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公子真言實語

文學無疆界,思想難困城。人格須獨立,下筆方有神。
正文

美國總統不能成為甩鍋俠

(2025-04-11 17:20:47) 下一個

阿富汗撤軍大潰敗,美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拜登阿富汗撤軍揭秘和反思

從川普的敘利亞撤軍到拜登的阿富汗潰退:

    【  美國總統不能成為“甩鍋俠”】

從敘利亞撤軍到阿富汗潰退:總統不是“甩鍋官”

2021年8月,喀布爾陷落,塔利班在美軍眼皮底下兵不血刃地接管了整個阿富汗,而機場跑道上,成千上萬的阿富汗人絕望地追逐美軍運輸機、甚至扒上起飛中的飛機墜落身亡。這一幕,震驚世界,不啻為“西貢時刻”的21世紀重演。可悲的是,這並不是因為川普在任內早以確定的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決定本身錯了,而是因為執行者——拜登政府,把一場由川普早已計劃妥當的戰術撤離並且把撤軍計劃交給了拜登政府,結果居然被拜登活生生搞成了一場戰略潰退、大逃難、大笑話。

拜登政府的“脫韁馬式撤軍”:失敗的六重奏

拜登撤軍的最大敗筆,是他們以為自己是在主導一場“受控撤離”,實際卻上演了一場“甩鍋逃亡”。

首先,2020躲在家中地下室進行總統競選的拜登,居然在拜登曲線的幫助下成為了美國48任總統,上任的拜登還一直沉浸在贏得大選勝利的喜悅中,享受著總統的快感,真是樂不可支,我拜登居然也有今天。為了顯示我拜登比川普這個蠢貨才高一等,能力高強。立馬從他認為躺著也可以成功的阿富汗撤軍開始把川普的從敘利亞撤軍比下去。

由於對川普的鄙視,所以他的正規草台班子連川普留給他的從阿富汗撤軍計劃書的封麵都從來沒有打開過,就立馬命令參聯主席米利和國防部長開始撤軍,不過拜登萬萬沒有想到對於川普看來輕車熟路的阿富汗撤軍。對於拜登組成的隻會政治正確的有用的白癡班子卻是

一個極為嚴重的考驗,

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其次,情報判斷的嚴重失誤。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情報總監等一眾高官信誓旦旦,稱阿富汗政府軍能堅守數月,結果不到兩周塔利班就已經喝上了喀布爾的茶。是低估敵人?還是高估了自己?或者幹脆就是閉著眼睛“拍腦袋”決策?拜登本人還在一個月前斬釘截鐵地說“阿富汗不會像西貢”,可事實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

再次,撤離計劃混亂至極。機場成了人肉絞肉機,13名美軍士兵死於ISIS-K襲擊,170多名阿富汗平民殞命。美軍在毫無防備下挨了一記致命的背刺——這是拜登在20年戰爭中留下的血債,鐵證如山。

更讓人無語的是,美軍留下了價值八百億美元的先進裝備——包括黑鷹直升機、夜視儀、步兵戰車等高端軍品,不僅如此居然還留下了整箱整箱的美元現金——

美軍中央司令部統計,美軍在匆忙撤離中遺棄了約73架飛機、23,000輛軍車、超過200,000件小型武器與軍需裝備。其中包括M1117裝甲車、美製火箭彈發射器、反地雷裝甲車(MRAP)、CH-46海上騎士直升機等重型裝備。CNN、BBC等多家媒體報道稱,這些裝備不僅被塔利班用於建軍,還被轉賣給巴基斯坦的哈卡尼網絡和伊朗革命衛隊,成為區域不穩定的新火藥桶。

塔利班剛剛進入喀布爾就收到拜登送給他們的“國慶禮物”。美國納稅人哭笑不得,世界恐怖分子拍手稱快。

最荒唐的是,整場悲劇竟無人負責。參謀長聯席主席米利將沒有辭職,國防部長沒有辭職,拜登政府中沒有任何一個與撤軍有關的官員被追責,下台,辭職,甚至連一句像樣的道歉都欠奉。拜登政府在阿富汗上演了一場撤軍大逃脫,同時在美國國內也如同在上00演一場“官僚責任大逃脫”:出錯有理,失敗無罪,13名士兵的鮮血被他們寫進了公關稿和選票考量。

對比川普:草台班子撤軍,竟比正規軍靠譜?

