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密碼(奇人甲)

作者的話:此時,人類已進入了最危急的時刻!睜眼看看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這僅僅是剛剛拉開序幕,更震撼的即將來到。我不得不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用心寫下這些沉重的文字,願為有緣之士指出通向美好未來的光明之路,平安渡過劫難。我將在這裏為大家講講故事,點破一些迷,為大家
正文

樂舞仙蹤 一、神龍之舞 不見尾首

(2020-05-27 18:40:23) 下一個

“樂”是中華文化中曆史最為悠久的類別之一。據上古文獻記載,中華文明誕生之初,便伴隨著禮樂教化,它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貫穿著中華文明的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麽“樂”是指什麽呢?在古時候,“樂”並不是指我們今天這種狹義的音樂,而是包含了詩詞、音樂、舞蹈這三個方麵的內容,內涵博大精深。

比如我們現在知道,中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是《詩經》,其中所流傳下來的都是古體詩,共三百多首。其實在上古時,《詩經》中的詩全部是用來歌唱、演奏的,這與宋詞與元曲等一樣。其實這些不隻是用來歌唱的,它們往往還配有舞蹈,可以載歌載舞。比如演奏《周頌·維清》時,一般都要跳“象舞”這種舞蹈。隻是曲調與舞蹈都在曆史中失傳了,現在流傳下來的隻剩下這些文字詩詞了。

不隻是中國,在西方文明的搖籃――古希臘文明中,也是詩歌、音樂、舞蹈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詩歌誕生的同時,其曲調便產生了,遊吟詩人們邊彈奏邊吟唱著,同時舞蹈也相伴而生。

《毛詩序》是古人為《詩經》作的序,裏麵有一句話這樣說道:情感在心中生成、激蕩,情不自禁,便會通過言語表達出來;如果言語還不足以表達情感時,便會發出嗟歎;當嗟歎也不足以表達情感時,就會拖長腔調歌唱起來;當歌唱還不足以表達出情感時,就會手舞足蹈地翩翩起舞。[1]

這句話說出了詩歌、音樂、舞蹈的相互關係。古時候詩詞、音樂、舞蹈,這三者一體,詩中有樂,樂中有舞,舞中有詩,三者合而為一,統稱為“樂”,或稱為“樂舞”,這是古樂所包含的範圍,也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要想真正了解一件事物,必先探尋它的源頭。那麽最早的“樂”是什麽時候誕生的?

這個問題目前已無法考證,隻知道在遙遠的史前文明時期就有了樂。

我們中華民族,是本次人類文明中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擁有五千多年的曆史,起源於五帝時期,以黃帝為始祖。但根據上古文獻記載,在黃帝之前,還存在著極漫長的三皇時期,曆經過數量眾多的遠古帝王所統治的時代,這些都歸屬於史前文明時期。

古人曾將所能知道的史前文明,根據時間順序劃分為“十紀”。《春秋緯》記載:從遠古的泰皇氏時期開始,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經曆了十紀,跨越了三百二十六萬七千年。

可能每一紀都是一次人類文明的輪回。現在地球上陸續發現一些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年前的文明遺跡與化石,難倒了考古學家們,還有在一萬多年前毀滅的高度發達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文明之謎,還有瑪雅文化……這些遠古的史前文明都曾經存在於地球上,但最終都在各種大劫難中毀滅了,經過漫長的歲月後幾乎沒有留下什麽痕跡。但每次劫難中都有極少數人幸存下來,繁衍出下一次人類,像諾亞大洪水中幸存的諾亞一家人。他們慢慢又發展出新的文明,同時又繼承了極少量的史前文明帶入下一次文明中。像周易八卦、河圖洛書、陰陽五行等等,都是不同時期的史前文明遺,經過曆次劫難留到現在的,所以遠超出現代科學的認識,現代人類怎麽也研究不明白。樂舞也是如此,也是從遙遠的史前文明時期流傳下來的,是史前文明的“活化石”。

1984年-2001年,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先後出土了30多支以仙鶴尺骨製成的骨笛。據考察,這些骨笛是在距今7800年-9000年間入土埋葬的。經過測試發現,這些骨笛擁有兩個八度的音域,而且在音域內半音階齊全,不僅能夠演奏傳統的五音或七聲調的樂曲,而且能夠演奏富含變化音的少數民族或外國樂曲,其音階構成非常科學、完備。這說明在8000多年前以前,中華民族就已具備了先進與完備的音樂理論知識,這遠超出我們這次人類文明的曆史。這也印證了中華樂舞在遙遠的史前文明時期就已經誕生了。

據上古文獻記載,在史前三皇時期,伏羲氏發明了瑟這種樂器,並創作了《立基》、《駕辨》等樂舞;女媧氏發明了笙簧,並統一了天下聲律,創作了《充樂》這首樂舞;神農氏發明了五弦琴,創作了《扶犁》這首樂舞;另外還有朱襄氏的五弦瑟、葛天氏的《八闋》樂舞……這些尚有記載的遠古樂舞,可能跨越了幾度人類文明,雖然早已失傳,但卻是沉澱於人類記憶深處的遠古印記。


[1] 《毛詩序》:“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