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事業編年紀事【121】(194810——12)
郎倫友 編著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四)
10月初,
10月1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學生自治會創辦《
*吉林省延吉市《延邊日報》改為朝鮮文、漢文合刊。
*閩西《反攻》複刊,續出第2期。
*共產黨濟南特委創辦《新民主報》。社長兼總編輯惲逸群。日刊,
10月2日,劉少奇在河北平山西柏坡村同華北記者團進行談話。
10月3日,河北平山西柏坡村華北記者團政治業務學習結業。
*河北邯鄲《人民的軍隊》更名為《人民子弟兵》。石印,
10月8日,新華社總社召開關內廣播電台工作會議。
10月10日,魯中南軍區創辦《前衛報》。1952年5月停刊。
10月12日,上海《正言報》被國民政府勒令停刊。
10月15日,《護路報》創刊。後相繼更名為《鐵軍報》《
*人民解放軍占領遼寧錦州,隨即接管錦州廣播電台,
10月19日,吉林市《文藝學習》創刊。
10月中旬,吉林省遼源《勝利報》路東版停刊。
10月21日,長春新華廣播電台恢複播音。
10月23日,《長春新報》複刊。對開2版。
10月25日,台北《國語日報》創刊。注音報紙,晚報,日出4開
*中國市政建設研究會山東青島分會創辦《市政建設》月刊。
10月27日,山西興縣《晉綏大眾報》複刊。
10月28日,遼寧錦州《人民報》創刊。2日刊,鉛印。
10月31日,河北河間《冀中導報》出至第1 598期停刊,改出《新保定日報》。負責人崔昶、杜敬、林間,
10月底,河南商丘《襄河》隨校遷至江蘇苟容縣橋頭鎮。
10月,北平《法權》停刊。
*北平《聯美》出至第4期停刊。
*北平《盤石雜誌》出至第5期停刊。
*上海《商學研究》出至第8期停刊。
*上海《申論》停刊。共出兩卷。
*上海《中華法學雜誌》停刊。
*上海《大眾夜報》被勒令停刊。後由國民黨派人接辦。
*天津《北方青年》停刊,共出版3卷。
*保定《河北省政府公報》停刊。
*河北平山《華北畫報》正式創刊。由華北軍區政治部主辦。
*陝北新華廣播電台在河北井陘開辦播音員訓練班。
*《內蒙古自治政府公報》創刊。
*沈陽《遼寧省政府公報》停刊。
*遼寧大連經濟研究會創辦《經濟》月刊。1950年5月停刊。
*長春《中央日報》停刊。
*黑龍江佳木斯《人民音樂》在哈爾濱複刊,刊期重起。
*南京《金陵大學校刊》出至第377期停刊。
*南京《民力周報》出至第183期停刊。
*南京《首都教育》出至第3卷第1期停刊。
*南京《中國論壇》出至第6期停刊。
*江蘇《南通大眾》停刊。1956年5月複刊。1961年3月停
*《杭州市政》改為半月刊。
*《安徽公報》停刊。
*台北《台灣統計通訊》
*桂林《廣西統計通訊》出至第32期停刊。
11月1日,冀魯豫新華書店創辦《平原》半月刊。
*吉林省延吉人民廣播電台更名為延邊人民廣播電台。
*黑龍江齊齊哈爾《齊市新聞》改為日刊。
11月2日,人民解放軍占領沈陽。共產黨沈陽市委隨即創辦《
11月4日,沈陽廣播電台更名為沈陽新華廣播電台,恢複播音。
11月6日,共產黨開封市委創辦《開封日報》。
11月7日,共產黨遼寧阜新煤礦委員會創辦《阜新礦工報》,
11月8日,共產黨中央作出《
*華東軍管會接管濟南山東廣播電台,
11月10日,上海《工商快訊》更名為《工商新聞》。
11月13日,香港《正報》出至第115期停刊。
11月15日,黑龍江雞西礦務局創辦《雞西工人》報,不定期刊。
*廣州《星報》停刊。
11月20日,共產黨中央作出《
*台北《華報》創刊。
11月25日,河北《新保安報》創刊。
11月26日,吉林省鄭家屯《勝利報》遷至四平出版。
*新華社豫陝鄂野戰分社更名為中原野戰分社,社長陳斐琴。
11月30日,共產黨接管遼寧撫順廣播電台,
11月底,新華社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工作組改組為分社。
11月,北平《北大清華聯合報》出至第6期停刊。
*北平《察省青年》出至第6卷第6期停刊。共出版66期。
*北平《文學雜誌》出至第3卷第6期停刊。
*北平《燕京新聞》出至第15卷第20期停刊。
*北平《田家》從第14卷第21期起更名為《田家半月刊》。19
*上海《合作經濟》《暨南大學校刊》《再造》停刊。
*上海《同濟旬刊》複刊,更名為《同濟校刊》,刊期重起。
*《天津經濟統計月報》出至第33期停刊。
*《重慶大學校刊》停刊。
*重慶《婦女新運》出至第8卷第9期停刊。
*河北阜平《子弟兵》報改由華北野戰軍第二兵團主辦。
*遼寧鞍山市新華廣播電台遷回鞍山。
*吉林省西安(今遼源)煤礦《礦電通訊》。出至第14期更名為《
*南京《工商新聞》出至第104期停刊。
*南京《交通公報》出至第11卷第21期停刊。
*南京《蒙藏月報》《南京市市政公報》停刊。
*南京《世紀評論》出至第4卷第20期停刊。
*南京《天下一家》出至第4期停刊。
*南京《中國學生報》出至第35期停刊。
*南京《中國輿論》出至第6期停刊。
*南京《中華農林會報》出至第190期停刊。
*南京《中央周刊》出至第10卷第46期停刊。
*江蘇淮陰《新華日報》華中版複刊。社長徐進。
