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居齋

後疫時代應對人類麵臨的問題探索
正文

舊憶元旦

(2022-05-02 07:24:59) 下一個

舊憶元旦

 

舊文考古,發見二十多年前,奧城專業人員協會成立後,有篇關元旦聚會文章。

 

來美多年入鄉隨俗,對節日的感覺也隨之而變。記憶深的老美節日,除去聖誕節,感恩節 就是老美特有的“鬼節”。

 

華夏特有的傳統節日:元旦,春節,端午,已經漸漸遠去淡漠。其實,比起洋節日,元旦,春節真如老祖宗一樣年深日久,已有幾千年曆史。

遠在公元前2250年的夏朝,就以立春為新年。到周朝,以立春前兩個月為新年。到漢朝才改正月為新年,即“春節”。古人稱正月初一為“正旦”,“元辰”,“元旦”。自漢到清末兩千多年,都是華夏民族最重大熱鬧的節日。

公元1912年廢帝製,求共和,跟上國際潮流,成立民國。開始沿用公曆,以一月一日為元旦,自此元旦春節開始分家,俗稱“新年”“舊曆年”。

 

算起來,在記憶中深刻的元旦,竟曲指可數。其一是六十年代三年饑荒後,第一個元旦。人們在度過了餓死人的可怕的歲月,腹中不再受饑餓的煎熬後,倍加狂歡地歡度新春。

我就讀的大學裏,“火樹銀花”,“歌潮舞浪”。上千人牽手在校園裏穿梭起舞,歡樂的長龍無首無尾,梭到之處,師生員工,老少尊長,相繼插入。好一個“ 狂歡不眠夜“!

 

文革中,新年佳節都被橫掃一邊,未留下一絲美好的記憶。僅記得六六年元旦晚上,校園被武鬥隊占據,我和幾個校友回不了校。夜晚,倦縮在兩路口一家商店二樓上,以大字報蓋身禦寒。

半夜被街上淒慘叫聲驚醒,爬到窗前一看,兩母女被流氓逼在街邊,

“給老子老實點”.....。

“革命的同誌們,救命啊~~~”,  淒厲的叫喊,劃破夜空。所幸不遠,市革委門崗解放軍持槍趕來。

但這淒慘聲音一直留在心裏。

 

文革後有記憶的元旦也不多,最深的是八四年元旦。

八十年代,動亂結束,大地回春,百廢待興,經濟複蘇,有了新的希望。在執教的大學裏,元旦晚會歡鬧一夜後,人們已經熄燈掩火,準備入眠。

門卻被幾個不速之客敲開,原來是我的幾個本科生和研究生,歡鬧後興猶未盡,要求和老師“煮酒論道”,暢談達旦。

酒沒煮,太太撥旺爐火,煮新茶,加入了我們海闊天空的神吹。元旦除夕,在不經意間溜去。

 

來到美國,元旦讓位於聖誕節,春節還得在辦公室度過。常有失落之感。協會成立舉辦中秋晚會,給我們留下甜美的記憶,我們在新的環境和友人歡度華夏佳節,元旦會為我們留下更深刻記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