自然要求追責

醉酒推搡者、「見死不救」的商戶、缺失的安保、警力……

眾說紛紜之下,想有定論實為不易。

三十多年前,同樣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球的踩踏事件。

英國希爾斯堡慘案,造成近300人死傷。

受害者家庭對此問責之路長達三十餘年。

由此改編的高分英劇《安妮》正是聚焦這一過程。

或許,我們可以借此嚐試追問一個問題:

到底,誰該為此負責——

《安妮》

Anne

1989年,英格蘭足總杯半決賽開賽在即。

兩支知名球隊的對壘,掀起了球迷們的空前熱情。

幾萬張門票瞬間售罄。

安妮十五歲的兒子凱文也躍躍欲試。

好說歹說,才終於如願。

安妮不曾預料,一次點頭,悔恨終身。

球賽開場不久,就傳來令人揪心的消息。

球場看台人群擁堵,出現踩踏

凱文音信全無。

眼看與凱文同行的朋友都回了家。

安妮心急如焚,到處詢問。

但讓人心碎的是。

安妮再見到凱文,卻是在踩踏遇難者的指認牆上。

而更讓人深感沉痛的是。

因為一場球賽喪命的,不止凱文一人。

傷亡人數,遠遠超出想象。

在大眾認知中,踩踏事故屬於不可控的意外。

也正因如此,才讓生者倍感無助。

可細究起來,所謂的意外真的是隻是意外嗎?

即便是熱度極高的比賽,也是憑票進場。

為何突然有額外的大量人群湧入?

英國警方發言人稱,是因場外的無票球迷騷動不止。

許多人借酒勁強行闖入球場。

事後還不聽警察指令,甚至故意挑釁。

越壓製越猖狂,才最終釀成慘劇。

但很快,這一說法就被打臉。

球場負責人證實,場外大門是在警方授意下打開

想要強行闖入,並沒有那麽容易。

說法一天一變,責任來回推諉。

安妮心力交瘁,精神萎靡。

畢竟再冠冕堂皇的借口也不能讓凱文複生。

可就在安妮沉迷傷痛之時,一份無意的證詞卻讓她重燃起了鬥誌。

現場照片奇跡般拍到了凱文被救時的場景。

這足以證明,凱文並非因踩踏當場致命。

照片中施救的警察,也證實了這一點。

緊接著,多名目擊者也向安妮證實,在球場慘劇後,凱文仍有明顯生命體征

更有媒體挖掘出,事發時球場外就有救護車

而警方判定的死亡時間,也與目擊者證詞有很大出入。

甚至有視頻為證,在救護車經過凱文時,人都還活著。

一條本可以活下來的生命,硬生生地被人為虛擲。

但重重疑點,連同97位遇難者的生命一道被忽視。

希爾斯堡球場事故最終被定性成集體意外傷亡

沒有人需要為此負責。

到底何以至此?

