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麽建國初毛澤東不能像印度那樣在美蘇之間保持中立,兩邊撈好處?然後他自己下結論說中國完全可以保持中立。
對這一問題的回答其實很簡單:這是由地緣決定的。我們談論的是地緣政治,問出這樣的問題說明提問者忘掉了地緣政治的最基本的前提:地理因素。印度與蘇聯並不接壤,它的對蘇以及由此引出的對美政策自然與中國的不一樣。
這個回答當然不會讓那位網友滿意,因為他問的是毛澤東。那麽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毛澤東在這一外交決策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俄羅斯從沙俄時代就覬覦中國領土。之前從中國割去大片領土的事就不在這裏細說了。說二次大戰以後的。
1945年,蘇聯根據與蔣介石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租借旅順港30年,獲得大連港的行政權,掌控中長鐵路,支持並實現了外蒙獨立。斯大林還答應外蒙古領導人喬巴山的請求,實現蒙古民族統一,即把內蒙從中國分離出去,並入外蒙。斯大林對喬巴山說:這事要悄悄幹。
在新疆,蘇聯支持維吾爾族三區武裝搞獨立。美英則與之對抗,扶持搞疆獨的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中國的二戰盟友們正在不謀而合地幹著分裂中國領土的勾當。
蘇聯1945年8月8日出兵攻打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並未得到蔣介石政府的同意,當時中蘇也沒有建立同盟關係。8月14日,中蘇簽訂同盟條約,對蘇聯軍隊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予以追認,這是事實上的城下之盟。
蔣經國在莫斯科談判簽訂中蘇同盟條約時,斯大林親自口頭警告蔣經國:不要讓美國士兵進入中國。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1945年9月28日,蘇軍太平洋艦隊根據中蘇同盟條約進駐中國的旅順港。當年10月9日,也就是僅僅10天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第六師就在青島登陸。10月11日至12日,2.7萬名美軍接踵而來,進駐青島。1946年5月13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抵達青島港。同年11月,在美國海軍占據青島港已成事實之後,蔣介石政府與美國政府秘密簽署《青島海軍基地秘密協定》,這是蔣介石簽下的又一個城下之盟。青島成為美軍當時在遠東最大的海軍基地,隔著渤海灣,對旅順港的蘇聯太平洋艦隊虎視眈眈。
我們時不時會聽到這樣的話:由於中國抗戰堅持到日本投降,所以中國獲得了全世界和盟國的尊重,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國際威望空前提高。這完全是對曆史的誤解而生出來的自戀自嗨。抱有這種幻想的人對當時的世界大勢毫無感知。
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處於什麽樣的局勢?美國控製了西歐,蘇聯控製了東歐。
二戰之後的兩大強權根本無視蔣介石政府的意願,根本無視中國作為二戰的盟國和戰勝國的地位,在中國的領土上強行駐軍。這說明中國並沒有真正的獨立主權。沒有獨立主權意味著在外交內政上都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有不少人認為中國可以在美蘇之間保持中立。想要成為中立國,蔣介石政府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讓美蘇兩國從中國的領土上撤軍。蔣介石政府做得到嗎?蔣介石政府有能力在美蘇之間維護中立國的地位嗎?答案顯而易見:不可能。
中立既不可能,那麽,倒向美國怎麽樣?
在這裏我們可以設定:蔣介石政府是一個親美政府。這一點所有人應該都同意。
那麽蔣介石能否倒向美國,再依靠美國阻止蘇聯分裂中國?美國沒有幫助蔣介石阻止外蒙獨立。美國自己還在新疆幹著分裂中國領土的勾當。美國與蘇聯幹著同樣的事:肢解中國。肢解一個人口數倍於己的大國,使得肢解後每一部分的人口都少於自己國家,符合美蘇兩國的利益:既符合眼前利益,也符合長遠利益。
小結一下:蔣介石政府沒有能力在美蘇之間保持中立。親美的中華民國政府阻止不了中國的分裂趨勢。
接下來看看中共取代國民黨執政的結果。
1949年1月底,三大戰役勝利結束,長江以北大局砥定。斯大林派蘇共政治局委員米高揚到西柏坡與中共高層會談。據米高揚自己說,他隻帶著耳朵來聽,不發表意見。其實這體現了斯大林對中共的不信任,他要等米高揚帶回中共今後對蘇聯的基本態度和大政方針之後再決定如何與中共相處。但在會談中出現了一些米高揚不能回避的重要話題,其中一個就是毛澤東提及收回外蒙古,米高揚便打電報直接請示斯大林。斯大林回電直接拒絕了毛澤東的要求。蘇聯花了20多年時間最終搞成了外蒙獨立,自然不肯把外蒙還給中國。但是斯大林答應並取消了對外蒙想要統一內蒙的支持。
在新疆的歸屬問題上,米高揚表示新疆屬於中國。
這就是說,蘇聯將停止分裂新疆,停止分裂內蒙古。這可以看作是斯大林對中共做出的善意舉動。麵對與美國在實力上的懸殊差異,斯大林正想盡一切辦法來增加蘇聯的實力。如果能夠得到新疆和內蒙,蘇聯的實力無疑會得到可觀的增加,還能滿足領土擴張的欲望。如今麵對即將執政的中共,斯大林放棄領土擴張的欲望,那是需要回報的。這一回報至少要與新疆內蒙古相當甚至超過,才會使得斯大林覺得(暫時)放棄新疆內蒙古是值得的。中國的中立對蘇聯沒有增加一絲一毫的實力,斯大林會把這當作回報嗎?想都別想。許多民國粉都有一種好處都歸我,代價不用付的心理,把自己當成了太子。而實際上二戰後的中國是個叫花子,中華民國要靠美國施舍的麵粉等剩餘物資苟延殘喘。繼承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能好到哪裏去?
