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環篇
莫斯科的東北方向有一些在俄羅斯曆史上具有重要政治或宗教意義的城鎮,把這些城鎮在地圖上連起來是個近似的橢圓形,因此被稱為金環Golden Ring。金環其實是蘇聯時期為促進國際旅遊為這一地區起的名字,包括的城鎮從8個到十幾個說法不一。她地處俄國曆史文化的心髒地帶,且受蘇聯時期工業化影響較小。我們租了一輛8座大眾旅行車,用6天時間走訪了其中的7個城鎮,依次是謝爾蓋耶夫Sergiev Posad,羅斯托夫Rostov,亞羅斯拉夫Yaroslavl,科斯特羅馬Kostroma,普裏奧斯Plyos,蘇茲達爾Suzdal,以及弗拉基米爾Vladimir。
金環行程。沿順時針方向自左下角的莫斯科起止。總行程大約1000公裏。
歐洲租車除了那些大租車公司以外還有一些小公司。這些公司沒有固定的辦公室,和客戶定好時間地點,把車給客戶送去。我們一年前已經和一家這樣的公司打過交道了。那次我們環遊巴爾幹,大的租車公司都不允許車開進阿爾巴尼亞,這家允許。但等在索菲亞機場拿車時才知道是家遊擊公司,車也很舊,車況不好。但此時已經別無選擇。結果後來車就真死在了羅馬尼亞的大山裏-水泵漏水。幸好過路的兩個塞爾維亞大漢出手相救,把他們的水給了我們。以後的一天裏隻能開幾十公裏加一次水,心裏覺得這次怕要壞事。哪知通知公司後,他們兩個人連夜千裏跨國馳援,給我們送了一輛車來,使我們得以順利完成行程,令我們非常感激。這是大公司不會做的事。
這次在俄國也是如此。我們7個人,需要一輛大車。他們的車是在莫斯科能租到的最大的車了。我和宋教授到基輔火車站取車,下車就打聽,但沒人知道這家公司。車站邊停著等客人的出租車,一個個子不高,但非常健壯的的哥過來想攬我們的生意,我們連比劃帶說,給他看訂單,他終於好像明白我們要什麽,掏出自己的電話就給單子上的號碼打過去,告訴對方我們等的地方。我們自然千恩萬謝,哥們做出一副“應該的”的豪爽樣子。最後指了指自己,說:阿塞拜疆。這其實是我們聽懂他說的唯一一句話。看來他是個莫飄的阿塞拜疆人。
不少西方人說看不到俄國人笑,在某種程度上的確是這樣。和西歐人,尤其是意大利人相比,俄國人確實比較內向,這可能和深沉的民族性及專製製度下的千年壓迫有關。再加上英語普遍不好,所以一般較少主動和外國人打招呼。但是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時,往往都會主動提供。我們在金環的第二天開到普列希耶沃湖邊被穀歌導航指到了一條死胡同。胡同有百十來米長,隻有一車寬,路兩側都是排水溝。咱的倒車技術拿不出手,倒這麽長沒把握。掉頭又找不到地方。幾位乘客下車正七嘴八舌地支招,一位肚子奇大身材像相撲運動員似的壯漢從路邊家裏走出來,二話不說(其實說了也聽不懂)一把把我從車裏拽出來,自己坐上駕駛座,一路倒車出了胡同才把車交還給我。這就是俄國人的風格,要幫你的時候還真不拿自己當外人。後來在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街上碰到一個中國小夥子,當他得知我們從俄國來時非常吃驚,說你們怎麽敢去俄國?俄國人對中國人太凶了。警察當街就能把中國人的護照給撕了。我們大概比較幸運,在俄國三星期中沒有遇到什麽不愉快的事。需要幫助的時候總能得到。
左:莫飄 的哥 “阿塞拜疆“ 。 右:金環倒車哥