安妮懷揣著巨大而沉重的疑問。

開啟了三十餘年的問責之路。

於公。

追責意味著推翻原判重審。

這無異於在對整個英國司法體係下戰書。

於私。

將會有人被送上審判台,承擔起97個家庭的悲痛與怒火。

無論如何,想得到回應都難如登天。

所以追責路上,安妮處處碰壁。

目擊者礙於威壓被迫改換證詞。

驗屍官也借勢將凱文的死因說得板上釘釘。

當場推翻凱文的生還可能。

另有媒體不斷騷擾,引導輿論。

隻為話題,不求真相。

英國政府也用一個又一個調查小組來搪塞安妮。

不添新證,隻是在拖延進度。

許多人覺得受害者家屬們堅持死纏爛打是別有用心。

但其實心死神傷的生者,要的不過是一個公道。

來讓生者有力,讓死者安息。

為此,安妮加入了受害者家庭互助協會。

不斷走訪律師、陪審團成員、慘案幸存者。

隻為搜集任何可能有用的邊角線索,以便申訴再審。

外人看來,安妮似乎已經走火入魔

生活中除了案子再無其他。

為此,女兒搬走,丈夫離開。

罹患癌症,備受疼痛煎熬也毫不動搖。

豆瓣評論中就有人稱其為「史上最猛女主」。

最終,因為安妮與互助會的堅持。

加之多年來為案件奔走積累的線索和聲量,10萬人參與簽署線上請願書。

希爾斯堡球場事故終於在三十多年後再調查。

也證實了這場慘案,絕非意外

原來,球場階梯看台的結構與安全性本身都有重大隱患

卻被長期忽視,正常售票盈利。

警方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過失

冒昧下達行動指令後,卻未按需執行。

甚至事後還為扭轉輿論,轉移火力。

選擇通過媒體捏造對受害者的不實指控

讓亡者在死後仍擔負酗酒、逃票、施暴等罵名。

事實上,因為警力調用不當。

導致應急救援安排也嚴重滯後

凱文與多名受害者明明有生還之機,卻被晾在一邊,直到生命耗盡也沒有得到救治。

驗屍官同樣有意識地玩忽職守

對安妮和互助會提出的死亡時間質疑以及相關證據置若罔聞。

一個又一個的疏漏,冥冥之中讓悲劇成為必然。

而為這些錯誤埋單的,是97個鮮活的生命。

樁樁件件,早已不能用一句「意外」輕巧帶過

就像此次梨泰院踩踏事件中。

看似是不幸的意外,實則有太多值得追問之處。

韓國《中央日報》就報道事發地旁的酒店係違章建築

而發生踩踏的窄道寬度也不符合韓國《建築法》的規定。

更令人細思恐極的是,事發地這一條窄巷並非個例。

梨泰院一條街上14處建築物當中,竟多達6處存在擅自擴建的行為。

長達十年時間裏,沒有被糾正。

可以說是危機四伏。

梨泰院本就位於鬧區,日常人流量已是驚人。

每逢節假日,更是遊客暴增。

韓劇《梨泰院class》中就有萬聖節的場景呈現,喧鬧程度由此可見一般。

按理說,與之相配套的警力部署和安保措施都應有所調整。

事發四天前,梨泰院警局就曾請求支援和交通疏導。

但現實卻是,信息沒有得到回複。

當晚警力嚴重不

從慘劇發生的幾個小時前到事故爆發時,不斷有民眾報警。

可卻未有切實應對。

失去官方管控的商家違章擺放攬客物品阻塞通道,人群也因無人疏導失控。

節日熱鬧的氛圍與震耳欲聾的舞曲掩蓋了呼救與悲哭。

讓本該歡樂的萬聖節徹底染上血色。

諷刺的是,就在今年4月,韓國官方還在強調徹查八年前的世越號事件。

並表示將避免此類公共安全慘劇再次上演。

斯人已逝,追責真的有意義嗎?

又或者,即便追責真的會有結果嗎

這樣的疑問看似消極,其實十分現實。

《安妮》劇中,雖然球場慘案最終再調查,得出了一份足以讓整個英國為之沉默的報告。

但真實曆史中,開庭再審的結果仍不盡如人意。

麵對龐大的整體性疏漏,懲罰到底無法落實到個人。

盡管97名受害者被判定成非法致死。

但仍舊無人對他們的死亡負責。

對於遇難者家屬來說,公道仍舊未明。

安妮能拿來告慰凱文的,隻有自己三十餘年的堅持。

就如電影《生日》中的世越號遇難者家屬。

雖說政府被追責,但事件依舊疑雲重重。

他們隻能用拒絕賠償金的方式,發出無聲的抵抗。

而與這樣無力的結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慘劇後續不斷發酵對所有的人影響。

遇難者所受,遠超想象。

人群湧來呈活埋之勢,劇烈擠壓讓身體像被巨石壓頂,火車撞擊。

窒息讓人在數秒之內就快速失去意識,三至五分鍾就會徹底死亡。

描述凱文創傷性窒息死因的屍檢報告,已讓人不忍細看。

當日與凱文同行的好友,幸得生還。

但也陷入強烈的應激狀態

對安妮講述案發實情的過程中,仿佛在回憶一場噩夢。

不止是軀體上的傷痕,靈魂也會受到重創

經曆救援的警察,按理說早已見慣各類突發事件。

但談及球場慘案,仍會失聲落淚,想忘掉當天的一切。

親曆者多年後再接觸到相關信息。

也無法控製記憶洪水般將自己淹沒,再度陷入恐懼。

被忽視的災後心理創傷,讓幸存者隻是軀體生還,靈魂卻破碎在當場。

球迷柯林最好的朋友因為目睹了當天的慘狀,餘生再難承受著這樣的記憶過活。

經年累月受其折磨,早早因此死去。

就像梨泰院踩踏事件發生後,接受采訪的親曆者全數驚魂未定。

精神一度陷入驚懼絕望。

悲傷過度而崩潰者不在少數。

幸存者因為目睹身邊受難者接連死去的場景,陷入了更嚴重的心理扭曲狀態。

即便是遠在其他城市的民眾,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亦會感到恐懼。

慘劇並非在發生當下就能結束,綿延的傷害力也不容忽視。

隨著事件後續報道的跟進,越來越多受害者的故事被挖出。

有人萬裏求學,生命卻戛然而止。

有人事業剛剛起步,就在此殞命。

還有人勇敢救人,卻再無回音。

這麽多年輕生命的逝去帶來的遺憾再難彌補。

追問事故責任,是對所有受此事波及的人負責。

或許道阻且長,或許沒有答案。

但追問本身已是告慰亡者最好的姿態。

前事不忘,才能為後事之師。

為此,「前事」應有說法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