*杭州《婦女旬刊》出至第749期停刊。
*杭州《思想與時代》出至第53期停刊。
*共產黨安徽省六安地委創辦《皖西日報》。1985年7月1日更
*共產黨福州中學小組創辦《大眾報》。主持人薛謀略、遊德馨。
*台北《台灣經濟月刊》出至第2卷第1期停刊。
*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政治部創辦《文藝叢刊》,月刊。
*新華社開封分社成立。社長戴邦,采訪部主任王甸。
*長沙《湖南經濟》出至第3期停刊。
*成都《四川大學校刊》出至第20卷第14期停刊。
12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秘書廳在北平創辦《華北政報》,月刊。
*吉林省延邊專署民族事務處在延吉市創辦《教育通訊》,朝鮮文。
*山東萊陽《大眾報》更名為《膠東日報》,
*河南《開封日報》擴大為對開4版。
12月2日,上海《新少年報》出至第100期被迫停刊。
12月4日,重慶《時事新報》出至第14 615期停刊。
12月5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創辦《學習生活》半月刊。4開4版
*共產黨江蘇徐州市委創辦《新徐日報》,對開4版。1950年4
*江蘇蘇州社會教育學院新聞係舉辦全國報紙展覽會,展出報紙1 650種。
12月6日,哈爾濱《生活報》休刊。
12月9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吉林市委成立,創辦《吉林青年報》
12月10日,國民黨在重慶的黨政軍新聞官聯合舉辦新聞招待會,
12月12日,上海《中國人物》半月刊創刊。
*哈爾濱《東北日報》遷回沈陽出版。1954年8月31日停刊,
12月14日,共產黨唐山市委創辦《新唐山日報》,鉛印。
12月15日,華北文藝界協會創辦《華北文藝》月刊。
12月16日,江蘇高郵《人民報》複刊,2日刊。
12月20日,共產黨沈陽市委創辦《工人報》。
*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組織在吉林省延吉市創辦《青年通訊》,
*山東臨朐華東新華廣播電台正式播音。
*延安《中國青年》在河北平山複刊,月刊,刊期重起。
12月中旬《沈陽時報》停刊。
12月24日,上海《觀察》被國民政府查封。
*河北張家口新華廣播電台恢複播音。
*遼寧本溪《職工生活》創刊。油印,4開。1951年初更名為《
12月25日,北平《華北日報》增出晚刊。
*共產黨天津市委在河北勝芳鎮創辦《天津日報》。社長黃鬆齡,
*哈爾濱《文學戰線》從第5、6期合刊起遷至沈陽出版。
*東北新華廣播電台由哈爾濱遷至沈陽。沈陽新華廣播電台停播,
*共產黨組織創辦《粵西農民報》。
12月26日,共產黨河北省張家口市委創辦《張家口日報》。
12月27日,上海《華萃叢書》的編輯陳子濤、
*吉林省四平《勝利報》出至第720期停刊。
12月底,遼寧鞍山市新華廣播電台更名為鞍山新華廣播電台。
12月,北平《周論》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共出版48期。
*北平《自由批判》出至第12期停刊。
*上海《法令周刊》《商業月刊》停刊。
*上海《地方自治》出至第2卷第12期停刊。共出版24期。
*上海《東方雜誌》停刊,共出版44卷。1999年複刊。
*上海《公用月刊》出至第37期停刊。
*上海《教育雜誌》停刊。共出版33卷389期。
*上海《文風》出至第9卷第5期停刊。共出版101期。
*上海《亞洲世紀》出至第3卷第6期停刊。共出版18期。
*上海《大陸報》宣布由美國人阿樂滿任發行人兼總編輯。
*上海《縱橫》創刊。主編言嬰之。不定期刊。
*天津《工業》停刊。
*《天津市周刊》出至第9卷第9期停刊。
*重慶《西南實業通訊》停刊。
*重慶《宇宙文摘》出至第2卷第10期停刊。
*共產黨晉中區委創辦《太穀小報》。油印,後改石印。1958年
*遼寧錦州新華廣播電台開始播音。
*東北職工會在長春創辦《東北工人》報。主編王民衡。
*吉林省海龍新華廣播電台遷至四平,更名為四平新華廣播電台。
*南京《邊疆服務》停刊。
*南京《邊政公論》出至第7卷第4期停刊。
*南京《廣播周報》出至第116期停刊。共出版312期。
*南京《紅十字月刊》出至第36期停刊。
*南京《交通月刊》出至第2卷第6期停刊。共出12期。
*南京《教育部公報》停刊,共出版20卷。
*南京《農報》停刊,共出版13卷。
*南京《土地改革》出至第17期停刊。
*南京《中國教育學會會務通訊》出至第7期停刊。
*南京《自由天地》出至第4卷第8期停刊。
*鎮江《江蘇公路》出至第24期停刊。
*江蘇蘇州《教育與社會》停刊。
*福州駱駝社創辦《駱駝月刊》。社長盧詩油,總編輯唐永光。
*南昌《江西省政府公報》停刊。
*台北《工業月刊》出至第2卷第12期停刊。共出版24期。
*台北《台灣統計通訊》出至第2卷第10期停刊。共出版22期。
*山東青島《市政建設》出至第2期停刊。
*長沙《生活與時代》出至第2卷第2期停刊。
*廣西桂林《國民教育指導月刊》停刊。
*香港《中國日報》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