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鐵十局在泰國曼穀承建的審計署大樓因地震倒塌是否需要賠償
(2025-03-30 18:47:24)
下一個
關於中鐵十局在泰國曼穀承建的審計署大樓因地震倒塌是否需要賠償的問題,目前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因為這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合同條款、責任認定、法律適用以及後續調查結果。以下是一些可能影響賠償的分析:\r
合同條款\r
中鐵十局與泰國方麵的合作通常是通過與意大利泰發展有限公司(ITD)組成的聯合體(ITD-CREC)承接的工程項目。合同中可能包含關於不可抗力(如地震)的條款。如果地震被認定為不可抗力事件,承建方可能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前提是他們能證明施工符合合同約定的標準和規範。\r
\r
責任認定\r
大樓倒塌發生在2025年3月28日緬甸強震之後,該建築當時正處於施工階段(進度約30%),尚未竣工交付。如果調查發現倒塌原因與施工質量、抗震設計缺陷或材料問題有關,中鐵十局及聯合體可能需要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責任。反之,如果證明倒塌完全是由於地震強度超出設計預期(例如曼穀地區的抗震標準較低),責任可能會減輕甚至免除。\r
\r
保險覆蓋\r
大型工程項目通常會購買工程保險,包括建築工程一切險(CAR保險)。如果保險涵蓋自然災害導致的損失,賠償可能由保險公司承擔,而不是直接由中鐵十局支付。不過,具體賠付範圍還需看保險條款。\r
\r
泰國法律與國際慣例\r
項目位於泰國,適用的法律框架可能是泰國國內法或雙方約定的國際商事仲裁規則。如果泰國政府或審計署提出索賠,賠償金額和責任分配將取決於法律程序的結果。此外,作為“一帶一路”項目的一部分,政治和外交因素也可能影響最終解決方案。\r
\r
當前進展\r
根據最新信息,泰國內政部長表示將在七天內(即到2025年4月6日左右)公布調查結果。中國已派專家協助調查,但具體責任尚未明確。在此之前,賠償問題仍懸而未決。\r
\r可能的賠償情況 \r
如果認定為施工問題:中鐵十局和聯合體可能需要賠償損失,包括建築重建費用、人員傷亡補償等,金額可能高達數億泰銖(21.36億泰銖的總預算可作為參考)。\r
\r
如果歸因於地震:賠償責任可能轉嫁給保險或泰國政府自擔損失。\r
\r
如果雙方協商:可能達成和解,避免正式訴訟。\r
\r結論\r
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表明中鐵十局一定會賠款或不會賠款。最終結果需等待泰國官方調查結論以及後續的法律和合同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