新中國隻有一邊倒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蘇聯對抗美國的實力,才能讓斯大林心甘情願放棄已經到了嘴邊的肉——新疆和內蒙,其實還要加上東北。東北後文單說。中立和與美蘇同時保持友好關係都不能增加蘇聯對抗美國的實力,而且斯大林相信中國最終會倒向實力更為強大的美國,所以這兩條都不能讓斯大林放棄領土擴張的欲望,其結果,由於蘇聯相對中國的壓倒性實力,新當政的中國政府就隻能看著新疆內蒙古被分裂出去,就像蔣介石政府看著外蒙古獨立那樣。
放棄新疆和內蒙,換取新中國整體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是斯大林隻對中共開出的交換條件,以反共為天職的蔣介石還得不到這個待遇。這是蘇聯信奉馬克思主義的結果。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國際主義的意識形態,斯大林是馬克思主義和沙俄擴張主義的混合體。在麵臨實力遠超蘇聯的美國的壓力下,他追求用國際主義抵抗美國的成分就會占上風,才會放棄新疆內蒙以換取擴大國際共產主義勢力,以此增加對抗美國的力量。
據此,如果不是中共奪得政權,中國將被美蘇拆得四分五裂,不會有今天大一統的局麵,遑論崛起了。
實際上,斯大林對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共是不信任的。1945年他在與美國駐蘇大使的一次談話中稱呼中國共產黨是麥淇淋式的共產黨人,麥淇淋就是人造黃油。斯大林的意思是中共是假的共產黨。作為共產主義的旗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家長,在斯大林眼裏,服從他命令的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毛澤東幾次違背他的命令,所以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根據沈誌華獲得的蘇聯解密檔案材料顯示,斯大林曾力圖阻止毛澤東發起渡江戰役。斯大林與毛澤東在相互來往的電報中爭論得非常激烈。最終毛澤東不顧斯大林的反對,毅然渡過長江,統一了中國大陸。這是毛澤東幾次違背斯大林意願中最大、也是最近的一次,斯大林與毛澤東的個人關係並不融洽。
所以,斯大林開出的用新疆內蒙換取中國向蘇聯一邊倒的交換條件是可以隨時取消的。一旦他察覺中共試圖與蘇聯保持距離——譬如中立或者向美國靠攏——他會立刻翻臉,重新分裂新疆和內蒙。中共應該如何回應呢?是向蘇聯一邊倒,消除他的疑心,還是測試他能夠容忍中共與蘇聯保持的最大距離?答案不言自明。1949年的中國沒有選擇的資格。
美國並不知曉中共高層與米高揚的秘密會談,所以司徒雷登才呆在南京想要與中共高層接觸。美國能幫中共從蘇聯手裏奪回外蒙、保住新疆和內蒙嗎?癡人說夢,想也別想。前文已經提及,美國正與英國合謀分裂新疆。毛澤東以一篇《別了,司徒雷登》作為對美國企圖拉攏中共的回應,主要是寫給斯大林看的。
蘇聯放棄分裂中國的新疆內蒙以換取中國全麵倒向蘇聯、抗衡美國,可以歸之為放棄國家利益換取國際利益。中國則沒有這樣的利益取舍問題:維護領土完整的國家利益與維持世界力量平衡的國際利益是一致的。從世界大局看,中國也應該幫助處於弱勢的蘇聯,就像吳蜀聯合起來抵抗曹操,何況當時的美國是一個反人類的白人至上種族主義國家,對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種實施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的法律法規。
好了,到這裏應該已經充分說明了為何要一邊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