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東

蘇向東教授號清慧居士離群索居精進修行
個人資料
正文

並州剪史話(正式稿)

(2020-06-19 13:48:31) 下一個

並州刀剪史話

2019-06-17 01:22:46 卷宗 2019年14期

蘇向東 郭春華 蘇玥

摘 要:本文依據曆史脈絡,完整而係統地對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並州刀剪尤其是並州快剪的曆史探究、文史資料歸納、晉府店刀剪社曆經650年的曆史沿革都進行了縝密而詳實的介紹。

關鍵詞:並州刀剪;並州快剪;晉府店

1 並州刀剪2000年

並州刀剪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以刀口犀利、鋼水分明、鍛造堅固而著稱於世。在唐、宋時代,並州刀剪的生產,有相當規模,現今大、小鐵匠巷,大、小剪子巷,就是當年生產的集中地。明朝太原晉府店的刀剪,在各大商埠都設有專營商號。

1.1 並州鐵

據《周禮》﹑《漢書.地理誌上》記載﹐並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帶地區。“並州”稱謂始於東漢(公元25年—220年)。東漢全國設十三州,並州刺史部設治晉陽(今太原市晉源區)。據《山海經》之《北山經》記載古冀州地區,也就是現在山西省的產鐵之山有4座。漢代在全國49個縣設“鐵官”,古並州(今山西,後文同。)有5處。有史料記載古並州(今山西)還是世界鑄鐵的發源地!其曆史最保守估測也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七世紀的東周時期。有確切的史料記載:“明代全國冶鐵業每年要供給國家746萬斤鐵,今山西一省就占200萬斤”。難怪唐代詩人任華在《懷素上人草書歌》中有雲:“鋒芒利如歐冶劍,勁直渾是並州鐵”,可見並州剪刀在當時被看作是最鋒利、最耐用的。正是由於並州鐵其質之優,才得以使並州刀剪大有名氣!

1.2 並州刀剪

說到並州刀剪,其中尤以並州剪最為出名。東北大學出版社《中華冶鐵誌》一書中寫道:“說起剪刀,讀者可能會想到刻有[杭州張小泉]字樣的電鍍小物件。不錯,這種剪刀玲瓏小巧,美觀實用,著實討人喜歡。可您是否知道,在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聞名天下的剪刀並不是出於西子湖畔,而是出於山西太原。其中尤以並州剪刀風靡全國。大詩人杜甫在《戲題王宰山水畫圖歌》中雲:“焉得並州快剪刀,剪去吳淞半江水”;最為有名和流傳最廣。即便到了今天仍然為人們廣為傳頌。以至於並州剪成了鋒利,快捷,堅固、耐用的形容詞和代名詞。並州剪、並州鐵剪更多場合被稱為並州快剪。從品牌學的角度來看並州刀剪,並州快剪都是自打有人類文明史以來不僅是全國更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最有生命力的第一個品牌。

並州刀剪,以刀口犀利,加工精細而著名於世。自古至今並州刀剪式樣大方,堅固耐用而名揚天下。其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生產曆史堪稱悠久,並州刀剪從曆史上看至少從東漢時期就已經流傳國內各大商埠和海外市場了。

2 【晉府店】650年

【晉府店】是太原晉府店刀剪社的字號。這個字號距今已有650年的曆史。遠比杭州張小泉剪刀和北京王麻子剪刀早了至少300年。

2.1【晉府店】由起

史籍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傳第四》記載,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三太子朱棡為晉王。朱棡上任後委托其嶽父謝成在太原城外東北麵,於公元1376年前後修建起一座富麗堂皇、規模宏大的晉王府。在其周邊商鋪林立便統稱為晉府店,旗下有絲綢莊、刀剪社等各式各樣的商賈字號。“自洪武三年第一代晉王朱棡始,在近三百年內先後有十一位晉王受封”即便今天的太原依然還有晉府店街、晉府店街小學、晉府店刀剪社、剪子巷、鐵匠巷等等。據此考證太原晉府店刀剪社迄今已經具有650年的曆史。

2.2 【晉府店】並州剪

清朝巨匠張潮(1650~1709)編撰的《奚囊寸錦》(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之第30目是讓我們今人能夠真正目睹到“並州剪”的唯一圖文史料!