有人說,川普是個“草台班子總統”,可在敘利亞撤軍這件事上,他卻完成得滴水不漏,完美無缺。

    2019年川普下令從敘利亞東北部撤軍,最初涉及約1,000名美軍士兵。這次撤軍雖引發國內外批評,但其部署方式卻顯著優於拜登。川普在下令前曾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雙邊溝通,同時允許庫爾德武裝與敘利亞政府達成臨時防禦協議,確保美國撤軍後不立即陷入真空混戰。

更關鍵的是,川普政府為每一步安排了多點撤離、後方支援部隊、以及情報監測機製。撤軍後,美軍無人機與特種部隊依然保留對ISIS-K的定點打擊能力,

例如2020年斬首ISIS頭目巴格達迪的“凱拉行動”,正是在這種戰略部署下實施的。這種靈活的戰略保持能力,拜登政府卻一絲一毫也不具有。

川普由於超強的領導能力讓撤軍過程有條不紊,未出現大規模混亂、未有美軍傷亡、也未丟失重大裝備。

為何“草台班子”能辦成事,而“專家團隊”卻搞砸了?答案恰恰在於川普的直接主導,籌劃與掌控。他不信任“紙上談兵”的國務院官僚,而是親自與中東國家博弈,設定明確邊界,逐步撤離,還留下必要反恐力量壓製ISIS殘餘,確保局勢不會迅速失控。

拜登呢?甩手給國務院,交給五角大樓,然後自己去打疫苗宣傳戰、講氣候故事。當總統成了“發言人”,失敗就成了必然。

政策沒有錯,錯的是執行力與責任感

必須澄清,從阿富汗撤軍本身是正確決定,無論是川普還是拜登,都意識到“無休止戰爭”已經成為美國沉重包袱。但兩者在執行上天差地別,結果是一個安全撤離、保存尊嚴;另一個混亂崩盤、失盡顏麵。

拜登可以說“我隻是完成前任決定”,但13名死去的美軍不是川普任期內的,他們是拜登拍板後交出的代價。總統不是“甩鍋官”,更不是“旁觀者”。

拜登政府的倉皇撤軍直接導致美國在盟友間的信任崩塌。英國議會罕見地對拜登政府進行了嚴厲譴責,稱美軍未經通報就單方麵撤退是對北約盟友的背叛;德國《明鏡》周刊形容拜登為“特朗普主義的繼承者”,但沒有特朗普的執行力;法國國防部長直接表示:“這是美國在國際事務中信譽的災難性時刻。”

更嚴重的是,阿富汗的淪陷為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宣傳提供了極大素材。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公開諷刺稱:“美軍20年耗資2萬億美元,卻連一個政府都扶不起來。” 俄羅斯媒體則稱“美國連撤退都撤得像在逃跑。”這場外交失敗,成為大國競爭中的軟肋。

特別是拜登在阿富汗撤軍的無能表現,讓普京意識到有機可乘,要在拜登任內解決烏克蘭問題,於是選擇了2022入侵烏克蘭,在2024年以前並吞烏克蘭,不過普京誤判了烏克蘭人的戰鬥力。

拜登的撤軍也成為引發烏克蘭戰爭的一個因素。

美國民意也迅速反噬拜登。皮尤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8月後,拜登支持率首次跌破50%,其在軍事事務上的支持度下降至38%,民主黨內的不滿聲音也開始發酵。而13名士兵之死成為國會山上揮之不去的陰影——他們不是戰死在前線,而是死於一個錯誤命令的延遲、一個撤退口的混亂、一個總統的“誤判”。

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

戰略撤退不能靠拍腦袋:必須建立起科學評估、真實情報、可執行的計劃。

撤軍必須配合外交與盟友協調:拜登沒有與北約溝通清楚,導致盟軍措手不及。

國家失敗不可無人問責:如果13條性命都換不來一次官員的辭職,那這個係統還有什麽自我糾錯能力?

總統必須直接負責戰略行動:外交和軍事不能靠團隊自動駕駛,必須有強有力的指揮權掌控。

撤軍不是失敗,而是考驗執行力的試金石:誰能體麵而有效地撤退,誰才是真正的戰略家。

撤軍失敗不隻是拜登的恥辱,更是美國製度的滑坡警鍾

從敘利亞的平穩收兵到阿富汗的倉皇撤退,我們看到的是兩個總統對戰爭與和平的根本態度:一個敢決斷、重執行;一個講好聽話、甩鍋精通。拜登的撤軍,留下的不隻是一個失敗的政府,還有一個失信的國家。

而那13名倒在喀布爾機場的美軍戰士,他們和他們的親屬至今未等來一句拜登政府的真誠道歉。

如今拜登已成無可奈何花落去,

但是拜登任期四年給美國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深遠危害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抹去的。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石頭村 回複 悄悄話 阿富汗撤軍這口鍋,怎麽洗也洗不白,所以這成了川黑們永遠的痛。講道理和事實說不過,就隻能扯別的蛋。
Maroonbow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
fleet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蔣公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tree' 的評論 : 而你整個人都是joke,所以你總是讓人們開心。
o-tree 回複 悄悄話 你的博文,每個字都是joke, 不會再點看
蔣公子 回複 悄悄話 Welcome to the dark side—we have facts and bad joke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