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抒情

歲月匆匆,看往昔,我們有遺憾、不甘、抱怨。其實歲月從不欠我們,時間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讓我們用柔情擁抱歲月,過好每一天!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廣種福田(笨小孩的世界之二十二)

(2021-05-26 14:03:28) 下一個

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Yuan Longping, Plant Scientist Who Helped Curb Famine, Dies at 90, His development of high-yield rice hybrids in the 1970s led to steeply rising harvests in Asia and Africa and made him a national hero in China, credited with saving countless lives.

中文意思:【幫助世界解決饑荒和貧困 的植物科學家袁隆平去世,享年90歲。】

副題是:(他在1970年代開發了高產水稻雜交種,導致亞洲和非洲的收成急劇上升,使他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他挽救了無數生命。)。

這兩個標題引起了我的關注!讓我看到了這位瘦小老人的偉大,他是中國的名人,他的仙逝,是人類的損失。他在高產雜交水稻方麵的突破性工作,幫助從亞洲到非洲的大片地區解決了饑餓和貧困問題。

紐約時報5-24-2021報道。

在大多數種植水稻的國家,產量的大幅上升讓饑荒成了一個遙遠的記憶。在某個意義上“他挽救了很多很多生命“。

難怪他的逝世,有數百人自發的來到停放他遺體的殯儀館前獻了鮮花。在2019年的時候,中國國家授予他共和國勳章,這是中國最高的官方榮譽。

但他卻公開說他不懂政治,他也不是共產黨員。他的高風亮節,讓我想到佛門的一句話,叫(廣種福田)。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所以我們平時至少應該做到合理點餐、不浪費糧食。要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據說他選擇農業科學的最初靈感部分來自一次學校組織的農場參觀,還有部分來自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 的電影《摩登時代》 (Modern Times) 中小流浪漢在自家門前吃葡萄、喝鮮牛奶的田園詩般的情景。

在他迷上了種田之後,在1970年的時侯,袁隆平對自己在提高水稻產量方麵進展緩慢越來越感到懊惱。他突然有了一個改變策略的想法:去中國偏遠地區尋找野生品種,以獲得更有希望的遺傳物質。

在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袁隆平的團隊在一條鐵路附近找到一片野生水稻,這是第一個突破。第二年,袁隆平在中國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描述了如何將野生水稻的遺傳物質轉移到商業品種中去的技術。之後不久,他的成功換來了中國的糧食收成翻倍,結束了國民限量供應糧食的局麵。

很欣賞他的這句話,他說:“這不是什麽秘密,我的經曆可以用四個詞來概括:知識、汗水、靈感和機會。

人生的價值是什麽?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也許“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人生才是光彩的,也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才是輝煌的,也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才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也許“平淡而有為”的人生才是真,古往多少聖賢豪傑,他們曾走過的那一條條不平坦的路,為後世的人樹立了遠大理想,為每一個人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懸掛了一盞盞指路明燈。

我不知道袁老當初是受了那位偉人的影響,起碼他的仙風俠骨,90歲的高壽,在年事已高的時候依然可以走下田園,這是上天給他的福報,因為他的貢獻造福了人類,讓我借用佛門的一句話:廣種福田,得福報。以這句佛門最高境界的話來送別袁老吧!

星空下的哲理名言:

(1)True mastery of any skill takes a lifetime.

對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生的刻苦操練。

(2)Sweat is the lubricant of success.

汗水是成功的潤滑劑。

(3)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成功是,你即使跨過一個又一個失敗,但也沒有失去熱情。

(4)In order to be irreplaceable one must always be different.

要做到不可替代,就要與眾不同。

作者簡介:張允遐,中國財經出版社合作作家,【滾滾紅塵美利堅】作者。該書被中國各地圖書館和美國公共圖書館收藏。

【中國作家協會】評定為海外優秀作家。

並多次獲得中國中央電台、中國僑聯等高層次的文學獎項。

多年來共發表了不少頗有影響力的作品,其中得獎作品十多篇,並由北京電影學院改編成電視劇。

請關注《歲月抒情》微信公眾號,可以即時收看更多精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