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中國的黑土地己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再不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黑土地就要變成為黃土高原。
車從黑龍江的省會哈爾濱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駛,一直開到中俄邊境的同江和撫遠,沿途經過中國的主要黑土地地區。可是我幾乎沒見到想像中的黑土地,我想像中的中國黑土地是黑黑發亮的,有一句話形容中國的黑土地,"一兩黑土二兩油,插根筷子能發芽"。水田有水看不到土的顏色,旱田的顏色多是黃色,或者說黃色中帶點黑色。當然,我隻是在高速公路兩旁觀察到的情況,並不能說所有的黑土地都是這個樣子。
我不是土壤學家,不過我看過美國紐約州的黑土地,那的土是黑黑的,踩上去一點也不硬,好像走在地毯上。我在這次旅途中,特意走進路旁的一塊田裏,發現土質已經板結,硬梆梆的。這樣的土地別說插根筷子能發芽,就是種上玉米不施化肥的話也長不好。
黑土地是指含有大量的腐植質,磷,氨,鎂,鈣,磷酸,鐵等礦物質,是一種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的土質。
世界上有三大黑土地集中的區域,北美大平原北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東歐平原南部(烏克蘭,俄羅斯),中國東北平原北部和中部(黑龍江,吉林,遼寧)。黑龍江省的黑土地占全國的一半以上。
在上述三大黑土地中,中國的黑土地開發得最晚。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才開始開發東北的黑土地。
我看完中國的黃色黑土地後,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有人這樣寫道:我國東北黑土土質下降非常明顯,有機質從開墾之初的3%~6%下降到了目前的2%~3%,黑土表層平均每年流失0.3~1厘米!也就是說,我們正在大量消耗黑土,部分地區的黑土厚度從開墾初期的1米左右下降到了0.2~0.3米,這也就是科學界所說的黑土地變黃,如果不再加強保護措施,50年內黑土將會消耗殆盡,後果不堪設想。
這次向東而行的旅行,讓我感受到中國東北的黑土地在不斷退化,黑土層正在變薄,變硬,變瘦。
我注意到2022年中國出台了保護黑土地的法規,這很重要。但是,要保護好東北平原巨大麵積的黑土地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我這個門外漢,提點建議。
首先要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政府主導低產田的退耕還林還草。
其次,加快防護林網的建設,防止風濁。
另外,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提倡休耕和輪作。
最後, 重視研發黑土地保護的技術,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北大荒的黑土地。
北大荒的黑土地
北大荒的黑土地
北大荒的黑土地
北大荒的黑土地,水田更容易加快黑土層的流失。
紐約州的黑土地,我曾去過。照片來自網絡。
沒了歸屬感,農民隻是不情願地種田,僅期望短期從中獲益,毫無保護土地的動力和責任。掠奪性地耕種,沒有休耕輪作製度,土地得不到任何休養生息,更談不上恢複。
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使土地板結貧瘠、肥力退化,甚至被化肥農藥汙染毒害。
東北曾經盛產大豆和玉米。現在美國芝加哥農產品交易所的大豆和玉米價格是中國東北的
一半,足以擊敗東北所有的個體戶農民。大量的東北農民放棄了土地,背井離鄉遠走他鄉,到南方城市打工開餐館。
中國2023年購買了9940萬噸大豆,玉米2713萬噸。
中國的農產品過去20多年沒有漲過價。
同江和撫遠,處於曾經富饒的東北三江平原外圍。與全國各地的農民一樣,僅僅在溫飽線上下徘徊,祈求千萬不要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