到了俄國才能體會到她地域的遼闊。出了莫斯科,公路就淹沒在一望無際的森林中。林中的樹多是白樺樹。9月中已是俄國的深秋。樺樹林有些還是綠色的,有些則已經一片金黃。偶爾經過幾個村鎮,個個都有一個或數個帶洋蔥頭頂的教堂。一開始還老遠跑過去看,但很快就審美疲勞了。一路上沒有高速公路,但路況良好,車速很快。公路筆直,彎都很少轉。俄國人開車不像傳說中的野蠻,可能比意大利人還更文明一些。但有時也會見機行事。我們就不止一次在遇到車禍或堵路時壯著膽跟著俄國人一起逆行很長一段距離。這時候對麵來車就會默契地開在路肩上給逆行車讓路。至於星期五下午回到莫斯科擁堵的交通就是另一回事了。
普利奧斯附近筆直地穿過無邊無際森林的公路,夕陽下宛如一幅油畫。
在俄羅斯覆蓋著無際森林的廣袤大地上流淌而過的伏爾加河
謝爾蓋耶夫Sergiev Posad
謝爾蓋耶夫是金環小鎮中離莫斯科最近的一個,隻有100多公裏一個多小時車程。我們下午很早就開到了,入住聖塞爾吉斯聖三一修道院附設的旅館。
聖謝爾吉斯聖三一修道院Trinity Lavra of St. Sergius 可以說是俄國東正教最重要的修道院。修道院由謝爾吉斯·拉多涅日斯基創立於14世紀中葉。1337年謝爾吉斯和他的哥哥來到這裏在林間空地上搭建了一座小木屋開始修行。他們自己開荒種地養活自己。不久他哥哥怕苦離開,謝爾吉斯則堅持了下來。他的苦行精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僧侶來這裏修行,逐漸奠定了修道院在俄國東正教的領袖地位。14世紀末修道院派出僧侶參加反抗蒙古金帳汗國的戰爭,修道院也為蒙古人所毀。17世紀晚期,執掌大權之前的彼得大帝在宮廷鬥爭中曾兩次來這裏避難。
十月革命後修道院被蘇維埃政府關閉,神職人員都被趕走並受到迫害。很多文物包括65噸重的沙皇大鍾都被運走銷毀。直到1944年蘇聯政府需要教會的支持以戰勝德國法西斯,修道院才被交還給東正教會。現在修道院有300個修士。1993年聖謝爾吉斯聖三一修道院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名錄。
蘇聯發行的紀念謝爾蓋耶夫聖三一修道院的郵票。陳博士提供。
聖謝爾吉斯聖三一修道院遠眺
修道院的城牆建於1550年代,非常堅固。1608年動亂時期波蘭-立陶宛聯軍圍攻了16個月都沒打下來。
城內城門上方的壁畫
修道院內。左側是聖母升天教堂Assumption Cathedral,又稱安息大教堂Dormition Church,是仿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的安息大教堂在1559年由俄國第一個沙皇恐怖伊凡出資用了26年時間建成的。
聖母升天教堂內的馬賽克喀山聖母像
杜霍夫斯卡婭教堂。我們請的導遊說設計時忘了建通到鍾樓的樓梯,所以敲鍾人要通過外麵這個梯子爬上去。這個故事好像在不止一個地方聽到過。實際上應該是鍾可以從下麵敲,需要維修時才爬上去。
左側的金頂教堂是聖三一教堂。教堂內的聲學設計非常好。兩三個信徒站在室內一角很自然地唱聖歌,歌聲充滿教堂內部,音色優美如天籟之聲。右邊的亭子下是一眼聖水井。
修道院內的Miheevskaya Church內部金碧輝煌的聖像。
修道院後麵一個院子是莫斯科東正教神學院,其建築原是為彼得大帝避難時修建的行宮。
這是神學院的禮拜堂。神父在禱告,神學生在唱詩。氣氛神聖而莊嚴。
修道院旅館樓前的列寧像。看來修道院當年也歸列寧同誌領導。我們就住在這個旅館裏。聖謝爾吉斯聖三一修道院因為經常有各地的神職人員來訪所以有個像招待所似的旅館帶餐廳,簡樸但幹淨。
這是我們第一次住修道院和在他們的餐廳裏吃早餐,別有一番風味。
謝爾蓋耶夫的民居。金環上的木頭房子外麵很多都有木雕裝飾。這個房子的裝飾就像俄羅斯披肩的花邊。
