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梵高畫作|梵高和他的山水哲學

(2021-01-30 00:20:02) 下一個

1889年5月,文森特·梵高選擇去法國聖雷米的一間精神病院。在他去世前的最後一年,他在那裏創作了近130幅畫作。這幅《鳶尾花》是他從第一個星期起就在花園裏創作的。經過剪裁後的作品被劃分成鮮豔的色區,巨大的鳶尾花在它的邊緣飄蕩,這可能是受了日本木版設計的影響。

  梵高本人認為這幅畫是一項研究。不久之後,他的弟弟提奧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寫道:“它吸引了遠處的目光,對空氣和生命的研究。”梵高的每一個鳶尾花都是獨一無二的。通過觀察它們的運動和形狀,他發現它們可以形成以波浪線、扭力曲線和卷曲曲線為邊界的各種彎曲輪廓。他知道花的精妙本質。

  《鳶尾花》,1889年5月創作於聖雷米

  現藏於美國洛杉磯保羅·蓋蒂博物館

  這幅《鳶尾花》被稱為梵高在“聖雷米時期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色彩豐富,線條多變,畫麵大部分被藍色占據,淺如海鹽,深如墨團,連花葉也綠中偏藍。從構圖上看,鳶尾花整體造型“內傾”,與左上方一簇野菊相呼應。野菊花的桔紅色,與土壤顏色相仿。橘藍和橙藍就像是一場憂鬱述說的情感對話。二者相接處,有一朵白色的鳶尾花,花蕊對著前方,成了畫麵的亮點,像極了一位特立獨行、孤傲的人,仿徨不安、鬱鬱寡歡,前無古人,並不是被眾星拱月包圍著,而是選擇了像一個局外人一樣,獨自靜靜地孤獨。

  有的賞評上這樣寫:

  這樣耀目的白色花朵,在其它顏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生動和俏皮,更為整幅畫增添了一絲生機。

  將鳶尾花的活動區域從右上方逐漸向下放置在大片區域內。花兒不會一成不變的生長方向,每個花兒都有自己的姿態,但它們都是近似掙紮的姿態,看起來就像是想要擺脫某種無形的束縛。畫中的花形依稀怪異,但在細細品味中,每一朵花都極具靈性,猶如人的心靈。又像極了人們即將盛開的青春,在燃燒的激情歲月,雖然也即將消逝,但那些歡樂和激動是刻骨銘心的。或許人在曆史的回放片斷中,似乎早已忘卻了過去那個孤單的衣角,隻留下讚歎的目光。

  在這一時期,梵高關心的不是一種顏色的不同色調,而是色彩的對比。從這幅畫的色彩對比中,我們似乎能感受到梵高的孤獨。

  《阿爾勒帶鳶尾花的田野》 1888年5月創作於阿爾勒

  現藏於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

  另一幅鳶尾花的近景部分有藍紫色纏繞飛騰的線條,以綠色的草地為中景,向遠處延伸出一大片金黃色的田野。梵高采用俯視角度創作這幅畫,讓人感覺他是在擁抱自然。梵高釋放了整個阿爾勒的大自然,他聽到山風呼嘯,全身被烈日灼燒,周圍充滿了花木的芬芳,他的視覺、嗅覺、觸覺、聽覺,都被大自然完全釋放了。他沒有畫,他似乎是用最原始的方式與天地糾纏,他想要變成天地的一部分,他想要對天地有最強烈的愛恨之情,他的畫讓人震動,因為,他畫的不是風景,而是他對最後救贖的呼喚[1]。

  從巴黎前往阿爾勒的途中,梵高一直在注意看“是不是已經到日本了!”他期待著色彩鮮豔的風景,就像從日本版畫中所看到的那樣。但當他到達那裏時,遍地覆蓋著厚厚的積雪。而當春天到來,他的期待得到了豐厚的回報。他看到滿是毛莨的田野和多見於日本版畫中盛開的鳶尾花,一簇簇就長在溝裏。“一座小城,四周是黃花和紫花覆蓋的田野。”他在給戴奧的信中這麽寫道。通過用對角線構圖,讓地平線稍微高出一點來,營造出許多空間。這個技法也是借鑒了日本版畫的範例。 

  鳶尾花是草本植物,五月開花,法國人把它視為國花,認為它象征著光明和自由。梵高筆下的花朵,是對生命的期待。鳶尾花本是一種很平凡的植物,但梵高賦予它精彩的形象與色彩以及永恒的生命力,這是一生浸在痛苦與無奈中度過的畫家對大自然的讚美,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畫的鳶尾花是那麽的可愛,甚至有人認為它比真花更美、更真實。

  梵高筆下的鳶尾花,雖然不是最有名的,但梵高的風景畫轉換了西方風景畫中始終以“人”為主題的哲學思想,這樣的“超越自然”的哲學思想或許更接近了東方山水畫的精髓。[2]

  《鳶尾花手稿》1890年5月-7月,現藏於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

  這幅現藏於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的鳶尾花手稿是他逝世之前最後幾個月的作品,從整體來看,花朵呈現向下生長的趨勢,也許是快凋零時候的姿態。稍顯淩亂的筆觸和隨意的塗抹都無不在暗示梵高身心所受到的極大苦痛,這也許是為他最後死亡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就像盛開的鳶尾最終凋零,梵高這位大師曲折而豐富的一生也在這最後的花季裏落下了帷幕。但他的精神就像這不屈不撓的鳶尾,永遠地留在了人們心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