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點出發

每個人或許隻有一個故鄉,家卻可以無處不在。親人在的地方是家,心安定的地方也是家。。。。。。
個人資料
正文

一些學生對重返課堂感到“心煩意亂”,但有些學生對這一舉措表示歡迎 – 來自社會的不同聲音

(2022-01-27 20:33:04) 下一個

2022年新年剛過,我兒子就收到了學校(加拿大的一所高校)的通知,學校將原定的學生返校計劃推遲兩周,開學的頭兩周則繼續在家裏上網課。

通知一發出,就有學生在網上組織簽署請願書,抗議學校的決定。他們認為,鑒於新病毒奧米可容的高度傳播性,目前不適合在密閉的教室內上課,學校應當取消返校的決定,並且將網課延長至少一個學期。

很快就有很多學生簽名,截止返校的第一天,1月24日,已經有近5000個學生簽名表示支持。在學生返校的當天,校園內也出現了抗議行為,一些學生舉著標語牌在教學樓前靜默示威。

當然這些舉動並未能動搖校方讓學生返校的決定。

我的兒子沒有簽名。作為2020年的新生,他和他的同學們已經上了一年多的網課,隻在去年秋季疫情緩解的時候,偶爾去學校,大部分時間仍然是在家裏度過的。因此我的兒子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去校園認識真實世界中的老師和同學們。

返校的第一天兒子乘車去學校上課,下課後又乘車返回。

到家後他告訴我,雖然他反對其他學生的抗議行為,但是第一天上課的經曆讓他看到學生的抗議也有合理的成分。

比如公車上十分擁擠,乘客之間難以保證適當的距離,而乘車的大多數為去學校上課的學生。學校的階梯教室裏也同樣擁擠,還有些人的口罩戴得不符合規定,形同虛設。而這些都是安全隱患。

既然學校決定召回所有的學生,那麽為什麽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上麵情況的發生。他們可以與市裏的交通部門溝通,安排更多更頻繁的車次接送學生,或者安排學生分批上課,錯開時間段。還有,需要加強對學生戴口罩的管理。總而言之,學校在這些方麵似乎並沒有做出必要的努力。

學生們用請願及和平示威的方式表達了對病毒高度傳播的擔憂,並提出了他們的訴求,這對校方是一個很好的警示。即便他們的行為不能改變學校的決定,但有可能迫使校方重新考量新出現的疫情對學生返校後的影響,並督促他們盡快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無一人質疑校方的決定,他們就會單方麵認為他們的決定是完美無瑕的。事實上,一個不受監督的決定很可能會忽略或者遺忘細節,甚至留下安全隱患。

李文亮醫生生前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隻有一個聲音。

不同的聲音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也幫助我們發現那些可能被忽視的問題。不同的聲音也起到了監督執行部門的作用,從而有效地限製他們的權力。

當然包容不同聲音的社會也有著明顯的缺點。想象一下,如果每個人都各執己見,而社會又不可能同時滿足所有人的要求,這必然會引發衝突,也會造成拖延,致使一些棘手並迫切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

但是作為一個個體,我願意成為一個能夠傾聽不同意見的人,也希望能夠與持不同意見的人們和平共處。

能夠傾聽並包容不同的意見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這意味著我們具有開放的思想,可以從他人的角度看待世界,讓我們變得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同情和同理心,相信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大家一定都記還得伏爾泰的那句名言:

“我不讚成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