謝爾蓋耶夫鎮“火爐和長椅Stoves & Benches餐廳“內的裝飾
羅斯托夫Rostov
告別謝爾蓋耶夫後一路向北到我們金環的第二站-羅斯托夫。
羅斯托夫的曆史可以追溯到862年,是俄羅斯曆史最悠久的城鎮之一,她最有名的是克裏姆林。前麵講過,俄語中克裏姆林是城市中的城堡要塞的意思。羅斯托夫的這座克裏姆林建於17世紀,城牆非常高大堅固。
羅斯托夫克裏姆林城堡內幾個音樂學院的學生在唱聖詩,歌聲繞梁,美妙動聽。我們買了一盤他們的CD。
城堡內的中世紀聖像壁畫
羅斯托夫的另一座修道院Spaso-Yakovlevskiy Monastery。其曆史可以追溯到14世紀。
我們在羅斯托夫城郊住的謝爾蓋耶夫·瓦尼茨基修道院Sergiyev Varnitskiy Monastery,是在老修道院舊址上修複擴建而成的嶄新建築群,圍牆內有幾座教堂,旅館和食堂,據說是某個富人捐錢剛剛建起來的。院內還有神學校,早上可以看到不同年紀的神學生排隊來上課。
這個修道院雖然沒有什麽名氣,但住在裏麵還是一段很新奇的經曆。旅館很新,幾乎隻有我們住。一大早起來整個院子靜悄悄地,可以隨意到處走,進每個禮拜堂去看。
修道院內。上:紅色的建築是聖三一教堂。下:木製的塞爾吉斯小禮拜堂,是這個老修道院殘留的建築。
修道院內拉多涅日的西裏爾和瑪麗教堂的馬賽克壁畫
修道院嶄新的食堂。簡樸,食物也很簡單但幹淨。飯在那個窗口自取。我們在這裏吃了早餐晚餐。
亞羅斯拉夫Yaroslavl
亞羅斯拉夫於1009年建城,從1218年開始就是亞羅斯拉夫公國的首都直到1463年並入莫斯科大公國。該城位於伏爾加河和Kotorosl河的交匯處,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很早就成為水運重鎮和商品集散地。17世紀時亞羅斯拉夫是僅次於莫斯科的俄國第二大城市。
伊凡四世是俄國曆史上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他在1547年成為俄國第一個沙皇。但他同時又是一個暴君,被人稱為恐怖伊凡。1581年他在暴怒中失手打死了自己的長子兼繼承人。過了3年他死後皇位傳給了次子費奧多爾一世。費奧多爾一世不理朝政,他1598年去世時沒有子嗣。從公元862年開始以諾夫哥羅德大公,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蘇茲代爾大公,莫斯科大公和俄羅斯沙皇統治俄國700多年的魯裏克Rurik王朝就此絕了戶。雖然行使議會職權的澤姆斯基主教會議Zemsky Sobor 選舉鮑裏斯·戈杜諾夫(Boris Godunov)為新沙皇,但他的統治從來沒有穩定。僅僅7年後的1605年他就死了,加上當時發生的有200萬人死亡的大饑荒,天下大亂。史稱動亂時期Time of Troubles。波蘭-立陶宛聯軍趁亂入侵俄國。波蘭人找了一個農民的兒子冒充傳說中的恐怖伊凡的幼子並給了他一支軍隊叫他去打莫斯科。這哥們登高一呼,說要搶了沙皇家的財寶分給老百姓,居然一呼百應,很快聚集起大隊人馬在波蘭人的支持下占領了莫斯科,殺了剛繼位的小沙皇取而代之。可見打土豪分田地在俄國也不是布爾什維克開的頭。
當時波蘭人占據了俄國的大片土地(很難想象300年以後波蘭和立陶宛都被俄國壓得抬不起頭來)。但假沙皇沒有後來的布爾什維克的手段,當他不能兌現諾言時農民不幹了開始起義。經過幾年的戰爭,農民軍將波蘭軍隊逐出莫斯科。其間亞羅斯拉夫曾短暫成為俄國事實上的首都。1612年在進攻莫斯科前俄羅斯民族英雄波紮爾斯基和米寧(就是紅場聖·巴索大教堂前塑像上的兩位)領導的俄國第二誌願軍就集結在這裏。
