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點出發

每個人或許隻有一個故鄉,家卻可以無處不在。親人在的地方是家,心安定的地方也是家。。。。。。
個人資料
正文

讀書精選 - 《被討厭的勇氣》:心理創傷是人生一大謊言?

(2021-10-31 13:04:16) 下一個

this is a cover of a book. Its title is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 Very Japanese!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曆,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曆的意義”--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

 

提到心理學,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弗洛伊德和他的心理學說。

最近閱讀了一本由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共同撰寫的《被討厭的勇氣》讓我認識了另一位心理學大師-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

為了更好地理解心理學,本書以一個哲人和一個青年辯論的形式係統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內容豐富,淺顯易懂。其中最顛覆我認知的是阿德勒對“心理創傷”的解讀。

弗洛伊德心理學推崇原因論。在弗洛伊德看來,今天的不幸和痛苦都源於生命早年受到的心理創傷。我們業已習慣的行為和情緒波動都或多或少地折射了我們的過去。當下的我們,甚至未來的我們如何都取決於過去的經曆,而過去是無法改變的。

然而阿德勒卻徹底否認了心理創傷,他的心理學建立在目的論的基礎上。在他看來一個人的成功或者失敗與過去的經曆無關,實際上我們會從經曆中發現符合自身目的的因素。換句話說,我們的行為是有目的的,過去的經曆是我們達到目的的手段或者借口。

那麽心理創傷是個彌天大謊嗎?

讓我們跟隨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進入哲人和青年的一場關於心理創傷的討論中。

青年講了一個故事:

他的一個朋友多年以來一直閉門不出,因為每當他出門,他都會感到頭暈目眩,無法踏出門外一步。他非常希望能夠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自食其力,然而他的暈眩症不允許他出門。

按照弗洛伊德心理學,這個人之所以會這樣與他早年的經曆有關,他的父母或許虐待過他,讓他從未體會過人間真情,以至於他懼怕和人交往。

但是阿德勒卻認為,不出門是當事人自己的選擇,與其過去的經曆毫無關係。所謂的心理創傷不過是他不出門的借口而已。

凡事皆有成因。

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很容易理解弗洛伊德的解釋,今天的行為是結果,而過去的經曆是原因。

而阿德勒的理論卻令人困惑。

什麽人會為自己設立一個不出門的目的?難道永遠呆在家裏,與社會徹底隔絕,讓父母養一輩子會成為一個人生活的目標?

書中的哲人對這一奇怪的現象做了解釋:

這個人之所以選擇閉門不出,是因為這樣做有利於他。試想一下,他的行為一定觸發了父母的擔心和焦慮,他們因此對他關懷備至,全力以赴地照顧他。

而他一旦走出家門就立馬成為路人甲,瞬間淹沒在大街上的人海裏,沒有人會多看他一眼。

相對而言,父母的關愛讓他成為他們的中心,也滿足了他得到關注的心理需求。

所以真相是,他無法忍受不被關注的痛苦,沒有勇氣麵對外界的挑戰,因此他故意製造出緊張和恐慌,於是真的一出門就感覺到暈眩。暈眩症並不是他不能走出家門的原因,恰恰相反,他需要暈眩症來實現不出門的目的。

像他這樣的人有很多,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在為達到不改變自己的目的而尋找某種借口。

隻要有了冠冕堂皇的借口,我們就不需要改變自己。而心理創傷是最堂而皇之的借口,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保持原來的狀態,不做任何改變。

這是目的論得出的結論。

原因論隻能告訴你,“你受傷的原因在於你過去的經曆”,並以此安慰你,“你沒有錯,錯的是他人“。

所謂的“心理創傷“正是原因論的典型體現。

因此,心理創傷是個謊言!

不過阿德勒並不否認一個人過去痛苦的經曆對其性格形成的影響,關鍵是這些影響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

我們成為什麽樣的人取決於我們對過去經曆的理解。不是過去某個人對我們做了什麽就可以決定我們是誰,而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決定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野,讓我們認識到心理創傷並不是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原因,而很可能隻是我們拒絕改變自己的擋箭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原點MM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閱讀!微信讀書上可以找到這本書,或者當地圖書館有英文電子版,僅供你參考。
晝夜思想 回複 悄悄話 很有趣,會找來看看,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