“並州剪”內隱七言絕句二首,每首中“回”字象釘鉸;句尾“中”字和“巾”字象剪之尖。

嫁衣原不為他人,自出心裁又日新。

休道肝腸雲錦似,幾回淚下暗沾巾。

閑心一片少人同,剪雪裁雲訝國工。

七夕天孫曾賜巧,夢回常在月明中。

【晉府店】並州刀剪影響深遠,例如在距今約350年左右的清朝順治八年(1651)山西商人王青山就在北京菜市場掛出一家以經營剪刀火鐮為主的店鋪“王麻子刀剪社”。幾乎同一時期在杭州和上海也陸續出現了“張小泉刀剪社”。這些店鋪都遠遠遲於“太原晉府店刀剪社”約300年左右的時間。

根據太原晉府店刀剪社珍藏的《全國民用剪刀經驗交流評比會議四項經濟指標表》(1965年11月25日)文獻原件中明確記載著的太原晉府店刀剪社表明,即便到了全國解放後太原晉府店刀剪社及其【晉府店】並州刀剪依然無斷代存續至今天已經有650年的事實毋庸置疑!

3 並州刀剪的文化現象

並州刀剪始製創於距今約2000年以前的漢朝時期。《東西文物趣談》一書說:“我們曆史上最早負有盛名的剪刀是-古稱並州所出產的。並州剪刀在(距今1700年)西晉就已出名了,唐朝時,連楊貴妃也喜愛使用並州快剪,就更是它的大名風靡全國了。”而在中國的曆史詩歌中,並州剪、並州快剪等更成為人文墨客筆下用於比喻可斬斷剪切一切事物的神器的代名詞。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焉得並州快剪刀,剪取吳鬆半江水。宋項安世《次韻蘇主管小礬山歌》“並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壺公煙。”宋汪元量的《卜算子》“安得並州快剪刀,割斷相思路”。宋薑夔《長亭怨慢·漸吹盡》“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宋吳文英.“天外幽香輕漏,人間仙影難尋。並刀翦葉,一枝曉露,綠鬢曾簪”。元楊維楨的《廬山瀑布謠》“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便欲手把並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元朝時,《越歌》以收集嶺南本土歌樂的書中,記有“戀郎思郎非一朝,好似並州花剪刀”。齊白石畫配詩《秋藤》詩:“老年筆勝並州剪,剪取秋光上剡藤。”近代中國詩人梁同書有一首集中描述了湯天池鐵畫的《鐵畫歌》寫道“花枝婀娜葉璁瓏,並州快剪生春風。”

在古籍書中,並州剪也在其敘述的故事中屢屢出現。《警示通言》本書的一則故事中,敘述,楊貴妃曾剪取青絲以換取聖寵。原文為:“娘娘容顏愁慘,梳沐俱廢。一見奴婢,便問聖上安否,淚如雨下。乃取妝台對鏡,手持並州剪刀,解散青絲,剪下一縷,用五彩絨繩結之,手自封記,托奴婢傳語,送到禦前。”從原文可見,楊貴妃當時剪斷青絲的剪刀就是並州剪。

4 小結

曆經了650年的“太原晉府店刀剪社”,現如今已經是山西省和太原市兩級非遺傳承保護單位。“太原晉府店刀剪社”在保護和傳承曆史文化、收集散落民間的有關文物、對有關字號商標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麵都作了大量的工作。並將並州刀剪和有關文化史料在自己的官網www.tyjfd.com和微信小程序“晉府店”上開設了線上數字博物館,供大家隨時隨地瀏覽觀摩。“太原晉府店刀剪社”的在傳承保護並州刀剪的同時,也從單一的刀剪拓展到晉府店的並州鐵貨茶道鐵壺、工美字畫等領域。目前還在淘寶商城開設了以【晉府店】命名的淘寶店鋪。

參考文獻

[1]《今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第一版(第571頁)

[2]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90年(並州刺史部)

[3]劉培峰等“山西傳統鑄鐵技術成就”第58頁《鑄造設備與工藝》2015年第3期

“並州刀剪史話”刊於《卷宗》雜誌2019年5月號第14期
 

發布時間:2019年5月7日 21時26分
 

 

摘要:本文依據曆史脈絡,完整而係統地對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並州刀剪尤其是並州快剪的曆史探究、文史資料歸納、晉府店刀剪社曆經650年的曆史沿革都進行了縝密而詳實的介紹。

關鍵詞:並州刀剪  並州快剪  晉府店

 

卷宗 (2019年14期)
類型:旬刊  類別:教育教學
國內統一刊號:CN51-1737/GO
國際統一刊號:ISSN1005-4669
發行:全國公開發行
定價:30元RMB

 

視頻鏈接

https://m.youtube.com/watch?v=0a1-F6TKD5s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