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追劇“夢華錄”,俊男美女的通俗愛情故事,本來平淡無奇,但它卻收視率頗高,必有其趣味原因。
劇本寫的不枯燥,喜劇裏帶悲歡,北宋的生活圖,像清明上河圖似地,活生生的人物景,呈現眼前,茶道,果子點心,名菜,船景,街市,琵琶音樂。。。。。。。等等吸引著我,夜夜不眠,非得看完它才罷休,有魅力的連續劇啊!
最讓我“驚豔”的是編劇安排了,一場舞,讓真的舞人舞出了名畫“搗練圖”和“簪花仕女圖”的畫景成真,如夢,似幻!


《搗練圖》是中國唐代
名畫,是一幅
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麵。係盛唐時的一幅重要的風俗畫,對後世繪畫風格有重大影響,是唐代
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係唐代畫家
張萱之作。
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
搗練、絡線、熨平、縫製勞動操作時的情景,在長卷式的畫麵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麵。畫中人物動作凝神自然、細節刻畫生動,使人看出扯絹時用力的微微後退後仰,表現出作者的觀察入微。其線條工細遒勁,設色富麗,其"豐肥體"的人物造型,表現出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格。
畫作原屬圓明園收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來自網絡)


下圖也是來自網絡:
畫中描寫了六位衣著豔麗的貴族婦女及其侍女於春夏之交賞花遊園。
畫作不設背景,以工筆重彩繪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鶴及辛夷花點綴其間。
[ 全圖六個人物的主次、遠近安排巧妙,景物襯托少而精。兩隻小狗、一隻白鶴、一株辛黃花使原本顯得孤立的人物產生了左右呼應、前後聯係的關係。半罩半露的透明織衫,使人物形象顯得豐腴而華貴。而用筆和線條卻細勁有神,流動多姿。濃麗的設色,頭發的鉤染、麵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較好地表現了貴族婦女的細膩柔嫩的肌膚和絲織物的紋飾。
《簪花仕女圖》
是周昉貴族人物畫風格的代表。同時也體現出貴族仕女養尊處優、無所事事、遊戲於花蝶鶴犬之間的生活情態。
下麵是夢華錄裏的“舞畫”,精彩場麵!如果真有這種劇團表演,我一定會買票去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