Kotorosl河邊的喀山聖母小禮拜堂Chasovnya Kazanskoy Bogomateri。俄國2010年版的1000盧布紙幣是專門紀念亞羅斯拉夫的。其正麵印的就是這座小禮拜堂。
Spaso-Preobrazhensky Monastery修道院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波蘭人在上述17世紀初的大動亂中曾經占領過亞羅斯拉夫,但居民撤到修道院堅守,沒有被波蘭軍隊攻破。上圖中右麵是安息教堂也是仿莫斯科克裏姆林的安息大教堂。左麵是高32米的鍾樓,在上麵可以俯瞰Kotorosl河和城市。下麵三幅照片攝於鍾樓之上。
左邊是大天使聖邁克爾教堂,右邊遠處的金頂教堂是升天大教堂Uspenskiy Kafedral'nyy Sobor。
安息教堂內的壁畫。
修道院內來參觀的孩子們
這一帶都是大片的森林,肩扛斧頭的熊是亞羅斯拉夫的市徽,它也出現在1000盧布紙幣上。
亞羅斯拉夫的無名烈士墓。俄國大大小小的城鎮都可以看到無名烈士墓和長明火以紀念衛國戰爭的英雄。背景的金頂教堂是升天大教堂。
亞羅斯拉夫的街道。
亞羅斯拉夫的Ovsyanka市場。我們在這裏買肉買菜晚上在住處做日本咖喱飯。
亞羅斯拉夫郊外Kotorosl河邊的施洗者約翰教堂Tserkov' Ioanna Predtechi是一座全轉砌的非常漂亮的17世紀教堂,被印在俄國1000盧布紙幣的背麵。教堂共有15個洋蔥頭拱頂,磚砌鍾樓有7層高45米。據說內部壁畫非常漂亮。但它目前已經關閉,顯得有些破敗。這樣一座漂亮教堂實在是可惜了。
建於17世紀的費奧多羅夫斯卡婭教堂Fedorovskiy Kafedral'nyy Sobor。
教堂旁邊的居民樓,和國內五十年代的老樓房何其相似。
科斯特羅馬Kostroma
離開亞羅斯拉夫我們在細雨中駛進伏爾加河和科斯特羅馬河交匯處的科斯特羅馬Kostroma。我們住的民宿麵對科斯特羅馬河,外表相當破舊失修,內部一個大單元4個房間卻裝修成4種俄國鄉村風格,很漂亮,我們4家正好住下。有名的伊帕捷耶夫修道院Ipatiev Monastery就在窗外。
科斯特羅馬曆史悠久,地處莫斯科大公國最北部。當年每當首都有難大公都會躲到這裏來。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動亂時期國家無主天下大亂,還是孩子的沙皇遠親米哈伊爾·羅曼諾夫Mikhail Romanov跟著母親在這裏避難。1613年3月俄國起議會作用的澤姆斯基主教會議Zemsky Sobor 選舉他為新沙皇,過了一個月才知道他躲在科斯特羅馬。但這個時候波蘭-立陶宛侵略軍也知道了消息派兵來抓米哈伊爾。波蘭兵在科斯特羅馬附近迷了路就抓住了一個農民伊萬·蘇薩寧Ivan Susanin帶路。蘇薩寧故意把波蘭兵帶進了密林再也沒出來。蘇薩寧救了小沙皇,成就了羅曼諾夫王朝300年的功業,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遜位。
下麵這幅伊帕捷耶夫修道院中的畫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伊帕捷耶夫修道院是羅曼諾夫王朝的發祥地。當年米哈伊爾就是躲在這裏。民族英雄伊萬·蘇薩寧把波蘭人帶走時讓自己的女婿趕來通知新沙皇。修道院的僧侶就把他藏了起來,波蘭人走了之後才送去了莫斯科。
修道院中的聖像。
從科斯特羅馬河對岸看伊帕捷耶夫修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