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君

描寫我的兩個小外孫在美國的成長過程
正文

(20)獨立自信小哥倆

(2023-04-20 08:40:29) 下一個

美國人18歲以後就開始獨立麵對人生,不再依靠父母。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美國家長非常重視寶寶的獨立性的培養,因為這關係到他未來的生存。大家普遍認為,寶寶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願和個性。讓孩子從小嚐試走獨立的道路,深藏在他內部的潛能就能充分發揮出來。

 

我的兩個寶寶從爬行開始就希望透過自己的探索和嚐試來了解周圍的環境和看到的景象;當他們說:“這是我的!”“我自己來!”“ 不要幫助!”時,我高興地意識到他們在向我傳遞“獨立宣言”。

我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凡是孩子能做到的,就讓孩子在“我自己做”的過程中得到鍛煉的機會,能不斷增強自信心,養成獨立做事的習慣,不輕易接受別人的幫助,從而變得堅強自立。

走路 自己來 我能行

從獨睡開始,到爬,到學走路,我們一步一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當他們蹣跚學步時,如果跌倒了,我們一般不會跑上前去扶他,而隻在旁邊鼓勵他“起來”。即使他哭,我們也不扶,寶寶隻好乖乖地自己站起來。我們讓小驊獨自推著小車學走路,也不攙扶。這看來似乎有些“殘忍”,但正是通過這“殘忍”磨練,小驊才堅強地獨自邁出了人生第一步。小傑也是這樣,外出遊玩,無論在公園還是在超市,都是讓他在前麵搖搖晃晃地走,爹的在後麵緊跟著,他倒成了我們的導遊。

掃地 讓勞動遊戲化

小傑天性勤快,特別愛玩掃帚。我給他買一個小小掃帚,他可真的像模像樣地掃起地來了。聽到我們表揚說“ 瞧! 小傑真能幹!”,他得意極了,將小掃帚高高舉起,翹起小腳,滿麵笑容。一幅“自尊”、“自豪”、“自我肯定”的模樣特逗人喜愛。這給我很大啟發:如果想讓寶寶做些象征性的勞動,那就盡量使勞動遊戲化,這樣他就會以極大的興趣積極參加。

洗澡 尊重意願 避免簡單的命令

小驊兩歲時,凡事都要自己幹,不要大人幫忙。每天晚上洗澡前我總要問小驊:“要洗澡嗎?”如果他說“No!”,今晚就不洗澡了。隻有當他說“Yes”後,我才和小驊一起準備。小驊自己開始放水,他還會調節冷熱水,一邊放水一邊玩,可高興呐!我有時要幫他,他就不高興地打我的手:“No help!”等放滿一缸溫水,他自己脫衣服、襪子,跨進浴缸。拿嬰兒沐浴露往自己身上直噴,還會用兩隻小手在身上抹抹。

現在小驊五歲了,小傑也會自己調節水溫,將衝浪浴缸放滿,放入各種塑料小魚、小鴨等漂浮玩具,小驊帶著弟弟洗泡泡浴,在浴缸裏遊泳,等玩得盡興了,才會自己爬出來。

洗澡,這隻是一個小小例子。凡是他們自己能幹的,都要尊重寶寶的意願,由他自己獨立決定,他自己願意了,才有興趣獨立地邊玩邊幹。千萬避免簡單的命令。


自己服務 養成“自己做”的生活習慣

  小傑渴了,自己會用小杯子接水喝,還先接一杯恭恭敬敬地端給哥哥喝。哥哥也不甘落後,自己到冰箱拿食物,倒果汁或牛奶,還會獨立地調巧克力牛奶,每次都不忘給弟弟送一份。雖然不可避免地浪費了不少食物,但還是值得的。因為這既鍛煉了獨立生活能力,又培養了互愛、分享的品德。

每天清早,爹的開汽車送小傑到幼兒園,他的小書包都要自己推著,從來不肯讓別人幫助。

獨立遊戲  體現自主

除獨立臥室外,我們為兩個寶寶還布置了單獨的遊樂室。玩具的擺放、活動的進行都由寶寶自己做主,設法給他們一種小主人的感覺,感受獨立做事的樂趣。每天從幼兒園回來,哥倆就會自己到遊樂室玩蹦蹦跳、開汽車、騎自行車、搭積木、看電視……一切由他們哥倆自己玩。

獨立思考 尊重好奇心 激發探索的興趣

  小驊在兩歲時好奇心特強,什麽都要摸摸、看看。電腦、電視機的所有按鈕,他都要動動,隻要他不動電源插座,我們都讓他隨便玩。不停地開開關關,將一台顯示屏玩壞了,爹的什麽也沒批評,第二天買了一台新顯示屏換上,保護了孩子探索的興趣。

現在輪到小傑了,他還不到兩歲,就和哥哥當年那樣,不停地玩計算機和電視機。他的電子玩具不響了,會一個人到爹的的工具箱裏拿出螺絲刀,專心地修起來,真像一個熟練的修理工。

自主選擇 激發“解決問題”的創造力

我帶小驊買衣服、玩具和書時,都把自主權交給他,讓他自己決定買什麽樣的玩具、什麽款式的衣服,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一次,小驊看中了一件茄克,上麵有美國小孩特別喜歡的能閃閃發光的超人圖像,但我們要先到別的地方去,不能當時就買,怎麽辦呢? 小驊自己就提了衣服到櫃台,對營業員說: “我喜歡這件茄克,能不能放在你這,我們過一小時來買。”問題就這麽解決了。是小驊獨立挑選,遇到麻煩,自己獨立思考,設法解決。可當時小驊才剛到五歲啊!

孩子終究要走向社會,學會獨立,這才是我們“授之以漁”的道理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