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天生就趨利避害,誰不追求幸福避免痛苦呢?可是現實中,每當我與人發生衝突時不是感到憤怒,生氣,就是心懷愧疚,惶惶不安,這些感覺將我拖入痛苦中,隻能讓時間來緩解。我希望自己幸福,但是在這些負麵情緒消失前,我都不得不忍受痛苦的折磨。
寧願沉浸在痛苦中也不願意為了幸福而努力
第一次在一本書上看到這句話時,我好像被擊中了。難道痛苦是我自己的選擇?我不幸福是因為我不努力嗎?
通過閱讀 “認知覺醒“ 這本書,我了解到人類有三重大腦: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從字麵上就能理解這三重大腦各自的功能:本能腦主管本能,情緒腦主管情緒,理智腦主管認知。
“種種跡象表明,理智腦對大腦的控製能力很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決策往往源於本能和情緒,而非理智。。。。而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壓力塑造著,所以他們目光短淺,追求即時滿足,”也就是說人類趨向於“隻做簡單和舒適的事”。
當人與人之間發生衝突時,自責或者責怪他人最簡單,也最舒適,這是本能的反應,而分析衝突發生的原因需要麵對自己的內心,這不僅要求我們思考,動用理智腦,還需要勇氣,費時又費力,是我們本能就排斥的一種方式。
總是用本能做決定的結果就是,你可能一時“爽”了,之後卻掉進痛苦的漩渦不能自拔。
隨著時間的推移,痛苦慢慢被淡忘,似乎減輕了,但下一次,當類似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再次掉進痛苦的漩渦。周而複始,痛苦隻是暫時被掩蓋,卻並沒有被消除。
今天,早餐前我不小心將髒水濺入了我先生的碗裏,他很不高興,對我發脾氣,然後將碗裏的食物悉數倒入了垃圾桶。
和以前一樣,我自責不應該不小心,但同時我也不能接受他對我發火,畢竟我又不是故意的,而且他幹嘛要把碗放在洗碗池邊啊?(責備他人)
但是,這次我不想再次陷入自責和責備他人的怪圈了,這次我要調動我的理智腦。
我看著自己的愧疚,委屈和憤怒,觀察他們,那個受委屈的傷心小女孩,那個暴跳如雷的潑婦,那個默默流淚的女子,她們都是我,她們在呼喊,在抗議:
我不是故意的!我隻是想做的更好,卻犯了不該犯的錯誤,而且也是你自己不小心!你看不見事實嗎?
看見我!擁抱我!安慰我!
理智讓我看到那些情緒背後的我,我需要被理解!被關注!被包容!
好!就在這裏,停下來,好好抱抱自己,告訴自己,我看見你的努力了,你很辛苦,我愛你。
然後,我又看見了憤怒的先生,我好像也聽到了他的心聲:
“我辛辛苦苦地養家糊口,卻落得連早飯都沒得吃,我很委屈,我很生氣,我需要安慰,需要溫情。”
瞬間,他餓著肚子去上班的背影令我心疼。
這一刻,我平靜了,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陽光灑在了我的身上,照亮了我的內心,驅走了痛苦的黑暗。
衝突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麽可怕。衝突引發情緒,如果我們任由本能決策,就會自責或者責備他人,從而在痛苦中掙紮。
如果我們動用理智腦,就能看到情緒的背後是我們未能被滿足的需求,我們要做的是去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發泄情緒。
發泄情緒固然簡單易行,可以滿足即時行樂的本能腦。然而,這就好像頭痛的時候不去看醫生尋找病因,而是自己買止痛藥來吃,藥效過後依然頭痛。
直麵痛苦就像醫生分析病人的病因,費時費力。思考確實讓人痛苦,卻能讓我們看到發生衝突的原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也是讓我們獲得幸福的最佳路徑。
衝突發生的時候,給自己一點時間選擇,是聽從本能腦的決策,還是啟動理智腦?
痛苦還是幸福,決定權在我們自己的手裏。
祝大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