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生真的有許多的意料之外,之前我怎麽都沒有想到,我的寶寶會在大洋另一端的異國他鄉來到這個世界。
21世紀第一個聖誕節的鍾聲敲過之後,我懷孕了,這是上帝對我這幾年在美國艱苦奮鬥的最好獎賞,我懷著如願以償的感恩心情進入了孕產婦行列。
2002年,我的第一個男孩小驊(Joshua)降臨人世,2006年初,他的弟弟小傑(Colin)也來向我報到。四年來,活潑、機靈、人見人愛的小驊(Joshua) 和正茁壯成長的小傑(Colin)帶給我無法言表的幸福。
懷孕、分娩是一段美好的歲月。在美國生寶寶,無論是懷孕、檢查、生產、婦產醫院還是產後的種種,都和中國的習慣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貼心舒適的醫療服務
美國的醫院很注意醫療服務的質量,病人在這裏看病,能享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視!
產檢
在美國看病是不用掛號的,美國私立醫院看病必須事先打電話預約,有時甚至得提前兩、三星期預約。
婦產專科診所總共隻有四位醫生、兩位護士和一位接待員,由於大家都是按照預約好的時間來的,所以候診室人很少,音樂輕鬆悅耳,地上鋪著幹淨的地毯,有舒適的沙發,有提供健康教育的電視、免費的飲料和各種讀物。【配圖5診室2】
醫院裏聞不到消毒水的氣味。牆壁顏色多是暖色調的,很溫馨,對病人的精神有鎮靜作用。這些布置不但能消除病人就醫時的緊張、恐懼心理,還提供了舒適、平靜的就診環境。
在這裏,醫生不把孕婦當病人,而是“客人”,在親切的聊天中幫你解決心理的疑惑、生理的疾病。整個懷孕期間,每一次覺得不舒服或心中有疑問時,便可打電話給婦產專科診所,一個主管護士會很親切、仔細地回答你的問題。如果問題嚴重,她立刻會請醫生直接與你交談。
產房、產床
醫院的病房就是產房,打開病床就是一張產床。產科病房的裝修布置呈家庭式,醫療設備放在隱蔽處,監護儀器等設備放在小儲藏室內,有電視、呼叫器、電話、廁所(安裝有呼叫器、扶手)、中心供氧,還有方便病人在床上進餐、看書及梳妝的小桌、陪護人員使用的折疊沙發床。
產房被稱作LDR房,LDR(Labor Delivery Recovery)意思是最舒適和方便的分娩方式,順產媽媽可以在同一筆病房內完成待產、分娩和產後短期恢複的全過程。
要注意嘍,這裏的產床非同一般!
在這張床上,產婦可以通過產床一側的控製器調整靠背的角度以使自己感覺最佳;撤去產床下部的活動板,即可進入分娩姿態;在產床上方天花板內嵌有巨型無影燈和一麵大鏡子,平時看不見,隻在分娩時,護士按一下電鈕,無影燈和大鏡子自動下落,是移動式的,可以靈活伸縮, 這讓醫生多了一份自如,同時更避免了燈光直射產婦和嬰兒的眼睛。鏡子對著產婦,讓產婦也可看到自己的分娩過程。
分娩
分娩那天我被送進一間安靜明亮的房間,有20多平方米。待產、分娩和產後恢複全在這間房。先生邁克一直和我呆在一起。護士小姐永遠笑語盈盈,陪我聊天,教我做放鬆的有關動作,並定時量體溫、血壓。由婦產科診所負責給我產檢的醫生來接生,他不時會來看看,給護士作些指示。醫生對孕婦十分溫柔和客氣,使我情緒安定多了。
為了減輕疼痛,征得我同意後,醫生就決定給我打麻藥。麻醉師進來,一邊和我談笑、聊天;一邊就打完了麻醉針。一針下去,我感到舒服多了,愉快地等待兒子降臨。
過了一個多小時,醫生將小驊送到我和邁克眼前,並說:“Congratulation!” ,又將小剪子遞給邁克,讓邁克親自為兒子剪臍帶。望著這個依然渾身濕漉漉的小寶寶,我激動得抱著他直吻,連醫生這時給我縫針的疼痛都感覺不到,隻覺得無比輕鬆、幸福。
產後
剛生完孩子,護士就在產房的新生兒床上專用紙擦幹嬰兒全身,穿上紙尿褲和小衣服後,就抱給了我。假如有的媽媽當時不能喂奶,第二天護士會每隔兩小時將寶寶推來,讓媽媽喂奶二十分鍾。到了夜間,護士在一點和五點會讓媽媽哺喂,二十分鍾後將孩子推走。如果媽媽願意,護士就讓寶寶白天和你在一起,直到晚上才帶走。假如媽媽不願給孩子喂奶,護士在征得本人同意後,給寶寶喂嬰兒奶粉。
嬰兒床是一輛玻璃透明小車,下麵有兩層小櫃,裝著紙尿布、濕紙巾、護臀油等。在有些醫院,嬰兒床可以模擬母親子宮內的環境,有羊水的聲音,甚至有母親心跳的聲音,寶寶會很有安全感。
剛剛生產完,我被告知1~2小時內不能吃喝任何食物,隻能嚼些冰塊。我在待產時已經一天沒吃東西,這時候饑腸碌碌,又餓又渴,不得不喝護士端來的滿滿一杯冰水。
在生產的第二天,護士幫著我到洗澡間洗澡,並且要求分娩6小時後必須下床活動,以利於產婦的身體恢複及傷口愈合。美國人也有他們的產後禁忌。護士告訴我:“在因分娩拉開的肌肉韌帶未恢複前,要用特殊的姿勢彎腰、取重物,讓身體在運動中恢複,以免落下‘月子病’。” 護士會指導媽媽,告訴我如何下蹲才減少能對身體的損害。
嚴格的出院手續
美國醫院嚴禁產婦自己抱孩子上電梯。出院時,一個護士先來確定是否有人接(無人接不許出院),然後,由一個護士將我和寶寶放在一輛小推車上,再由一個身穿製服、像醫院保安一樣的男人陪著我們來到電梯門口。經呼叫後,電梯上來,裏麵出來兩個穿同樣製服的男人。他們麵色嚴肅,拿過護士手中的出院許可檢查後,又一一看看我們,才讓進電梯。到樓下,護士將我們一直推到大門口,說聲:“Be care!”。
而醫生會在我將出院時,詳細地打印一份材料並簽字,然後讓我簽字。材料上非常細致地寫著我整個生產過程、所使用的麻醉藥、對我進行的護理、孩子情況以及回家後需要注意的事項、有需要時可以聯絡的醫生。這材料一式兩份,由我和醫院分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