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夏末秋初,透過枝椏灑下來的溫暖陽光 - 韓劇《機智醫生生活》觀後感

(2021-10-07 10:00:17) 下一個

第二季已經追完了,才想要寫下些什麽,記錄一下這部很放鬆、很“治愈”的韓劇 -《機智醫生生活》。

本劇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故事主線。而人物主線,則是“律帝醫院”裏五位專科教授醫生。這五位專科醫生,既是醫學院同期同學,畢業後又在同一間醫院共同工作多年,成為“鐵打不散”的“好友五人組”。人至中年,各自單身且精彩著。劇情就圍繞著這五位醫生的日常與互動,他們的工作、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在醫院裏碰到的形形色色的病人的生活展開的。

工作再忙,五位好友常常會聚在一起吃吃工作餐

一起喝喝咖啡聊聊天

一起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快樂與挑戰

一起奔波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

最酷的是,五個人還可以常常在不加班的日子一起練樂隊。

神經外科教授醫生,蔡頌和,“別人家的女娃娃”,妥妥的人生贏家 - 有顏有才,多麵能手,工作上是獨當一麵的專家級醫生,生活上可以帶動一票男醫生好友們玩得投緣。

靜,可指導建議研究生醫生的醫學論文;動,可自己上山去露營,自己搭帳篷,獨自觀海看山。

雖然單身,但是享受生活、享受工作、享受友情。跟其他幾位夥伴醫生有著“哥們兒”般的鐵磁關係,跟肝膽胰外科醫生李翊晙之間,有著若有似無的曖昧情愫。

四位中年有成、各有特色的專科教授醫生

小兒科專科醫生 - 安涏援。出生優渥家庭,卻有一顆悲天憫人、體恤別人痛苦的心。不僅用醫術盡量幫助病患解除痛苦,而且私底下設立匿名資金,幫助經濟上有困難的病患家庭。四個哥哥姐姐們,全部獻身教會。安涏援的媽媽十分擔心自己最疼愛的小兒子也會步入哥哥姐姐們的後塵,為信仰而獻身。而安涏援似乎自己也正有這樣的打算。直到醫院裏來了一批新的研究生住院醫。。。

如同大男孩般溫暖、笑容可掬,病患孩童和家長都喜歡的安涏援醫生

身材也是棒棒的哦

便裝很親民,醫服更儒雅

肝膽胰外科醫生李翊晙,一路開掛的優等生。個性跳脫、幽默,喜歡耍寶,是“五人組”裏當仁不讓的“開心果”。第一季剛剛開始的時候,結束了一段不成功的婚姻。有一個聰明早慧的兒子。李翊晙在保持繁忙工作的同時,盡量抽時間陪伴兒子,讓兒子在一個健康、快樂、輕鬆的家庭氛圍中長大。

李翊晙喜歡搞笑,隨時隨地無厘頭。而在這種時候,蔡頌和通常是笑得最開心的那個。

李翊晙與蔡頌和,經過了這麽多年,倆人的關係走向會如何?

安涏援與胸外科專科醫生金雋婠

金雋婠外表冷峻,個性直男,不善通融,常常被人誤會不近人情。而實際情況是,他不喜歡用無謂的、轉彎抹角的方式來表達可以直接陳述的內容。金雋婠也以他獨特的魅力,贏得了真正的尊重和友情。並與李翊晙的妹妹發展了一段甜蜜、而不失波折的戀情。

“媽寶男”、婦產科專家醫生楊碩亨。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對除了媽媽和“死黨”5人組之外的所有人,都適當地保持“社交距離”,貌似有“社交恐懼症”。不善言辭,每日跟媽媽匯報衣食住行。更因有時反射弧奇長,被朋友戲稱“大熊”。

看似木訥的楊碩亨,偏偏打動了直率、樂觀的住院醫秋敏荷的芳心。於是,一出精彩的“女追男”的大戲上演:辦公室裏敏荷醫生“粉紅芳心之箭”頻頻射向碩亨醫生,無奈全被無視或閃身避過。敏荷醫生是否可以“守得雲開見月明”?還是碩亨醫生決定一輩子守著媽媽過單身生活?

李翊晙5歲的兒子,宇宙,自帶“呆萌”光環。體貼爸爸的辛苦,又聰明且精靈。雖然成長於單親家庭,但因著爸爸的疼愛,個性開朗樂觀。

追完第二季的時候,剛剛好是夏末秋初的日子。而這部劇帶給人的感受,就如同夏日的高溫已過,躺在綠蔭如蓋的大樹之下,讓微風輕輕拂麵而過,靜靜地感受陽光透過枝椏灑在身上的溫度,暖暖的,很幸福,很安心。。。

最讓人感到溫暖的,是劇中“五人組”的友情。

醫生,都是做著“救死扶傷”的“超高壓”工作,尤其是劇中五位專科醫生所在的科室。常常一個決定,就會決定病患的生死,決定一個家庭的完整或者是破裂。劇中的五位主線人物,都是有著“醫者仁心”的優秀醫生。故而,麵臨患者的康複會格外歡喜,麵對無法拯救的病人也會分外難過。他們很幸運擁有彼此的陪伴。而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對彼此的了解,對彼此工作的感同身受,對彼此個性的尊重,對生命本身的尊重的基礎之上。這樣的友誼,沒有攀比,沒有利用,沒有勾心鬥角,不需要過多解釋。有的,隻是疲乏時可以依靠的肩膀,傷心時可以悶一口燒酒的默契,輕鬆時彼此之間的互懟調侃,樂隊練習時可以肆意放飛的心情。

成人的世界,談何容易。可以有這樣的友情相伴,何其幸運、何其幸福。

因為沒有特定的故事主線,可能會感覺稍顯鬆散。但是,每一個病患的故事,又可以是獨成一章的小劇。韓劇,似乎很喜歡在平淡生活中的娓娓道來之間,讓人體味、反思人生的道理。而“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感悟不一樣,每個人的體驗更是不盡相同。

本劇的場景設定是醫院,故而,將著重點放在醫院裏進進出出的人生百態。又有什麽地方,比醫院的病榻前,更適合思索人生的呢?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無法躲過、不能避免的現實。從孩童出生前準父母的緊張與欣喜,到幼兒時代的父母的精心愛護,到青壯年時突如其來的病痛,直到最後步入老年時的身體退化。而疾病,就像是呆在黑暗中的惡者,伺機、肆意地選擇它的下手對象,不會因為孩童可愛而心軟,不會因為家庭和睦而退避,不會因為家境貧寒而憐憫,不會因為壯年風華而放手,不會因為天倫之樂而躲閃。來了,就是來了。不同的家庭,麵對突如其來的病痛挑戰,有的,堅韌守候終得安好,有的,無奈放手目送人歸。公平嗎?跟誰去討要?人,能做的,隻是盡自己的能力,健康能愛的時候,且認真地愛,認真地珍惜,認真地享受生活吧!

正如,這秋日中的暖陽,何必去感懷秋風秋雨之後落葉紛飛,何必去擔心秋天之後寒冬蕭瑟。就在這一刻,就在這瞬間,專注而感恩地享受著,現在擁有的溫暖。這樣,就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