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巴尼的帝國廣場(Empire State Plaza)
上篇我們走馬觀花地欣賞了哥特式建築 SUNY Plaza。這篇將帶你走近現代主義建築的典範——奧爾巴尼的帝國廣場。
繪畫從拜占庭到文藝複興,從浪漫主義到印象派,從野獸派到抽象派,藝術家們一步步開創、更新,給世界帶來了百花齊放、五彩斑斕的視覺感受。建築也是如此,從古希臘到哥特,從巴洛克到洛可可,從野獸派和超現代,無論你喜歡與否,建築風格總在時代發展中不斷演變。
奧爾巴尼的帝國廣場由十座建築組成:四座機構辦公大樓、埃拉斯特斯康寧二世大廈(Erastus Corning II Tower)、The Egg(劇院)、紐約州博物館、司法大樓、立法大樓和天鵝街大樓,以及廣場上的眾多紀念碑。
這些建築圍繞著三個倒映池而建。西側是四座23層、94米高的機構大樓,東側是Egg(表演中心)和44層、180米高的Erastus Corning大樓。南端是博物館,北端是紐約州議會大廈。值得一提的是,紐約州議會大廈建於1867年至1899年,帝國廣場則建於1965年至1978年,盡管相隔近百年,但在廣場規劃設計時,設計師巧妙地將議會大廈的立麵景觀引入廣場,使其成為廣場的一部分(又稱借景),通過自動扶梯連接功能,實現了設計上的無縫融合,令人拍案叫絕。
然而,建造廣場的初衷卻讓人匪夷所思。廣場是當時州長納爾遜·洛克菲勒的主意。起因是荷蘭女王朱莉安娜訪問奧爾巴尼,洛克菲勒陪同女王參觀了城中一個俗稱 “古特”的區域,結果大失所望,感到很丟麵子。結束後他說:“毫無疑問,這座城市看起來並不像公主想象的那樣。”之後他的做法,大有“為博紅顏一笑,烽火戲諸侯”了。
洛克菲勒與建築師華萊士·哈裏森在州長的私人飛機上構思了該建築群的基本設計。洛克菲勒用筆在明信片背麵塗鴉他的想法,哈裏森對其進行了修改。他們以巴西利亞、凡爾賽宮和昌迪加爾的廣闊範圍和風格為模型,旨在讓哈德遜河對岸的人們欣賞,成為奧爾巴尼天際線的標誌性景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接下來的征地、拆遷、融資等問題引發了怨聲載道。。。然而,我們還是來談談建築吧。
帝國廣場由多座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建築組成,這些建築位於一個六層高的主平台上,由25,000多個鋼樁支撐,這些鋼樁平均打入地下21米。這些建築的柱子風格類似於紐約的雙子塔,後者也在同一時期完工。
在廣場上放置抽象的幾何建築形式,據說代表了洛克菲勒的建築概念,即建築類似於雕塑。整個廣場是現代建築的典範,蛋形建築采用野獸派風格。
廣場上的建築規模宏偉,是奧爾巴尼天際線最容易辨認的景觀。44層的康寧大廈是紐約市以外紐約州最高的建築。廣場的主平台本身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之一。建築群包含6,800,000立方米的混凝土,覆蓋著從三大洲許多地方進口的17,000立方米的石材。
廣場在冬季的一個倒映池上設有室外溜冰場。整個廣場給人感覺是大而空洞,奢侈且華而不實。廢話少說,上照片吧,一起從漂亮的景色開始遊覽。
1. 借景的紐約州議會大廈被巧妙地夾在司法大樓和立法大樓之間,形成獨特的夾景。這種設計手法令人讚歎,既突出了議會大廈的曆史魅力,又與周圍的現代建築融為一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景觀效果。
2. The Egg 是典型的野獸派建築。從建築學角度來看,這座蛋形建築是史無前例的。從遠處看,它既是一座雕塑,也是一座建築。雖然它似乎坐落在主平台上,但實際上支撐蛋形建築的杆深入地下六層。建築的弧形外觀也定義了內部風格。The Egg 劇院內部幾乎沒有直線或尖角。隻可惜,我去的時候正好有演出,需憑票入內,隻能站在外麵,對著這座混凝土巨蛋興歎了。
The Egg 入口
3. 紐約州博物館
放大些
4. 辦公樓。我忍不住要吐槽了,這棟建築如此高大,卻和地麵接觸的部分又那麽少。換句話說,巨大的懸挑支撐著整棟大樓,但這種花費巨資建造的懸挑到底給大樓和周圍環境帶來了什麽好處呢?懸挑下麵增加了停車位?還是留出了空間種植大樹或保護古樹的園林綠化?我什麽都沒看到。看到的隻是壓抑和恐懼,讓我不敢靠近,深怕大樓隨時會塌下來。
5. Erastus Corning II Tower 和那廣場的天際線
6. 場內小品
7.另一角度看廣場
8. 另一角度看The Egg
天鵝街大樓位於廣場的西北角,不在我的路線內,所以我沒去。Google了一下,雖然名叫大樓,但實際上大多數是混凝土牆的方盒子,既而心安了許多。
在小遊帝國廣場之後,回顧第一篇提到的奧爾巴尼眾多曆史遺跡建築,讓人心生向往。下一篇將帶您走近這些曆史建築,一探它們的風采。請看下篇:《漫步經典:踏觸 Albany 的建築文化 (3) —— 奧爾巴尼的曆史街景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