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論六法:解讀與釋義
(2024-07-12 08:48:07)
下一個
畫論六法:解讀與釋義
蘇向東號清慧居士
唐代美術理論家張彥遠在其著作《曆代名畫記》中引用了謝赫的“畫論六法”,即繪畫藝術的六種基本法則。原文如下:
“昔謝赫雲:畫有六法:一曰氣韻生動,二曰骨法用筆,三曰應物象形,四曰隨類賦彩,五曰經營位置,六曰傳移摹寫。”
在這段話中,謝赫提出了繪畫藝術的六個關鍵方麵: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和傳移摹寫。這些法則涵蓋了從筆法、造型、色彩到布局和臨摹的各個方麵,構成了古代中國繪畫理論的重要基礎。
現代學者錢鍾書在《管錐編》第四冊中對這段文字進行了進一步的解析。他認為,按照古文法和謝赫的原意,應將其解讀為:
“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
這種解讀方法將每一法則進行了明確的劃分和解釋,使得每個法則的含義更加清晰。
首先,【氣韻生動】強調了作品中生動的氣韻,這是繪畫中最難以捉摸卻至關重要的精神內涵。【骨法用筆】則是指繪畫中的用筆技巧,強調線條的質量和結構感。【應物象形】要求畫家在描繪對象時要做到形似,即符合物體的真實形態。【隨類賦彩】強調根據不同對象賦予適當的顏色,以達到自然和諧的效果。【經營位置】涉及畫麵的布局和構圖,要求合理安排畫麵中的各種元素。最後,【傳移摹寫】是指對前人作品的臨摹和學習,通過這種方法來傳承和發展繪畫技藝。
綜上所述,謝赫的“畫論六法”不僅為繪畫藝術提供了理論指導,還體現了古代畫家對於藝術創作的深刻理解。錢鍾書的解讀進一步揭示了這段文字的內涵,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寶貴的藝術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