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廣島
【德】麥考·帕默 著
郎倫友 譯
第一章
為什麽懷疑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轟炸?
它與原子能無關。
——沃納·海森堡
一顆原子彈在廣島上空引爆標誌著“原子時代”的開始,這不是一個不可置疑的曆史事實嗎?大多數人可能都會這麽說。然而,也有那麽多人是不相信這點的,至少從一開始就有人拒絕相信;他們之中有頂尖的核物理學家,包括沃納·海森堡。【2,116頁】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和全世界的人都相信了,這個說法是真實的。為什麽還要懷疑這件事呢?
原子彈的故事無疑是令人深感吃驚的成就。原子裂變的原理是在1938年才發現的,當時還沒有辦法把裂變同位素鈾235 封閉保存起來,鈾235(腳注1)還隻是天然鈾中的微量成分,而這種同位素必須在幾乎絕對純的條件下才能製造原子彈。即使高富含量的鈾235很快就成為了可能,人們首先可能想要研究的是它的性質和性能,然後才能運用這個新知識去設計新型的炸彈,最後還要試驗這個炸彈。這個過程應該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實際上,相當初級的試驗直到1944年才開始。物理學家莫頓·卡馬克從大學一畢業就參加了“曼哈頓計劃”。他寫道:(腳注2)
我參加了一次試驗,在試驗中,把裝在塑料袋裏的鈾235放入一個裝有碳氫化合物的球體裏,目的是隻使用反應產生的中子而不使用放射性原子來測定臨界設置。------鈾的投放數量逐次增加。在最後一次投放中,中子生成的速度非常快,使塑料袋熔化了。------幸運的是,我們都沒有被殺死。
這個簡陋的試驗程序和錯誤做法與我們頭腦想象的場景有一定的差異。在那樣的場景中,天才的理論家們眉頭緊鎖,根據基本原理推斷準確的臨界質量和爆炸時間的進程;設備隻有粉筆和黑板,還有世界上前所未見的最大的咖啡機。然而在這次冒險試驗僅僅一年後,美國人的獨創能力就大獲全勝:第一枚鈾彈,事先連一次試驗都沒進行,(腳注3)就一路順風地把廣島夷為平地。這聽起來真的是活靈活現,更確切地說這不就像好萊塢大片嗎?
當然,這個問題不能靠望風捕影去解答,隻能用證據說話;這就是我試圖在本書中去做的。在進一步探討之前,我應該指出,擺在你麵前的這本書並不是第一個主張廣島的“原子彈”是冒牌貨的。最近出版的一部著作《死亡對象:核武器爆炸騙局》【1】做的就是同一件事情。這本書比我的書更明確,完全不承認是核武器。它的作者中田晃男(顯然是筆名)聲稱是一個應用數學專家,並且自己已經完成了廣島和長崎炸彈的計算機模擬設計數據,這個模擬設計表明這些炸彈不可能有這樣的作用。但他沒有描述這些計算的細節:
雖然我能夠用科學的結論推翻整個正統的學說------不幸的是,由於陳舊的美國國家安全法------我不能公開出版這本書。於是我退而求其次------就是編譯大量的間接證據。
中田把他發現的證據經過歸納,得出結論:原則上講不可能是原子彈。他肯定地提出了充分的論據證明,係統性的造假遠不止廣島和長崎。我極力推薦這本書。但是我在我的書裏采取了一個些許不同的方式:不是完全運用他的方法去討論核武器問題,我沒有能力那樣做。(腳注4)我將聚焦在與廣島和長崎有關的科學和醫學方麵的證據,進行更深層次的考察。這個發掘既不是取代,也不是重複中田的著作,而是對他的研究進行補充。
除了一些普通的著作,其中幾本我不願意稱之為“非小說類”書籍,這本書的資料來源主要是科學書籍和同行的評論文章。所有這些資料都是可以公開獲取的,值得認真參考的。在這一章裏,我將篩選一些證據;對每個主題進行這樣的介紹,其餘的將在後麵的章節裏進行更長篇幅的處理。
【腳注】
1,關於同位素的概念和表示符號在2.1節中有說明。
2,引用的資料【3】來自一個網站,該網站支持官方的說法。我無法把它與卡馬克的其他著作聯係到一起。盡管如此,我暫且認定它是真的,因為這與他的履曆相關,而且該書的寫作風格生動而又精確,是這位科學家在回憶錄中的特點。它包含一些其他方麵的記述,那也許會使你驚喜——非常值得一讀。
3, 在新墨西哥州進行的“三位一體”爆炸試驗,據說用的是一顆鈈彈,與投在長崎的相似。
4, 然而,我要特別指出,不管廣島和長崎的炸彈設計的可能性是否存在,我認為核爆炸在原則上講是可能的,後來的炸彈試驗也確實進行了。在該文獻【4】中是否真實地描述了這類炸彈的設計、爆炸當量和用作武器的可行性,這不是本書準備進行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