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在2024年6月27日第一次總統競選辯論後所作的民調發現,72%的選民表示,他們不相信拜登的精神和認知健康足以繼續擔任總統,而對特朗普持同樣看法的比例為49%。
我在6月30日寫了這篇文章,指出美國選舉製度的一個缺陷,發在另一個網站。今天搬過來,供參考和批判。
上禮拜六,川普對一個宗教團體發表演講,對拜登給許多學校、軍事設施改名的做法表達了不滿。那些學校和軍事設施原先都是以奴隸主和內戰時南方邦聯的將軍們的名字命名的。川普不滿地說:他們也要除掉喬治·華盛頓的名字,“事實上我認為他(喬治·華盛頓)可能沒有(奴隸)”。
有CNN記者為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列出華盛頓的確擁有奴隸的事實:華盛頓11歲從他父親那裏繼承了10名奴隸。在他去世時擁有317名奴隸,其中41名是租來的。該作者還列出了川普說的另外幾個虛假陳述。這些都是美國曆史的基本事實,川普不會不知道。所以該名記者確認這些是川普最新捏造的幾個謊言。
昨天晚上看了拜登與川普的總統競選辯論,隻看了上半場。本來還想接著往下看,但是下半場還沒開始,我就沒有興致繼續看了,所以沒看完。沒看完能寫評論嗎?我想,隻就我看到的部分說幾句,應該是可以的。
最大的感受就是拜登的衰老。意外嗎?不。在這之前已經看過許多次拜登神情呆滯,說話口誤,吐字不清,言辭中斷,步履蹣跚,幻覺迷失……這一次給人的感覺是比之前更不堪了。辯論結束後,拜登的競選團隊解釋說拜登聲音沙啞是因為感冒的緣故,這種事後解釋根本於事無補。
這個晚上對支持民主黨的選民是一個沉重打擊。最堅定支持民主黨的選民估計還會悲壯地把票投給拜登,相當一部分的民主黨支持者則會失去熱情而選擇不投票,而此前猶豫不定的大部分中間選民會傾向於川普。這場辯論上半場還未結束,2024年總統競選的結果就差不多已經決定了,如果還是拜登對川普的話。
川普還是一副大言不慚,桀驁不馴的派頭:“我什麽也沒有做錯”,“我和那個色情明星沒有發生性關係”,……其實川普也老了,今年已經78歲。四年前拜登79歲,2020年的大選辯論,就體力而言,他的表現跟現在的川普仍在同一檔次。再過幾年,川普過了80歲,不會比如今的拜登好多少。
一個是老年癡呆,一個是謊話連篇。美國的選舉已經墮落到必須在這兩者之間選一的地步,讓美國人民情何以堪?
實際上大多數美國人希望這兩個老人都退選,而美國的選舉製度卻沒有讓選民表達這種意願的機製。我倒是有個想法,可以對目前的選舉製度略加改進,就可免除在兩個都不受歡迎的候選人中選一個的尷尬。
目前的選舉製度是設計成投讚成票。根據曆次選舉統計的結果,一般參加投票的選民隻占合法選民的一半左右,得到這一半選民投票中過一半的讚成票即可當選,於是隻要獲得合法選民中大約四分之一選民的支持即可當選。顯然,這不符合多數民意的民主定義,因為有一半選民的民意被忽略了。你可以說沒有投票的選民選擇不表達他們的意見,但是,我也可以爭辯說當前的選舉機製沒有給予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許多選民對這兩個候選人都不支持,當前的選票沒有給他們表達不支持的機會,所以他們選擇不投票。
對照一下安理會的投票機製就明白我說的意思了。安理會投票有讚成票、反對票和棄權票。如果總統大選的選票上包括反對候選人的選項,我敢保證,許多反對拜登和川普的選民就會出來投反對票。
選票可以這樣設計:在候選人的名字後麵列出支持和反對的選項。選民既可以投票支持某位候選人,也可以投票反對一個或兩個候選人。可以有兩種計票方式:1)投拜登讚成票的可以計入川普的反對票,反之亦然;2)計算純粹的反對票。最後,如果一個候選人的反對票超過他得到的讚成票,那麽這位候選人不得當選,哪怕他的讚成票超過總讚成票的一半。
這麽一來,那些反對拜登、但也不支持川普的選民就會出來投票。反之,反對川普、但也不支持拜登的選民也會出來投票。而那些既反對拜登、又反對川普的選民更會出來投票。如果第一輪投票沒有人當選,那就繼續競選、投票,直到選出一位得到最少反對票、而且讚成票超過反對票的候選人,也就是得到最大民意支持的候選人,符合由多數民意決定的民主定義。